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

中古

徠中古是指在西方文明史上意指約從公元500年到1500年之間一千年來的歐洲歷史。中古時代的開始,標示著西羅馬帝國的衰落,威信古典時期的古代歷史在此告一段落;而中古時代的結束,則指示出文藝復興時代(歐洲的重生)的開始。

引證解釋


zhōng gǔ
①三古之一,較晚的古代,次於上古的時代。在我國歷史分期上多指魏晉南北朝隋唐這個時期。
②指封建社會時代。
③指書體演變過程中的大篆。
由於古人所處時代不同,所指時朞不一。
(1)《易·繫辭下》:“《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
(2)《漢書·藝文志》“世歷三古”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孟康 曰:“伏羲為上古,文王為中古,孔子為下古。”此指商周之際。
(3)《韓非子·五蠧》:“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此指虞夏之際。
(4)晉·左思 《蜀都賦》:“夫蜀者,蓋兆基於上世,開國於中古。”此指 戰國。
(5)南朝·宋·鮑照《河清頌》:“察之上代,則奚斯、吉甫之徒鳴玉鑾於前;視之中古,則相如、王褒之屬馳金覊於後。”此指漢代。今一般以魏晉南北朝至唐宋之間為中古,亦有把兩漢包括在內者。

歐洲解釋


中古歐洲
中古歐洲
指示出文藝復興時代(歐洲的重生)的開始。有幾件大事情可作為中古時代結束的記號,其中包括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的淪陷、1456年首次使用印刷機、歐洲人在1492年發現新大陸、馬丁路德在1517年帶領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以及藝術在義大利的繁盛等。而中古時代就在古代與現代歷史之間的中間時段落幕。
不過,中古時代的這個觀念,不適合套用描述亞洲和中東的重大歷史時期。雖然中國是曾歷經過諸多王朝的統治和外族的入侵,但在文化發展上的分裂不如歐洲那麼巨大。日本的文化進程也是平穩而孤立。中東的歷史就比較就接近歐洲的中古時代,因為這兩個地區毗鄰而居,彼此分享很多互相交流的成果。
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個重要標誌。文明形成之初,作為文明的成果和體現,古代中西方都出現了許多城市。但中古西歐的城市與古代東方的城市在特點、作用和意義方面有諸多的不同,西方文明在許多方面與東方文明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就的。
中古西歐城市是作為經濟中心,而不是像古代東方的城市是作為政治中心出現的,它們是自然地在一些位於交通路口的集市、廢舊的古代城堡上興起的,它們大多位於封建領主的領地上,所以自從城市產生的時候起,西歐的城市就展開了反抗封建主的干涉、剝削、統治和爭取城市自治的鬥爭。
琅城起義就是中古時期法國的一座城市為爭取城市的自治而同封建主展開的鬥爭,
在經濟方面,城市所集中的手工業和商業所構成的商品經濟從一開始就對封建制度起著瓦解作用。例如,城市與當時的封建莊園爭奪勞動人口,一個農奴,假如他逃到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他就可以成為自由人,就會受到城市法律的保護。
中古西歐的一句諺語說:“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近代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就是在中古西歐興起的這些城市裡面萌芽、發展、壯大的。在政治方面,那些擁有自由和自治權利的城市,成為新的政治實體,它們與王權聯合,共同對付大封建貴族。王權給與城市自由、自治特許狀和商業方面的便利以換取城市在財政上對王權的資助。

