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

救災

國家和社會為防止和挽救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造成的損害所進行的鬥爭活動。包括防災、抗災、救災;狹義主要指災害發生后的搶救、補救、救助。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國家對救災工作實行統一領導,有計劃、有步驟地部署防災、抗災和救護工作。出處:《清會典·戶部七·尚書侍郎職掌》。

詞語釋義


【詞語】:救災
【釋義】:[provide disaster relief] 救濟受災的人民
亦作“救菑”。
1.救濟受災的人民。《左傳·僖公十三年》:“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史記·晉世家》作“救菑”。
2.消除災害。《清會典·戶部七·尚書侍郎職掌》:“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備祲,二曰除孽,三曰救災。”

措施


救災
救災
自然災害主要有:水災、旱災、火災、蟲災、風災、雹災、雪災、霜災、地震、泥石流、滑坡、疫病。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經濟、社會、自然條件的特點,採取一些防災和救災措施,主要表現在:①立法。救災工作法規,通常由國會和政府制定,由有關機構實施。如日本,在救災方面制定的主要法規有115項,其中防災法規31項,災害發生前後的緊急處置法規41項,災后恢復工作法規43項。除中央設有災害情報統計控制室和首相親自領導的防災會議外,有關災民生活問題的解決,統一由中央厚生省和地方民生部門負責。②保險。許多國家都舉辦了農作物保險。1924年,蘇聯政府頒布了《關於鄉村地區國家保險的指令》,規定區蘇維埃代表大會或執行委員會通過後就可實行農作物、牲畜強制保險,並對中農、貧農實行減免保費政策。30年代,統一對集體農莊實行強制保險。衛國戰爭勝利后,農村業務的保險費不再上繳財政部門,而是建立獨立的保險基金。同時開辦自願保險,以彌補強制保險承保範圍和保險額的不足。美國於1980年頒布《聯邦農作物保險法》,對46種主要農作物的自然災害和野獸害實施自願保險,由私人保險公司承保,政府通過農業部聯邦作物保險公司進行管理,提供補貼和再保險。亞洲的日本、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和孟加拉等國都對水稻、小麥、棉花、甘蔗等主要農作物,在不同範圍內實施強制或自願保險。③重視民間團體的作用。許多國家通過社會救助機構和民間慈善團體進行救災,作為救災工作的重要補充渠道。如泰國民間最大的慈善機構──華僑報德善堂,在泰國全境不分畛域地進行救災恤難工作。各國的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伊斯蘭教國家)及其國際聯合會──紅十字會與紅新月協會,都是救災工作的協調機構。協會在法國馬賽、新加坡、聖地亞哥和巴拿馬運河區分別設立了救濟物資倉庫,同時組織了“國際救災預備隊”,可在短時間內趕到災區,協助受災國進行搶救活動。

發展歷史


中國是個自然災害種類繁多、次數頻繁的國家,水災、旱災、泥石流、滑坡、地震尤為突出。據統計,從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間,有記載的較大水旱災害達1750多次。歷代統治者為了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其統治地位,不得不採取一些防災、救災措施。防災方面,歷代提倡“農本主義”,實行重農政策,致力耕墾;設立倉儲制度,積粟備荒;興修水利,戰國時期建起了鄭國渠、都江堰等著名的灌溉工程。救災措施主要有8種:①賑濟。用糧食、衣服、錢幣賑濟或以工代賑。②調粟。移民就粟,或移粟就民和平。③養恤。包括施粥、設置災民臨時收容所、贖回災民出賣的子女等。④除害。消滅蝗蝻,治療疫病。⑤安籍。官府遣送逃荒的流民返鄉,免除他們的賦稅,或給以土地,使其安居。⑥蠲緩。包括免賦稅、免勞役,停徵欠糧,寬緩刑罰。⑦放貸。給災民貸借現金,或賒購糧食、耕牛、農具、種子等必需品。⑧節約。提倡節儉,禁止釀酒。統治者雖然採取了若干救災措施,但因政治腐敗,各地豪強又利用災荒機會加深對人民的剝削壓榨,以及救災力量薄弱等原因,每遇較大災害,就出現人口逃亡、餓殍遍野、經濟凋蔽的悲慘景象,成為中國歷史上貧窮落後的原因之一。

