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靜脈曲張

大隱靜脈曲張

大隱靜脈曲張是一種較常見的血管病。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易患病。患病年齡多在30~70歲之間。大隱靜脈位於下肢內側,起於腳部,止於大腿根部。各種因素導致大隱靜脈不正常的擴張,稱為大隱靜脈曲張。本病主要表現為小腿的靜脈擴張、迂曲,看起來像蚯蚓一樣,雙腿沉重、無力、疼痛。嚴重者還可出現腳踝腫脹,小腿和腳部皮膚顏色變深、出現潰瘍等。主要通過保守治療控制疾病進展,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激光或射頻治療,可以改善或消除癥狀。下肢腫脹、疼痛、無力,會影響患者正常的行走。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當,還可能會併發曲張靜脈破裂出血、血栓性淺靜脈炎、下肢深靜脈血栓等疾病。經積極治療后,可延緩病情進展,改善或消除臨床癥狀,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或外科

病因


直接原因

● 靜脈壁的彈性發育較差、靜脈血管內壓力過高,是導致靜脈曲張的直接原因。

其他原因

● 有靜脈曲張家族史
● 長期站立工作或久坐不動
● 從事重體力勞動
● 體重超重
● 有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病史

癥狀


● 本病主要表現為小腿的靜脈擴張、迂曲,看起來像蚯蚓一樣,雙腿沉重、無力、疼痛。嚴重者還可出現腳踝腫脹,小腿和腳部皮膚顏色變深、出現潰瘍等。

典型表現

● 小腿的靜脈擴張、迂曲,看起來像蚯蚓一樣;
● 雙腿沉重、無力、疼痛。

其他表現

● 腳踝腫脹;
● 小腿和腳部皮膚顏色變深、出現潰瘍。

檢查


● 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有助於診斷疾病。

體格檢查

● 醫生會觀察確定靜脈曲張的部位、程度,還會檢查曲張的靜脈有無紅腫、硬結、壓痛等情況。
● 同時還會觀察患肢皮膚的顏色,有無色素沉著、脫屑、潰瘍等。
● 進行大隱靜脈和穿通支瓣膜功能試驗,來檢測大隱靜脈瓣膜功能是否正常。
● 通過深靜脈通暢試驗,可以檢測患者患肢的深靜脈是否通暢。

影像學檢查

● 血管彩超
● ● 是最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可以檢測曲張靜脈有無血栓形成,以及血栓的範圍和部位,具有無創、無痛、無輻射的優點。
● 靜脈造影
● ● 是最可靠的檢查方法,如果血管彩超不能確診,可以做下肢靜脈造影,不僅能夠明確診斷,還可以估計靜脈瓣膜破壞範圍和程度。

診斷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血管超聲,可以進行診斷。
● 小腿的靜脈出現擴張、迂曲,雙腿沉重、無力、疼痛。
● 血管超聲發現靜脈反流。

鑒別診斷


● 大隱靜脈曲張,需要與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動靜脈瘺相鑒別。
● 如果小腿的靜脈出現擴張、迂曲,雙腿沉重、無力、疼痛,應及時到醫院掛號就診。
● 醫生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主要通過保守治療控制疾病進展,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激光或射頻治療,可以改善或消除癥狀。

保守治療

● 患肢穿醫用彈力襪或用彈力繃帶,使曲張靜脈處於萎癟狀態。
● 避免久站、久坐,間歇抬高病肢。
● 保守治療適用於:癥狀輕微又不願手術者;妊娠期發病者;不能耐受手術者。

藥物治療

● 將硬化劑注入排空的曲張靜脈,可使之閉塞。
● 主要是用於手術后殘留曲張靜脈的治療。

手術治療

● 診斷明確且無禁忌證者,都可施行手術治療。常用術式有: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及主幹與曲張靜脈剝脫術。
● 有交通靜脈功能不全的,可選擇筋膜外、筋膜下或藉助內鏡作交通靜脈結紮術。

其他治療

● 近年來應用激光和射頻進行靜脈閉合手術也開展較多,遠期療效還待觀察。

危害


● 下肢腫脹、疼痛、無力,會影響患者正常的行走。
● 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當,還可能會併發曲張靜脈破裂出血、血栓性淺靜脈炎、下肢深靜脈血栓等疾病。

預后


● 經積極治療后,可延緩病情進展,改善或消除臨床癥狀,預后良好。

預防


● 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的患者,要積極進行治療。
● 避免久坐、久站,適當加強體育鍛煉。
● 長期站立工作、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群,平時可穿醫用彈力襪,保護下肢血管,預防靜脈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