騎士制度及精神

中古歐洲
中古歐洲
公元800年,法蘭克王國的查理大帝一統西歐,被教皇加冕為“偉大的羅馬皇帝”,12名跟隨查理大帝南征北戰的勇士就當然成了“神的侍衛”,他們被人們稱為“帕拉丁(Paladin)”,即聖騎士,這被視為騎士的起源。完整的騎士制度到公元11世紀才成形,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騎士意味著一個階層。原本騎士是隸屬於貴族的士兵,並且有義務為王國作戰(每年為王國或者領主服務約40日),作為報酬,他們管轄部分農地收取農租。這樣在王國的貴族和騎士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契約式的雇傭關係。初期的所有戰士都有可能成為騎士,不過後來具有地主身份的騎士漸漸形成了一個固定的階級,他們已然成為貴族、統治者的附庸。羅馬天主教和統治者發動的十字軍東征,把騎士階層推向極度繁榮的歷史時期,戰士的驍勇和基督教的神聖信仰開始結合,騎士隨之也具備了一個新的身份:基督的衛士。披上天主光輝的騎士終於成為深受崇拜與尊敬的人物,他們忠誠於統治者和基督,在基督教的教義感召下樂於救助鰥寡老幼,這樣,“騎士脫離了其蠻族和異教的背景,而被整合於基督教文化的社會結構中。結果,騎士像神甫和農民那樣,被視為社會不可或缺的三個器官之一。”從中世紀盛行的騎士文學里,我們還能驚喜地發現騎士羅曼蒂克的一面:他們言行得體,舉止優雅,追求浪漫的愛情,並且愛情觀別具一格——愛情是純精神性質的感情,肉慾是其間邪惡的褻瀆成分。這無疑增添了他們的聖潔色彩。
這樣一來,騎士就具備了很多令人稱頌的美德:作為武士,他們忠誠;作為信徒,他們謙恭;作為男人,他們純潔;作為貴族,他們具有同情心。騎士是正義和力量的化身,是榮耀和浪漫的象徵。騎士制度則成為西方的倫理標準,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觀念和行為。時至今日,英國仍然設有騎士頭銜,凡是為國家和社會作出重大貢獻的傑出人物,便有可能得到女王的授勛。
城市裡的市民階級不斷發展壯大,成為近代資產階級的前身。在思想文化方面,伴隨著市民階級在政治、經濟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種新的世俗生活觀念和價值觀念逐漸形成。城市文學的出現,世俗大學的產生,不斷積累著對西歐天主教宗教文化的反動,為以後出現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可以說正是中古西歐的城市,才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

起源和發展

中古歐洲
中古歐洲
了解和掌握中古西歐城市興起的意義,對於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起源和發展這一問題能做到根源性的解釋。
隨著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相繼出現了一批蠻族國家。先後有法蘭克、倫巴德、奧多亞克、勃艮第、汪達爾-阿蘭、東哥特、西哥特、盎格魯.薩可遜等王國建立。王國之間戰爭不斷,其中盎格魯.薩可遜、法蘭克王國存在的時間比較長。
作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蘭克人,在486年打敗高盧軍隊,由克洛維建立起墨洛溫王朝的統治。克洛維通過和羅馬教廷的聯合,佔領了羅馬帝國在高盧的全部領土。隨著法蘭克王國不斷的擴張,到了6世紀中葉,征服了勃艮第、圖林根、巴伐利亞和薩可遜的一些部落,成為當時西歐最強大的國家,並建立了封建采邑制。751年,宮相矮子丕平成為法蘭克國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統治期間國力達到最盛,吞併了倫巴德王國,奪取西班牙邊區,佔領東巴伐利亞,征服阿瓦爾汗國,西歐的大部分土地都成為了法蘭克王國的領土。查理大帝死後,法蘭克王國發生兄弟戰爭而分裂,在843年8月簽訂《凡爾登條約》經國家分為西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和義大利王國,現代的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疆域就是以這個條約為基礎的。
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在5世紀中葉進入大不列顛群島,在6世紀末,7世紀初,形成了7個王國,英國歷史上稱為七國時代。829年,威塞克斯王國吞併了其他6個王國,從此誕生了英格蘭(England)。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以親屬關係要求繼承王位,遭到拒絕後,以武力奪取了英王之位,稱為“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建立了諾曼底王朝,但是這也造成了日後百年戰爭的根源。在亨利一世(1100年 - 1135年)統治時期,隨著王權的加強,社會矛盾激化。1215年約翰(無地王)被迫簽署《自由大憲章》。1264年的內戰期間,亨利三世被西門.德.孟福爾俘虜。1265年孟福爾召集國會,成為英國議會的開端。從1343年起,國會分成了由貴族組成的上院和代表騎士、市民的下院,確立了議會君主制。與此同時,西法蘭克王國演變成了法蘭西王國,並加強了王權,羅馬教廷被迫遷往法國南部的阿維農,並自上而下召開三級會議(一級為高級教士,二級為貴族,三級為富裕的市民),也形成了議會君主制。
德國的前身東法蘭克王國地方政權很強大。911年加洛林王朝結束后,國王由地方權貴選出,但更多是名譽,國王的權利和地方諸侯平等。這個特點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其熱衷於對外擴張的原因。951年,奧托一世率軍佔領了倫巴德地區,其後的奧托二世進軍羅馬。1155年腓特烈一世攻佔米蘭,教皇為其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全盛時領土包括了德意志全境,義大利中、北部,西西里島,捷克、瑞士、愛沙尼亞、普魯士。在腓特烈一世遭到15個城市聯合抵抗(即倫巴第聯盟),並被打敗。腓特烈一世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溺水而死,佔領區也紛紛獨立。