特點及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國家對救災工作實行統一領導,有計劃、有步驟地部署防災、抗災和救護工作。特點是:①以積極救災的治本政策為基點,提高防災能力;加強了水利建設,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建成了許多規模不等的防洪、灌溉、排澇、發電等農田水利設施,基本控制了一定範圍的洪澇災害,保障了工農業生產和城鄉安全;進行大規模的植樹造林、防治病蟲害等工作。②發揮集中統一的優勢,調動全民抗災。如1954年,江淮流域發生百年不遇的大水災,沿江各省組織了14萬幹部和1000多萬軍民參加抗洪搶險鬥爭,由當地黨委、政府統一指揮,迅速戰勝了洪水的襲擊。1987年5月,大興安嶺發生特大森林火災,國家統一調動和指揮5萬多名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森林警察和人民群眾在烈火中奮戰25個晝夜,戰勝了大火災。③國家、社會和災民三結合,共同努力救災。救災工作的方針是:“依靠群眾,依靠集體,生產自救,互助互濟,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和扶持。”救災的形式,主要是以“生產自救”為核心,自力更生,發展生產,盡量減輕和彌補災害損失;動員社會力量,做到“一方受災,八方支援”;根據“專款專用”、“重點使用”的原則發放救災款,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
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中國正在有計劃、有步驟地改革救災辦法。例如,在農村村一級建立救災互助儲金會,或採取社會保險的形式,或採取儲金會與社會保險相結合的形式。社會保險主要是把國家、集體、個人的力量結合起來,建立保險基金,以豐補歉,提高救災效率。在自願、互助的基礎上,按照合同由農民根據農作物和房屋數量交納一定的保險費,同時國家和集體投入一部分救災款,形成救災合作保險基金,遭災後由保險基金管理單位依照保險合同的規定,對農民投保的農作物、牲畜和房屋等損失予以賠償,以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和再生產。

汶川抗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0秒,在四川汶川縣發生M8.0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31.0度,東經103.4度,阿壩州境東南部的岷江兩岸,有感範圍大,北京、上海、天津、寧夏、甘肅、青海、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重慶、貴州、雲南、廣西、西藏、江蘇、遼寧等地等全國多個省市有明顯震感。據四川省地震局消息,截至17:49分餘震已達2356次,最嚴重的一次餘震,級別是6.1級。這次地震是繼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兩縣發生7.6級地震以來,近32年發生的四川省內首次7級以上地震。據民政部統計,截至13日18時,四川汶川縣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肅、陝西、重慶、雲南、山西、貴州、湖北8省市共11921人死亡,6萬人仍杳無音信,倒塌房屋50餘萬間。災情還在進一步統計核實中。
汶川發生地震后,胡錦濤總書記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儘快搶救傷員,保證災區人民生命安全。溫家寶總理趕赴災區指導救災工作。在趕往災區的專機上,溫總理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這次特別重大的地震災害,成立了以我為總指揮的抗震救災指揮部,設立救援組、預報監測組等8個工作組。”這些消息在第一時間,迅速通過媒體傳遞給全國公眾。
救災過程中社會各大企事業單位對災區的援助:
·中國紅十字會撥78萬元物資
·中國人保緊急啟動抗震救災應急預案
·香港紅十字會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50萬元
·李嘉誠基金會捐款3000萬人民幣
·演藝界人士與新浪娛樂聯合募捐賑災
·家樂福捐贈200萬元緊急支援中國地震災區
·伊利捐款100萬元
·香港將為內地地震救災提供一切可行協助
·全國總工會向四川緊急撥款100萬元
·深圳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200萬
·兩部委向地震災區下撥2億元資金
·蘇寧電器緊急向四川災區捐助500萬
·華北製藥向地震災區捐贈價值百萬元藥品
·中國紅十字會:收到招行800萬緊急捐款
·指南針公司向四川地震災區用戶捐助百萬
·華寶興業向地震災區捐款100萬元
·招商證券博愛基金向地震災區捐款50萬
·騰訊向地震災區捐款500萬元
·瑞星宣布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00萬
·英特爾捐款210萬元救助地震災區
·中國平安宣布向災區捐贈500萬元
·實德集團董事長徐明向災區捐款500萬元
·中國農業銀行向災區捐款1500萬元
·中國企業傢俱樂部捐贈100萬元抗災
·中行捐款1000萬元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分眾傳媒捐贈100萬救災善款
·娃哈哈向災區捐款200萬元飲品20萬瓶
·紅塔集團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200萬元
·招商銀行緊急向地震災區捐款800萬元
·海信捐款600萬用於地震災區學校重建

雲南地震


2021年5月22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向青海省、雲南省分別緊急預撥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1000萬元,支持幫助地方做好抗震救災工作,妥善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緊急向雲南地震災區調撥帳篷5000頂、摺疊床1萬張、毛毯2萬床,並指導地方有序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做好救助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