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白山羊
安徽白山羊
安徽白山羊屬肉皮兼用型羊,是在暖溫帶半溫潤氣候條件經過長期選育而形成的地方品種,分佈於安徽省皖北地區和江淮之間北部,是黃淮山羊的一個地方群,在安徽省分佈較廣。該品種以性早熟、繁殖力高、板皮質量好而著稱,但其個體小、生長速度慢,故作為肉羊生產。安徽白山羊體質結實,結構勻稱,肉質鮮美、皮張質量好、繁殖率高,是優良的地方畜牧品種。
安徽白山羊
屬暖溫帶半溫潤氣候區,主要表現為季風明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適中,無霜期長,四季分明,春溫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季乾燥。年最高氣溫42.0度,年最低氣溫-14.0度(極端低溫-21度),年平均溫度13-16度,年平均無霜期210-240天。
年平均降水量740-1000毫米,降水量各月份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易發生春旱、秋澇。5-9月份為雨季,降水量約佔全年的50%。年日照2300小時,平均風速為3.2米/秒,極速21米/秒,年平均相對濕度70-80%。春季偶見沙塵暴。
分佈區河流屬淮河水系,多條河流流經產區。地下水資源豐富,是主要生活生產用水水源。土壤土質有沙質土壤、淤質土壤、砂礓黑土等,土地肥沃。
產區內農作物以旱糧為主,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盛產小麥、玉米、大豆、山芋、棉花、花生、高粱、穀子、芝麻、花生、油菜籽、蔬菜、中藥材以及蘋果、梨、桃、葡萄、湖桑等。境內擁有120萬畝全國最大的連片水果產區,盛產桃、梨、杏、蘋果、葡萄、李、石榴和柿子等溫帶水果。有大量的農副產品和果樹葉可用草食動物的飼料。
安徽白山羊毛色純白呈絲光,被毛短、粗,面部微凹,鼻樑平直,耳平伸,稍向前招,嘴尖唇薄。公、母羊都有角,公羊角粗大,向上向後,向外伸展,母羊角小,呈鐮刀狀。公母羊鬍鬚發達,體軀短、深。母羊腹大,背腰平直,乳房緊縮呈球狀,后軀發育良好。公羊胸深,前軀發達,背腰平直,有雄姿。公母羊四肢端正、健壯,蹄質結實。
安徽白山羊個體中等,羔羊初生重與每胎產羔數和羔羊的性別有密切關係,初生公羔平均體重1.67kg,母羔體重1.55kg,成年公羊平均36.3kg左右,母羊26.1kg左右;在各階段的體尺與增重情況相一致。
安徽白山羊屠宰率高,據24隻周歲以內羊的屠宰試驗,屠宰率平均為47.66%,周歲羊的屠宰率平均為50.92%,成年羊的屠宰率平均為48.92%,由此可見,周歲羊比周歲以內和成年羊的屠宰率都高,周歲羊的體重已達成年羊的78.5%,因此,商品羊以周歲左右進行屠宰較宜。安徽白山羊肉的品質好,肥嫩,鮮美、膻味少,是寒冷季節人們喜愛的食品。
安徽白山羊的板皮屬於漢口路板皮。細密堅韌、拉力強,分層性能好,是製革的好原料。製成的皮革柔軟、結實耐磨,可做皮箱、皮衣、手套。板皮面積平均在1/3m2以上,板皮的質量與屠宰的年齡和季節有關。以8月齡至周歲板皮為優,老齡山羊的板皮質量差,冬季板皮質量最好,夏季板皮質量最差。
安徽白山羊性成熟早,有的三月齡即發情。一般初次發情在四月齡左右並開始配種。母羊繁殖的最適宜年齡在2~5歲,以後繁殖率逐年下降;母羊一年四季均可發情,但多集中在3~4月份和9~10月份;懷孕期在145~156d之間;一般每年兩胎,平均每胎產羔率288.1%,每胎產2~4羔的約佔81.43%,最多的可產8羔,產單羔的多見於初產母羊。公羔三月齡開始配種,配種能力最強年齡是2~5歲,夏季炎熱時,公羊的性慾不強,配種能力差,受胎率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