文化

義大利一直不能統一,羅馬教皇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國,並且偽造了《君士坦丁贈禮》文件,聲稱當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羅馬城,拉特蘭宮等地交給了教皇。教會統治非常嚴厲,並且控制了西歐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結婚,主張禁慾,要求人們將一切獻給上帝才能死後上天堂,另一方面聖職買賣現象又很嚴重。宣揚三位一體、原罪說等經院哲學,嚴格控制科學思想的傳播,並設立宗教裁判所懲罰異端,學校教育也都是為了服務於神學。在教皇格高列里一世(590年 - 604年)時期,古羅馬圖書館也被付之一炬。
中古歐洲
中古歐洲
在德國宗教改革后,義大利產生了文藝復興運動,並擴展到歐洲很多國家。這是湧現出了許多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像但丁、薄伽丘、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馬基雅維利、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開普勒、哈維、弗蘭西斯.培根等等。

經濟

徠中古歐洲
徠中古歐洲
中世紀時的經濟主要是封建制的莊園式自然經濟。出現了一批商業城市:巴黎、里昂、都爾奈、馬賽、科隆、特里爾、斯特拉斯堡、漢堡、威尼斯、熱那亞等等,形成了一個以地中海為中心的貿易區。16世紀以後,興起了工場手工業,最初是佛羅倫薩,隨後是佛蘭德爾,而圈地運動使英國迅速發展。這種經濟模式加速了貿易,從而發生了地理大發現,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工場手工業也使進行戰爭的武器產生了飛躍,火炮和毛瑟槍逐漸代替了騎士的刀劍,也使舊式的城堡喪失了防禦能力。而工場手工業業催生了資本主義經濟。到中世紀中後期,各種手工行業由個別經營,漸漸演變為成立工會,“專業”這個概念在這時期萌生。

