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是指繼發於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的一種出血性疾病,又稱為獲得性血小板減少症。引起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的因素相當多,如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HIV等各種感染、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再生障礙性貧血(AA)、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脾功能亢進等。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主要表現為皮膚及黏膜出血、便血、嘔血、月經增多等和原發病的表現。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以藥物治療和治療原發病為主。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若未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可導致顱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甚至死亡。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預后與原發疾病的類型有關。

你需要到哪個科室就診


● 血液病科

病因


● 多種因素可以引起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如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HIV等各種感染、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再生障礙性貧血(AA)、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脾功能亢進等。

癥狀


●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任何組織和器官都可發生。常發生於皮膚黏膜、消化系統等。
●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主要表現為皮膚及黏膜出血、便血、嘔血、牙齦出血、鼻出血、月經增多及原發病的表現等。

檢查


● 確診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需要進行體格檢查、血常規檢查等。

體格檢查

● 皮膚及黏膜可見淤點、淤斑,脾大。

血常規

● 血小板計數降低。

原發病的檢查

● 如骨髓檢查、病毒檢測、腹部B超、自身抗體檢查等。

診斷


● 醫生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血常規及原發病的檢查結果診斷本病。
● 體格檢查:有皮膚及黏膜出血、便血、嘔血、牙齦出血、鼻出血、月經增多。皮膚及黏膜可見淤點、淤斑,脾大。
● 血常規:血小板計數降低。
● 原發病的檢查:可以明確原發病的存在等。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症相鑒別。
● 如果出現便血、嘔血、多部位皮膚及黏膜出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體格檢查、血常規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主要以藥物治療和治療原發病為主。

藥物治療

● 有出血傾向患者,止血對症治療,及時輸注血小板製品。

原發病治療

● 原發病如為MDS、AA等的患者可以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 脾功能亢進者可以行脾切除。

危害


●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若未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可導致顱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甚至死亡。

預后


●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預后與原發疾病的類型有關。

預防


● 避免碰撞,以免引起出血。
● 家庭裝修盡量用環保無害的材料。
● 慎用可能造成血小板減少的藥物。
● 注意飲食衛生。
● 避免輻射。
●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
● 注意營養均衡,多吃水果和蔬菜。
● 改善生活習慣。
● 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