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臘

木犀科女貞屬植物

水臘徠是落葉或半常綠灌木,小枝具短柔毛,開張成拱形。葉薄革質,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無毛,頂端鈍,基部楔形,全緣,邊緣略向外反卷;葉柄有短柔毛。圓錐花絮;花白色,芳香,無梗,花冠裂片與筒部等長;花藥超出花冠裂片。核果橢圓形,紫黑色。花期5-6月,果熟期8-10月。是優良的園林觀賞樹種,廣泛用於綠籬栽植。

形態特徵


落葉多分枝灌木,高2-3米;樹皮暗灰色。小枝淡棕色或棕色,圓柱形,被較密微柔毛或短柔毛。葉片紙質,披針狀長橢圓形、長橢圓形、長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1.5-6厘米,寬0.5-2.2厘米,先端鈍或銳尖,有時微凹而具微尖頭,萌發枝上葉較大,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均為楔形或寬楔形,兩面無毛,稀疏被短柔毛或僅沿下面中脈疏被短柔毛,側脈4-7對,在上面微凹入,下面略凸起,近葉緣處不明顯網結;葉柄長1-2毫米,無毛或被短柔毛。圓錐花序生於小枝頂端,長1.5-4厘米,寬1.5-2.5(-3)厘米;花序軸、花梗、花萼均被微柔毛或短柔毛;花梗長0-2毫米;花萼長1.5-2毫米,截形或萼齒呈淺三角形;花冠管長3.5-6毫米,裂片狹卵形至披針形,長2-4毫米;花藥披針形,長約2.5毫米,短於花冠裂片或達裂片的1/2處;花柱長2-3毫米。果近球形或寬橢圓形,長5-8毫米,徑4-6毫米。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水臘
水臘

生長環境


生海拔60-600米的山坡、山溝石縫、山澗林下和田邊、水溝旁。

生長習性


喜光,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

生長繁殖


播種為主,也可軟枝或硬枝扦插。

栽培技術


種植概述

水臘是優良的樹樁盆景材料,常綠或半落葉或全落葉灌木。但由於萌枝力強,性強健,地上部分多呈叢枝狀,難以尋到較為理想的樁頭。因此,尋求一種使之快速成型的方法非常必要。筆者1990年5月上旬,採得兩個水臘樁頭,總長近尺,地上部分僅幾寸長,無任何分枝;地下部分蒼老古樸。地上地下部分整體骨架較美,具有剛柔相濟的特點。樁頭採回后,為使快速成型,採用了如下栽培管理措施。
1、砂箱高埋(砂土比為2:1)。露出部分僅一寸左右,半月後萌發,任其生長放枝至9月,而後出箱,上盆時已鬚根密布,結合剪枝,全部摘葉,露出地下部分“以根代桿”。早、中、晚三次向樁頭噴水,遮蔭半月,誘發秋葉。此時,可逐漸施肥促壯準備越冬。
2、次年立春之日再次全部摘葉。當室外溫度穩定在10℃以上時,就可出室追逐次春肥,以後薄肥勤施,正常養護,特別注意葉面施肥和葉背噴水。這樣,立后就可再一次進行全部摘葉。這項工作結枝條修剪、吊扎進行,半月啟萌發第二次葉夏季且忌缺水,以免造成日灼。要增加葉的噴水次數,特別是夜間葉面噴水,以便,開日夜溫差距離。立秋後可進行第三次搞葉修剪吊扎,追肥促壯,準備越冬。