軍事

中古歐洲
中古歐洲
在歐洲的封建社會裡,國王、貴族和騎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構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複雜的等級關係使得歐洲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狀態,和東方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大不一樣。各國統治者仍不斷進行戰爭,相互搶掠吞併,許多國家一直沒有出現統一的穩固政權。封建地主憑藉土地所有權和政權對農民進行剝削。在歐洲,基督教會已成為封建統治工具,他們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維護封建制度。農民和農奴的勞動被封建主以勞役、實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稅和教會“什一稅”等形式侵吞。農民的反抗持續不斷,但是起義的規模一般比較小,沒有像中國那樣發生過多次推翻了一個王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
中世紀的戰爭,是由組織散漫的戰鬥團,在需要運用策略和調動的戰場上互相對峙、衝突,然後再一步一步演進而來。演進中的一個部分,反應在不同的兵種和武器的發展上,以及如何去運用它們。黑暗時代的早期軍隊,是一群沒有組織的徒步士兵。當重騎兵興起后,最好的軍隊就是一群沒有組織的騎士。徒步士兵會對沿途的農田造成破壞,在攻城戰時則會造成更大的打擊。不過,在作戰的時候,騎士們會試圖與他們的敵人作一對一的交戰,而徒步士兵又會夾在敵我雙方的騎士之間。這種戰法其實非常危險,因為中古時代早期的徒步士兵,大部分都是在封建制度下被徵召的農民,並未受過作戰訓練。弓兵在攻城戰上十分適用,但在戰場上也一樣冒著被消滅的危險。
到了14世紀後期,指揮官加強了騎士的紀律,使他們的軍隊更能發揮團隊的合作。但是在英國的軍隊里,儘管長弓兵在很多的戰場上證明了他們的價值,可是騎士並未給予這些射手太多的重視。紀律也讓越來越多的騎士為報酬作戰,罕有為忠誠和光榮作戰者。在義大利的傭兵以長期作戰但少有損傷而聞名。在這個時期,各階級的士兵都是軍隊的資產,不會被輕易遺棄。這使得過去追求光榮的封建軍隊,逐步成為只關心他們會收取多少報酬的專業軍隊。
騎兵會被特別地劃分為三支隊伍或三個部分,然後一隊接一隊銜命作戰。第一波的攻擊會突破或衝散敵軍,接著第二或第三波的攻擊就能加以制服。敵軍一旦逃走,就可以予以殺戮或俘虜。
事實上,騎士如果採取個人行動,對任何指揮官的計劃都是很大的傷害。騎士最關心的是忠誠、光榮和騎乘在一流隊伍的第一行列位置。為爭取個人光榮,在戰場上獲得全面的勝利反而淪為其次。在戰場上開始作戰之後,不用多久騎士就會攻擊他們所看到的敵人,如此一來便破壞了整體作戰計劃。
指揮官在必要時把麾下騎士自馬上卸下,是控制他們的最佳手段。這是小型軍隊普遍採用的方式,因為這些騎士很少會期望在作戰中表現。卸陣下來的騎士可以適時加強戰鬥力量,並提振一般徒步軍隊的士氣。這些騎士和其餘徒步士兵,會被用在減緩敵騎衝鋒的標樁、或其他戰地工事的後方作戰。
1346年的克里斯戰役,是騎士不遵守紀律行為的一個例子。當時法國的軍隊在數量上超過英國的軍隊(四萬對一萬),並且擁有非常多的騎士。英國人把長弓兵分成三個隊伍,在標樁的防護下投入戰場。在這三個隊伍之間的,是兩隊卸下馬的騎士,而第三隊卸下馬的騎士則被保留作預備軍。法國國王亦將麾下騎士組編為三個部分,並且指派熱那諾斯的雇傭弓兵去射擊英國的騎士,但因弓弩被弄濕而起不了作用。此外,法國騎士又忽視法王在組織上的努力,在開戰不久后,一見敵軍就立刻狂怒不已,張口一遍又一遍地喊著:「殺啊!殺啊!」由於法國國王忍受不了熱那諾斯人一再箭上失准,便命令騎士前進,並擊倒在他們前面的熱那諾斯弩兵。這場戰鬥持續了一整天,最後由英國的騎士和長弓兵(他們保持了其弓弦的乾燥)打敗了那些騎著馬匹但作戰時毫無紀律、亂成一團的法國騎士。
到了中古時代末期,重騎兵在戰場上的價值不如以往,幾與投射部隊和徒步軍隊無異。在這個時期,人們已經了解何以審慎部署的攻擊仍然失效的原因以及訓練步兵的重要。作戰的規則改變了,標樁、馬匹陷阱和壕溝都常常被軍隊用作防護工具,以抵抗騎兵的攻擊。如果騎兵對大批各個等級的長槍兵和弓兵(或槍炮手)作出攻擊的話,只會產生一大堆受創的馬匹和騎兵。騎士會被迫徒步作戰,或等待適當的攻擊時機。只有敵軍在移動、混亂、或從臨時的戰地防禦工事中走出來的情況下,毀滅性的攻擊才能奏效。

日本解釋


歷史時期

一般指大化改新(公元646年)至德川幕府倒台(公元1867年)
也有從倭國(約為公元1世紀)甚至從日本文明發祥時代——繩紋時代(公元前一萬年)開始計算
不同的劃分方法與日本的文明時期界定有關。

