特殊訂貨
特殊訂貨
目錄
在企業接受訂貨不足、尚有剩餘生產能力的情況下,是否接受特殊訂貨,必須考慮以下因素:
綜合上述四項因素,是否接受特殊訂貨,關鍵在於接受特殊訂貨能否為企業增加盈利。特殊訂貨決策分析的基本模型可用下式表示:
上述基本模型的核心問題是貢獻毛益。是否接受特殊訂貨,主要取決於特殊訂貨提供的貢獻毛益在補償追加的專屬成本后能否為企業提供一定數額的盈利。若特殊訂貨能夠為企業提供一定的盈利,就應接受特殊訂貨。
例:某公司生產A產品,年生產能力200000件,產品銷售單價60元,其單位成本資料如下所示:
根據公司目前的生產情況尚有20%的生產能力未被利用,公司可以繼續接受訂貨。現有一客戶要求訂貨30000件,所提訂貨單價為45元,且對產品性能有特殊要求,公司為此需購置一台專用設備,價值10000元。
要求:分析企業應否接受這一訂貨。
解:按照傳統財務會計的分析方法,這一特殊訂貨的單價為45元,不但低於正常銷售單價(60元),而且還低於單位成本(46元)。這就是說,公司每銷售一件要虧損1元,接受30000件訂貨要發生虧損30000元,加上購置專用設備還要支出10000元,公司總共要虧損40000元。因此,這項訂貨不能接受。
而按照管理會計的分析方法,必須將企業的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與這項決策有關的成本只是變動成本,原有的固定成本屬於無關成本,不論是否接受這項訂貨,都會照樣發生,可以不必考慮。因此,按照特殊訂貨決策分析的基本模型,只要該項訂貨能夠為企業提供一定的貢獻毛益、補償追加的專屬成本支出后尚有一定的餘額,這項訂貨就可以接受。
以本例有關數字代入特殊訂貨決策分析基本模型:
(45-40)×30000-10000=140000元
從上述計算結果來看,接受這項訂貨可以為公司增加盈利130 000元,所以應接受這項訂貨。
由此可見,進行特殊訂貨的決策分析,關鍵是要使特殊訂貨提供的貢獻毛益總額大於其追加的專屬成本總額,使企業有利可圖。除了這個最基本的條件之外,是否接受特殊訂貨還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1)企業要有剩餘的生產能力,若接受特殊訂貨,固定成本不需增加或很少增加;若不接受特殊訂貨,剩餘生產能力不能轉移,否則需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
2)企業的產品沒有更好的銷路,只能按照特殊訂貨單價出售。
3)企業接受特殊訂貨,不能影響原有產品的正常銷售;若影響正常銷售,需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