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盧寺

新加坡毗盧寺

天竺山毗盧寺坐落於新加坡中心,全寺面積約十二萬尺,周圍環境優美,交通方便,設施齊全,香火鼎盛,至今已屆七十年歷史之久。

地理位置


天竺山毗盧寺坐落於新加坡中心。

歷史沿革


新加坡毗盧寺
新加坡毗盧寺
本寺開山於1935年,由中國南來的雪山老和尚籌建,原稱為“三寶安養院”,收留許多孤苦無依的老人,在日軍攻佔新加坡時曾在那裡投下兩枚炸彈,周圍設施被炸得滿目瘡。唯有寺院絲毫無損,而成了許多居民趨之若鶩的避難所,同時也扮起醫務所的角色,照顧受傷的平民。數年後雪山老和尚又擴建殿宇,三寶安養院后改稱為“天竺山毗盧寺”。雪山老和尚未圓寂前把毗盧寺改成接法的十方叢林,老和尚於1954年圓寂。雪山老和尚傳法於居住在香港的優曇長老,優曇長老和本道長老法情深厚並結 為法義兄弟。後來優曇長老回香港,將寺院交由本道長老主持,並由智通、宗鑒、性仁等法師輔助本道長老打理寺院。
毗盧寺在1957年開始重修,重建大雄寶殿,供奉毗盧遮那佛以及在觀音殿供奉千手千眼觀士音菩薩聖像,重建工程於1960年竣工並舉行開光落成大典。當時的落成典禮轟動東南亞。東南亞的華僧都聚集在毗盧寺啟建為期21天的華嚴大法會。
優曇長老及慧雄法師接任后,積極展開重修及擴建大殿莊嚴道場,並供奉莊嚴肅穆之緬甸玉佛。為了莊嚴道場,弘揚戒法,在優曇長老及慧雄法師的積極推動下,特恭請中、港、台、新、馬、印、泰各諸山長老大德法師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並定期舉辦佛法講座以及參於第一次世界 佛教青年會議,籌備會議在毗盧寺內舉行。當時畢俊輝居士成立友誼會分會及亞洲佛教和平會地址也設在毗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