自然環境及其居民

日本原來也很落後,在3000個島嶼中只有600個有人居住,而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四個大島嶼(本州、九州、四國、北海道)上。日本資源比較貧乏,土地也比較貧瘠,大約有16%的土地適宜耕種。日本四面環海,航海條件比較好,它與亞洲大陸的關係如同不列顛與歐洲大陸。不過,日本比不列顛離鄰近的大陸要遠得多,多佛爾海峽最窄處只有20英里,而日本列島與大陸最近處也超過了100英里,這就使日本列島不可能隨時受到大陸文明的影響,或者說它進入文明必然要比較晚。
日本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居民活動,稱熊襲人和蝦夷人。但日本人的祖先大概是東北亞和東南亞的移民與當地居民融合而成的。

文明進程

繩紋文化時期(約1萬前-前3世紀)
繩紋指用手捏制的帶有草繩紋的陶器,該時期屬新石器文化和母系氏族。
彌生式文化時期(前3世紀-公元3世紀)
是一種與繩紋陶器不同的正圓形陶器,發現於東京的彌生町,故稱彌生時代。
此時開始使用鐵器,中國史書《漢書·地理志》記載其有百餘國,《三國志·魏志倭人傳》也記載有百餘國,約1-2世紀。最大的是九州的邪馬台國,約3世紀與中國的曹魏有通使往來。邪國台國的女王有上千奴隸,服屬20多個部落,她死後被迫殉葬的奴隸達百餘人。日本最早的文獻是8世紀先後成書的《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但有關4世紀以前的記載是根據傳說編造,可信度不大。以女子為王的情況可知,母權制殘餘還在起作用,是剛形成的奴隸社會。
古墳時代與大和時代(3世紀後期-5世紀前期)
3世紀後期,本州的中部興起一個大和國家,在今奈良縣境內,最高統治者稱為大王,后稱天皇。到5世紀時基本統一日本列島。此時是奴隸制社會,即所謂的“部民社會”。
飛鳥時代和白鳳時代(6-8世紀)
飛鳥時代指聖德太子主政時期(574-622年),因政權中心位於飛鳥故名。白鳳時代是大化改新時代(7-8世紀),此時,日本開始學習隋唐制度,並進行改革,即大化改新。同時,引進唐朝法律制度,建立起適合本國國情的律令體制。
奈良和平安時期(8-12世紀)
奈良時期是710-794年,平安時期是794-1192年。
710年,皇室遷都平城京(奈良),此時,班田制普遍推行。
平安時期班田制被破壞,貴族私有地不斷發展,並成為重要的土地制度,即莊園制度。
平安時期,中央大貴族藤原氏專擅朝政200餘年,隨意廢立天皇,因而又稱攝關政治時期(858-1185年)。此時統治階級內部鬥爭激烈,武士遂成為一支重要軍事力量,鬥爭雙方都依靠武士爭奪政權,武士地位日益重要。平安末期,武士分為關東和關西兩大集團,為奪取中央權力相互鬥爭。1185年,關東源氏擊敗關西源氏,取得中央政權。1192年在鎌倉建立幕府(幕府原是將軍出征時的營幕,此後轉意為將軍的官邸),開始了軍事封建貴族專政,天皇權利則徒有虛名。
幕府政治時期(12世紀-19世紀)
幕府政治又分三個時期:
鎌倉幕府(1192-1333年)
室町幕府(1336-1573年)
德川幕府(1603-1868年)
其中:
1336-1392年是“南北朝時代”,北方的室町幕府與南方天皇的吉野朝廷對立。
1467-1573年是“戰國時代”,全國內戰不休。
到16世紀50年代,經過近百年的兼并,出現三個勢力最強大的戰國大名,他們是尾張國的織田氏,三河國的德川氏,遠江國的今川氏。其中,今川氏勢力最為強大,德川氏亦從屬於他。但織田信長(1534-1582)在1558-1573年間先後打敗36個大名,並以突襲方式擊敗今川氏大軍。1568年,織田信長率軍進入京都,挾持天皇和將軍,號令天下。1573年,織田信長推翻室町幕府,成為全國最有勢力的大名,並在統一的道路上取得很大的成功。但織田信長於1582被叛變的家臣襲殺,統一事業未能完成。
豐臣秀吉有著狂妄的侵略野心,代表成長起來的軍事封建主,夢想征服朝鮮和中國。1592年,發兵18萬進攻朝鮮,初戰獲勝,於是又策謀佔領北京,並遷都於此。中國明朝政府應朝鮮政府之請,出兵救援,不斷擊敗日軍,迫使其議和。1597年,豐臣秀吉撕毀和議,再次出兵朝鮮,被中朝軍隊打敗,豐臣秀吉這位狂人也於1598年憂急病死。豐臣秀吉死後,部將德川家康取代其地位,他打敗四十幾個大名的聯軍,於1603年在江戶(今東京)建立幕府,一直延續到明治維新。
德川幕府時期是日本封建制度發展和衰落時期,但“鎖國令”延緩了封建制度的解體過程,對日本歷史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

