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圈岩鄉

鍋圈岩鄉

鍋圈岩苗族彝族鄉為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下轄的一個民族鄉,位於縣的西北部,鄉駐地距縣城60公里,東經105度01分至105度09分,北緯26度51分至21度58分。東以米落河為界與董地鄉相望,西以大幹河為界與赫章、水城相望,南鄰左鳩戛、昆寨兩鄉,北靠姑開鄉。總面積92.27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所轄村:馬場村,治安村,文化村,平壩村,民建村,明星村,民生村,擁護村,上田壩村,下田壩村,新發村,同心村,土補村,青峰村,鐘山村

歷史沿革


鍋圈岩鄉政府所在地形如鍋圈而得名,原名鍋圈岩馬場。
1941年以前屬大方,后劃歸納雍,為馬場鄉。
1981年地名普查因其他地區內重名,經上級批准,更名為鍋圈岩公社。
1984年7月20日建民族鄉,鄉駐馬場。92年撒區並鄉時與馬擺苗族彝族鄉合併,合稱鍋圈岩苗族彝族鄉。
至此,鍋圈岩鄉轄15村委會,115個村民小組,農戶6321戶,人口27310人,勞動力12967個。居住漢、穿青、苗、彝、白、水等民族。

地理環境


該鄉地處高中山槽谷地和高中山丘陵谷地,從西北向西南傾斜,被大幹河卡子河斷割,兩條河段在境內流程11公里,匯入建新河,主要山峰有東南面的角開梁子,南面的三棵樁,西南面的羅盤槍等,均在海拔1900米以上,全級最高石大人梁子,海拔2291米,位於鄉的北面,最低米落河出境口,海拔1265米,其次是卡子河與建新河的匯水點,海拔1462米,年平均氣溫12.05度,年降雨量1047毫米,霜期為236天,屬亞熱帶溫涼季風氣候。

社會經濟


全鄉以農業為主,有耕地面積17882畝,其中有田520畝,主產玉米,大豆、小麥、薯類。1994年糧食總產量達3750000公斤。經濟作物有生漆、烤煙、油菜等,鄉辦林場1個,面積20000畝,鄉辦茶場2個面積約1360畝,全鄉多荒山,灌木林廣,適宜發展林業,牧業,並有無煙煤礦藏,比地質隊測量,含量儲量很大,只是覆蓋得委深。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濟上有了一定的發展,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
2009年末全鄉人均純收入1978元,低於全縣平均水平886元。人均純收入在1196元以下的低收入貧困人口4203戶,15380人,佔總人口的71.1%。結合納雍縣“三個三十萬畝”工程,現建有茶葉種植基地4690畝,核桃、板栗種植21500畝。在畜牧業方面,注重品種改良,積極培育本鄉養殖專業合作社和養殖大戶,擴大養殖規模,但由產業結構單一,科技含量低,農民增收十分困難。

基礎設施


在交通方面,均修通了簡易的通村公路,但公路級別較低,晴通雨阻,難以保障常年暢通,交通狀況依然落後,至今還有22個村民組不通公路,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10個村實施過人畜飲水工程,但由於缺乏水源,主要是靠小水窯解決生活用水,現建有小水窯612口,4個村12個組通自來水,還有13322人飲水不安全;通電率達98%,但電壓不穩定,生產用電線路極少,不能滿足生產需要。建有村級綜合服務室,但有9個村未達到標準;只有4個村通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覆蓋率達90%,電視入戶率37.5%。
鍋圈岩鄉現存的主要問題是大部分鄉村飲水困難,全部是煤油燈照明,交通不夠方便,今後該鄉要發展,必須先抓“三通”即通路、通水、通電。

社會事業


現有大學生村官1名,一村一名大學生1名;現有黨員393人,現有村級小學14所,其中:中學1所、完小8所、教學點6個,教師247人,中小學在校學生4977人,輟學學生216人,勞動力文盲及半文盲人口3707人。有5個村無衛生室,群眾看病就醫困難。現有440戶農戶住房為60年代修建的土坯房、茅草房,居住條件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