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村菊次郎

盧溝橋事變焦點人物

二等兵志村菊次郎——日第八中隊新兵,又譯作志明菊次郎,原日本侵華軍隊士兵,盧溝橋事變焦點人物。就是他在演習中的走失成為雙方開戰的導火線。事後日方也承認志村是因為剛入伍,缺乏經驗而走丟,但這個導致戰爭的“小人物”沒有受到任何懲罰。1944年,志村在緬甸死於孫立人部中國遠征軍之手。

簡介


八中隊五班
八中隊五班
志村菊次郎(しむら きくじろう),與盧溝橋事變有關的一名日方重要人物,為日本全面攻打中國找到了合適的借口,被獎勵回日本老家,於1944年10月,再度入役的志村菊次郎在緬甸被新編第一軍孫立人部打死。

事件


志村菊次郎與盧溝橋事變 1937年7月7日晚,由於拉肚子而離隊。蓄謀已久的日軍借口士兵失蹤向中方提出交涉,並提出要進宛平城內搜查,遭到拒絕,遂發生爭執。日軍軍官清水節郎及公然炮轟宛平城,並向國民政府守軍第29軍進攻,盧溝橋事變爆發。20分鐘后,志村菊次郎歸隊。日軍為掩蓋真相,稱這是“生理需要”,后將志村菊次郎退出現役,遣送回國。1944年10月,再度入役的志村菊次郎在緬甸被新編第一軍孫立人部打死。
當時日軍的前線指揮官大隊長一木清直在東京《朝日新聞》1938年6月30日發表的採訪中說明了士兵志村菊次郎走失后又返回——“當時接到報告士兵(志村)已經回來了,沒有異狀。但是,我的想法是連隊長讓我就此事(和中國方面)進行交涉,如果就這樣算了,中國方面會怎樣宣傳就不知道了。此前的‘丰台事件’就是例子,也許會讓他們產生——只要敢真槍實彈地對付日本軍隊,就可以讓演習的日本軍隊逃跑這樣的概念吧。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對日本來說是一件很遺憾,丟臉的事情。所以,我方決定佔領一文字山(盧溝橋和北平之間的中方陣地)然後再進行交涉……”

採訪


日軍的前線指揮官大隊長一木清直在東京《朝日新聞》1938年6月30日發表的採訪中說明了士兵志村菊次郎走失后又返回——“當時接到報告士兵(志村)已經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