文明特點

社會經濟
從公元前3世紀起,日本從中國和朝鮮傳入中國先進文化技術,如種植水稻的方法以及青銅器、鐵器和鑄造金屬的技術,生產得到不斷發展,從而打破了日本與外界的隔絕狀態。
7世紀時鐵器普及,社會經濟開始發展。大化改新也有助於經濟發展。奈良和平安時期的經濟發展比較明顯。南北朝時因莊園制衰落,農民擺脫農奴身份,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生產得到發展。
室町幕府時期,工商業較發達,手工業有壟斷性的“座”(行會),后取消壟斷,發展為“樂座”和“樂市”,並出現一些有自由權利的城市,如“界”城有東方威尼斯之稱。
豐臣秀吉再度統一日本后,經濟也有所發展。豐臣秀吉大力興修水利,獎勵開墾荒地,強迫遊手好閒者歸農,統一全國度量衡等,尤其是鼓勵發展工商業,但同時也對之加以控制,壓制城市自治運動,修築大阪城為自己的基地,把其他城市的商人移居大阪,並把大阪、京都、界、長崎等重要工商業城市作為自己的直轄領地。對海外貿易也實行特許制度,即商船要取得特許證才可進行貿易。
德川幕府前期,主要是商品貨幣經濟及海外貿易有了很大發展,此時的富商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貨幣,從破產農民那裡違法購買土地,並向將軍和大名放債。靠大名以及祿米為生的武士也日益陷入高利貸的羅網之中。不過,日本富商的經濟實力雖然日益加強,但社會地位低下,將軍和大名等向富商所借貸的債務,往往憑其勢力抵賴。這種情況應是後來的明治維新的因素之一。

政治制度

大和之前及大和時代,王權有限。
大化改新時,王權加強,文官有唐朝特色。
攝關政治時,王權徒有虛名。
幕府政治時,王權也有名無實,幕府政治的建立,標誌著中央集權制度的瓦解。不過,日本的政權雖然由一個家族轉到另一個家族,卻沒有改變和廢黜過皇室,他們都以天皇的名義進行統治。甚至為避篡位之嫌,掌權者只採用一個軍銜,號稱“將軍”。當然,在戰亂時,天皇也有陷入貧困境地的情況,在室町幕府時,一位天皇靠出賣手跡度日,還有一位天皇死後竟陳屍6周之久。

