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流水鎮的結果 展開

流水鎮

福建省平潭縣下轄鎮

流水鎮位於福建省平潭縣東北隅突出部,北與東庠鄉隔海相望,與白犬列島相距僅18公里;南與城關九一六地段接壤;東瀕台灣海峽,與台灣新竹航距僅68海里;西與中樓鄉毗鄰。陸域面積47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500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2262畝,林地面積13460畝,灘塗面積8680畝,海岸線長31公里,鎮址設在流水村,距縣城9公里。人口5萬多人(2004年)。轄26個行政村,71個自然村。景點有“東海仙境”。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4200公頃,常住人口44921人。

2021年4月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平潭縣撤併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複》。同意撤銷流水鎮、中樓鄉、蘆洋鄉,設立君山鎮。

歷史沿革


流水鎮[福建省平潭縣流水鎮]
流水鎮[福建省平潭縣流水鎮]
民國元年,流水鎮大致為原坑北區行政區域範圍。民國20年設平沙鄉屬二區;民國26年1月轄下的北苑、君山設立聯保;民國28年9月復設平沙鄉;民國31年8月撤銷區署,平沙鄉併入中正鄉。民國38年9月份設流水、五湖、君山、裕藩等鄉,屬一區;
1956年併入中樓區;
1958年4月撤區並鄉,分設流水鄉、君山鄉;當年8月屬流水分社;
961年建立流水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恢複流水鄉。
1994年12月撤銷流水鄉,建立流水鎮。
1997年,面積47.6平方千米,人口4.9萬,轄流水、肑樓、砂美、肒水、君山、漁嶼、北港、山門、坑北、謝厝、五埕、模鏡、松厝、南松、新湖、大埕、大澳、西樓、山邊、裕藩、東海、五星、港東、松南、后田25個村委會。

地理位置


流水鎮[福建省平潭縣流水鎮]
流水鎮[福建省平潭縣流水鎮]
流水鎮位於平潭縣東北部,三面環海,東瀕台灣海峽,距縣城9千米。陸域面積47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500平方千米,人口5萬多人(2004年)。轄26個行政村,71個自然村。景點有“東海仙境”。

行政區劃


流水鎮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村委會
水街道居委會窯頭村愚公村星火村
新莊村七里村學坊埡村快活村
田心村王河村三坪村鳳凰村
雙埡村新堰村腰店村河心村
大嶺香山三灣

代碼

350128102:
201流水村202戶樓村203砂美村204磹水村205君山村
206漁嶼村207北港村208山門村209坑北村210謝厝村
211五埕村212模鏡村213松厝村214南松村215新湖村
216大埕村217大澳村218西樓村219山邊村220裕藩村
221東美村222下厝場村223五星村224港東村225松南村
226后田村

經濟


流水鎮街道
流水鎮街道
清以前流水就是一個魚貨集散地。清康熙年間是一個汛地。流水鎮的西部是農業區,東部是縣重點漁區。50年代至60年代初,漁業生產以近海捕撈為主,海水養殖較少,漁業機械化程度不高,漁船595艘,3343噸位,多為非機動船。1963年糧食總產量2067噸,佔全縣總產量的14.1%;漁業總產量7603噸,佔全縣的23.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農業生產得到加強,抗旱排撈能力不斷提高。漁業的機械化程度逐步增強,漁業生產開始向外海發展,並拓展國內其他漁場。1978年農業總產值1417萬元,其中漁業產值908萬元。糧食總產量2953噸,漁業總產量1.10萬噸。80年代以後在發展漁農業生產的同時,其他經濟發展迅速。漁業生產貫徹養殖、捕撈、加工相結合的方針,大力發展外海捕撈和遠洋捕撈,灘塗養殖發展迅速,養殖蠣、蛤、海帶、紫菜、貽貝等。以水產品加工業為主的鎮、村辦企業迅速發展,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出口產品達10多種,成為平潭縣重要的出口基地。1995年,全鎮擁有漁船524艘,1.34萬噸,已形成3個千畝養殖片,海水養殖面積達2800畝,鎮、村辦企業101家,產品出口的有40多家。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3.19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46億元(1990年不變價),其中:漁業總產值5450萬元,工業總產值8237萬元。外貿出口收購總值佔全縣出口額的80%。漁業總產量4.13萬噸,佔全縣總產量的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