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專業

新工科專業

新工科專業涵蓋新型工科專業、新生工科專業、新興工科專業。

背景


2018年3月15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教高廳函〔2018〕17號)。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推薦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教高廳函〔2017〕33號)精神,教育部決定認定612個項目為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

主幹課程


新工科專業,主要指針對新興產業的專業,以網際網路和工業智能為核心,包括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虛擬現實、智能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工科專業。新工科專業是以智能製造、雲計算、人工智慧、機器人等用於傳統工科專業的升級改造,相對於傳統的工科人才,未來新興產業和新經濟需要的是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複合型新工科人才。

類型


新工科專業,分為新型工科專業、新生工科專業、新興工科專業三類專業。
新型工科專業,屬於“存量更新”,新生工科專業和新興工科專業屬於“增量補充”。
新型工科專業,是針對傳統的、現有的工科專業這些“存量”,面向產業未來發展需要,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或其他學科的滲透而轉型、改造和升級即“更新”成的。新型工科專業的“新”可以體現在人才培養全過程中的主要環節的改革、變化和發展。
作為新工科的“增量補充”,新生工科專業和新興工科專業的設置是為了提前布局培養引領未來技術和產業發展的人才,需要在對國家及產業未來需求和發展方向的準確把握基礎上,通過科學縝密的可行性分析論證后慎重作出。

建設


學科和專業之間存在相互依附、相互影響和協同發展的關係:學科建設為專業建設提供知識體系支撐,是專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專業建設是學科建設的重要方面,專業是學科建設承載的實現人才培養功能的平台,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取決於學科發展的水平,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又促進了學科發展水平的提升。但是,學科是現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礎,是現代大學存在的邏輯起點,大學是圍繞學科構建起來的。人們普遍認同的學科、專業和人才培養三者之間的邏輯關係是:先有學科、再有專業、最後培養人才。也就是說,高校普遍遵循“設置院系——開設專業——培養人才”這樣一個路徑開啟人才培養工作。不難看出,迄今為止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是以學科建設為基礎。
在新工科專業建設過程中,上述認同和路徑可能被打破。在新經濟環境下,新型學科專業的建設路徑將是:“預測未來人才市場需求——改造升級現有專業——調整完善現有學科”;新興學科專業和新生學科專業的建設路徑將是:“預測未來人才市場需求——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同步進行”;新興學科專業可以在非實體的組織架構上建設,而不一定設置實體院系,以提高其動態適應性;只有這樣,新工科建設才能夠及時或超前地為未來產業和行業發展培養出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從單純“以學科為基礎”向注重“以市場為導向”的轉變,應該成為高校各類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的共識,這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引領社會進步所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專業


物聯網工程專業、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機器人工程專業、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智能建造專業、智能製造工程專業、智能醫學工程專業、航空航天工程專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飛行器製造工程專業、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專業、飛行器質量與可靠性專業、飛行器適航技術專業、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車輛工程專業、生物製藥專業、人工智慧專業、智能車輛工程專業、智能體育工程專業、海洋機器人專業、新能源汽車工程專業、網路安全與執法專業、網路空間安全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