社會性質

部民社會
大和時期是部民社會,即奴隸制社會,奴隸有兩種:“家之子”是家內奴隸;“部民”是集體生產奴隸。大和國在統一過程中,大王(天皇)和貴族奪取了大量土地據為己有,並強迫被征服的氏族轉為從事農業或手工業生產的部,如田部,春米部等。因此,部民大都是被征服的部落居民。當時中國和朝鮮的移民為了逃避本國的階級剝削和戰亂,流入日本,也被統治者強制編入部民。這些人有較高的生產技術,或被編入從事農業生產的部,或被編入衣縫部、織錦部、鞍部等;能書寫記錄的人,則編入文部或史部。部民的地位近似奴隸,沒有人身自由。奴隸主不能任意處死他們,但可以轉讓。部民擁有少量財產和工具,在氏族首領的統轄下從事勞動,並向奴隸主交納貢物和服勞役,他們集體受著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和奴役。因此,一般認為,部民是近似奴隸,非典型的奴隸。北大學者認為,大和國家的主要勞動者仍是自由的平民
封建社會
7世紀初,以天皇為首的奴隸主貴族對部民的剝削更加殘酷,階級矛盾日益尖銳。部民大批逃亡,部民製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障礙。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十分尖銳,皇室依靠部分新貴族和一些留學中國的留學生,著手進行改革,以建立中央集權,鞏固統治,和舊貴族展開激烈鬥爭。645年6月,革新派中大兄皇子、中臣鐮足等人發動宮廷政變,一舉消滅了專權跋扈的蘇我氏及其黨羽,奪取了長期控制在大貴族手裡的政權。646年被擁立的孝德天皇(645-654)頒布改新詔書,依照隋唐的封建制度實行改革。孝德天皇的年號是大化,故稱“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內容是:
一是廢除貴族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度,土地和部民歸國家所有,部民也成為公民,但仍有奴隸存在;
二是實行“班田收授法”,每6年按人口班給口分田,男子為二段(每段約1.5畝),女子和奴婢分別為良民的2/3和1/3,不得買賣,死後歸還,受田者負擔租庸調(租為田租,每段約合5升;庸為徭役,每人每年為10日;調為貢品或土產,一般每戶納絹或布1丈2尺)。
三是改革國家機構,設中央、地方機構和官職。中央設神祗官和太政官兩大機構,太政官下設8個省。地方設國,國下為郡,分別設國司和郡司。國數屢有變動,824年定為66國2島(壹歧、對馬)。廢除官位世襲,由中央任免官吏。
四是實行徵兵制,廢除貴族世襲控制軍事的特權。
大化改新以後的67年中,曾授田12次。但舊貴族反對革新,並於664年一度恢復部民制。672年,堅持革新的大海人皇子(中大兄之弟)擊敗企圖復辟的舊貴族,史稱“壬申之亂”。673年,大海人皇子即位為天武天皇,並繼續進行改革。675年最後廢除部民制。701年,《大寶律令》以法律形式鞏固改新成果。
班田制廢除了奴隸制度,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奈良時期,班田制普遍推行。主要勞動者是班田農民。他們以口為單位向國家領有土地,以戶為單位耕種。各農戶經濟狀況不同,根據律令分為9等,加等外戶10個等級,即有少量富裕的上上戶,大多是下下戶和等外戶。
除各等級的班田農民外,仍存在奴隸,佔總人口1/10。另外還有賤民,主要從事酒、染、船等所謂的賤業,其職業世代承襲,不得更改。
貴族也有等級,服官者的職田和有功者的公田不得世襲,寺院和神社是神田和寺田,這些土地或佃與農民,或役使奴隸耕種。
平安時期,貴族利用各種手段兼并土地,貧困破產的農民不得不把土地“寄進”到貴族門下,從而使貴族私有地不斷發展,莊園製成為一種重要的制度。而班田也由6年逐步改為12年、20年、50年,9世紀末完全廢止。隨著莊園制的興起,各地的莊園主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都在自己的莊園建立了武裝家兵,稱為“武士”。日本遂出現了一個特殊的武士階層。9世紀中葉,有勢力的封建莊園獲得不輸不入權,即不向國家納租庸調,並逐步導致封建割據。封建割據的興起當然是皇室無法容忍的。但在皇室與大封建主的內部鬥爭中,雙方都依靠武士來爭奪政權,這使原先從屬於大莊園主的武士,在皇室與大莊園主的鬥爭中勢力逐漸強大。到平安末期,如前所述,武士已發展為關東源氏和關西平氏兩大集團。1185年,關東源氏取得中央政權,在鎌倉建立幕府,天皇成為傀儡,日本開始了軍事封建貴族專政的幕府政治時期。
