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脈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脈(拼音為mài、mò)是漢語常用字,最早字形見於籀文。“脈”字由表示水流的“永”和表示人體的“月(肉)”構成,本義指人體中的血管,字由本義引申指“脈搏”的簡稱,如:號脈;又指像血管連貫分佈而成系統。以上義讀mài。“脈”又讀mò,用於“脈脈”,形容眼神表達愛慕的情意。

常見組詞有山脈、脈搏、脈衝、靜脈;常見成語有含情脈脈、一脈相承、來龍去脈。

字源演變


“脈”,初見於商代晚期金文,從月,從永,表示人體內的脈,血管。後來逐漸見於秦朝說文小篆,最後演變成楷書體簡化版的“脈”。其字源演變圖如下:
脈的字源演變
脈的字源演變
脈的字源演變
脈的字源演變
 

詳細釋義


拼音詞性釋義英文例詞例句
mài名詞血管arteries and veins動脈,靜脈夫脈者,血之府也。——《素問·脈要精微論》
指事物如血管連貫有條理者vein山脈,礦脈雪縷青山脈,雲生白鶴毛。——王建《隱者居》
脈搏pulse脈氣如今看了脈息,看小弟說的是不是。——《紅樓夢》
地下水underground water脈發
血統,宗派等相承的系統system一脈相傳
動詞號脈,按脈診病feel sb.'s pulse脈訣一時李嬤嬤來了,看了半日,問他幾句話也無回答,用手向他脈門摸了摸。——《紅樓夢》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正字通】俗脈字。【韻會】毛氏曰:字從月從。今從永者,誤也。永,古詠字。反永爲。音普拜切,水之邪流也。從,取邪流義,不當從永。但相承已久,不敢廢也。
(脈)【集韻】莫獲切【正韻】莫白切,音麥。【說文】血理分袤行體者。【玉篇】血理也。【正字通】五臟六府之氣分流四支也。【釋名】脈,幕也,幕絡一體也。【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注】血脈必周身而作。【史記·樂書】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流通精神。【前漢·藝文志】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隂陽表裡。
又地脈。【周禮·天官·瘍醫】以咸養脈。【注】咸,水味。水之流行地中,似脈。

說文解字

血理分衺行體者。從從血。
脈,或從肉。
衇,籒文。莫獲切
說文解字注
血理分衺行體中者。理分猶分理。序曰:見鳥獸蹏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衺行體中,而大在寸口。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也。從從血。會意。不入血部者,重也。亦聲。莫獲切。十六部。
或從肉。
籒文。左血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