幕府時期,武士成為各莊園的“地頭”,負責警衛莊園。但武士很快就代替了莊園主地位。幕府還派遣武士為各國的“守護”,統率一國境內的武士,向他們傳達幕府的政令,這使武士又很快獲得控制地方行政的權力。這樣,幕府就通過“地頭”和“守護”掌握了全國的政權、財權和兵權。南北朝時期,幕府又賦予守護更大的權力,守護成為割據一方的大名(“名”指田地,意為擁有大片田地者)。他們互爭雄長,導致日本進入混戰將近百年的“戰國時期”(1467-1573年)。
戰國時期,戰國大名代替守護大名,成為獨立於幕府體制之外的勢力更大的封建主。戰國大名在自己的領地內實行家臣團制度,逐步控制了各級領主,把他們的土地轉化為大名賞賜的封地,把他們收編為家臣,對他們原有的財產、權利,一律加以保護。家臣組成大名的武力骨幹,戰時從軍出征,平時則集中住於大名的城下町,其鄉村土地由代理人管理。一些戰國大名還制定家法,詳細規定主人與家臣的關係及家臣應遵守的法規,從而用法律的手段鞏固了對下級封建主的控制。
豐臣秀吉時曾進行土地調查,確定土地面積單位,田地按肥瘠分為四等,規定標準收穫量。農民的年貢定為二公一民,即2/3交給封建主,1/3歸農民,交納實物,大大加強了剝削。又把農民編成5人組或10人組,形成一種連環保,一家犯罪,諸家連坐。規定全國居民(包括武士、商人等)未得許可,不得變更職業或住所,以加強控制。
德川幕府統治時期,幕府的直轄領地分佈在66國中的47個國中,領地全年產量約佔全國產量的26%。其餘土地授予大封建主,凡擁有產量萬石以上者稱大名,全國約有200多個大名。將軍、大名之下各有武士,少數武士接受封地,多數武士領取祿米。全國土地所有權控制在將軍手中,將軍與大名、大名與武士都有嚴格的效忠制度,大名對將軍、武士對大名,都承擔各種義務。此時,天皇及公卿雖處於無權地位,但也擁有大量土地。寺院和神社作為封建階級的精神支柱,也佔有很多土地。這樣,德川幕府時的土地制度基本上可分為將軍、大名、皇室、寺院和神社幾個類型。
在幕藩體制下,居民分為士、農、工、商四個等級。士是統治階級,指皇室、將軍、大名、武士及各級官員,約佔總人口的10%。其中,武士作為軍人,在日本的地位比較特殊,武士享有佩刀的特權,農民遇見武士必須脫帽讓路。如武士認為平民對他無禮,可以迫使其下跪,甚至格殺勿論。一般農民、商人只有名而不準有姓,只許武士有姓,以示特權。即使京都朝臣和皇族成員,有時也要受到飛揚跋扈的武士的羞辱。因此,武士在日本是受人尊敬的寄生蟲,這與同時期中國士兵地位的低下截然不同。
農是世襲的租佃農民,約佔總人口80%,他們要把60~70%的收成作為年貢交給領主,還要服各種勞役。工是手工業者,商是商人,他們通稱為町人,他們的生活也很貧困。除這四個等級外,還有被稱為“穢多”和“非人”的“賤民”,他們不能與前四個等級的人通婚,等級身份世代相襲,不得改變。
德川幕府時期的封建制度與西歐的封臣制雖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其特色,這就是將軍對屬下有很大的權威,大名稍有過錯,封地就被沒收。而大名對武士也採取同樣的政策。這有別於西歐的無政府狀態。西歐王權有限,領主是土皇帝。德川幕府時的王權也很弱,但幕府代替天皇實行著集權專制統治。

衍生義解釋


在日本,漢字中古代表的意思是“二手”,中古店,就是二手商品店。
日語辭彙中古品,即二手貨(用過的都說好)。東西有點舊,但又沒有舊到不能用的情況下可以用這個辭來形容。
指稱某女不是第一次自願發生性關係/交男朋友時使用人妻,寡婦不算,未婚妻則要看作品取向
以補魔力作為生命源泉的女性角色榨汁姬也不算
男性角色多數沒有這種貶義
非自願地失去童貞(例如被強O過,被迫為娼)的女性角色也沒有這種貶義
同義詞:(?)二手貨,破鞋,非處
雖然是虛擬角色,但維持角色在劇情中的純潔性(?)似乎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