種植技術

一、種苗繁育
1.育苗地選擇。宜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沙壤土或輕壤上、壤土。不宜選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粘重土壤。
2.整地與施肥。通常秋季深翻20-25厘米,結合施入腐熟的糞肥2500-5000千克。同時施入50%辛硫磷乳油製成的毒土,防治地下害蟲。翌春淺耙15厘米,耙細耙勻,整平地面,疏鬆,細碎,無疙瘩、草根、石塊。
3.種子催芽。土壤結凍前選背陰地勢高燥地方挖好種子埋藏坑,坑深1.0米,寬1.0米,長度依種子數量而定。先用溫水(40-50℃),浸種l-2晝夜,每天換一次水,使種子充分吸水;然後用2-3倍濕潤河沙均勻混拌(濕沙先過篩,以手握濕沙成團但不出水為度)。入冬前後將坑底鋪上10厘米厚濕沙,再將種沙混合后平鋪放入坑中,中間插入一把玉米秸稞(去葉),以利通風換氣。在種沙鋪平后距坑沿約20厘米全蓋上濕沙,地面上再埋土呈丘狀,上蓋整捆稻草或厚草簾,進行低溫層積催芽。待翌春播種前取出,攤曬在背風向陽處的席子上,每日翻倒2-3次,可酌情適量噴灑溫水,保持種沙濕潤,待種子約有1/3裂口時,準備播種。
4.播種。一般採用春播,當5厘米深,土層溫度達9-10℃時即可播種,但以14-15℃較為適宜,大約在5月中旬左右。採取作床條播,播種前澆足底水,待表土稍干松,開溝條播,行距15-20厘米,每畝播種量8-10千克,復土厚1-1.5厘米,復草。
5.苗期管理。
①灌水。出苗前盡量不澆蒙頭水,經催芽處理的種子大約6-7天幼苗發芽出土,10-15天苗木出齊。幼苗生長初期應少量多次澆水,始終保持床面濕潤,苗木出齊後分兩次撤除復草,第1次先撤草至行間,第2次苗木出齊后全部撤除復草,撤草應選擇陰天或早晨進行。撤草后如土壤較乾燥時,適量用細眼噴壺或人工降雨噴洒水,保持土壤濕潤。當苗木生長側根,幼苗長出真葉后,澆水量適當增加,以少次多量,盡量滿足苗木對水分的需求。
②除草鬆土。每次澆水后和雨後,如表土板結,結合鬆土進行除草,保持土壤疏鬆,床面乾淨無雜草。全年除草鬆土5-6次。
③間苗。當幼苗長出2-4片真葉以後,進行第一次間苗,隔15-20天以後,再進行一次間苗;定苗時床面留苗60-80株/平方米,產苗量2-3萬株/畝。間苗后要及時澆水,以防苗木根系透風,影響生長。
④追肥。一般施足基肥(有機肥與磷肥)。氮肥以追肥為主,宜在6-7月追施速效氮肥2次,用硫酸銨7.5-10千克/畝。一年生播種苗高30厘米以上,地徑0.2厘米以上,根長18厘米,即可出圃。
6.定植。供綠籬栽植,以二年生移植苗呈叢生的苗木為好。
二、栽培的養護與管理
1.用於自然的修剪與整形
首先要觀察植株生長的周圍環境、光照條件、植物種類、長勢強弱及其在園林中所起的作用,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再進行修剪與整形。
①因樹勢修剪與整形。幼樹生長旺盛,以整形為主,宜輕剪。嚴格控制直立枝,斜生枝的上位芽有冬剪時應剝掉,防止生長直立枝。一切病蟲枝、乾枯枝、人為破壞枝、徒長枝等用疏剪方法剪去。叢生花灌木的直立枝,選生長健壯的加以摘心,促其早開花。
壯年樹應充分利用立體空間,促使多開花。於休眠期修剪時,在秋梢以下適當部位進行短截,同時逐年選留部分根櫱,並疏掉部分老枝,以保證枝條不斷更新,保持豐滿株形。
老弱樹木以更新複壯為主,採用重短截的方法,使營養集中於少數腋芽,徠萌發壯枝,及時疏刪細弱枝、病蟲枝、枯死枝。
②因時修剪與整形。依修剪時期可分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和夏季修剪(花后修剪)。冬季修剪一般在休眠期進行。夏季修剪在花落後進行,目的是抑制營養生長,增加全株光照,促進花芽分化,保證來年開花。夏季修剪宜早不宜遲,這樣有利於控制徒長枝的生長。若修剪時間稍晚,直立徒長枝已經形成。如空間條件允許,可用摘心辦法使生出二次枝,增加開花枝的數量。
③根據生長習性和開花習性進行修剪與整形。春季開花,花芽(或混合芽)著生在二年生枝條上。在前一年的夏季高溫時進行花芽分化,經過冬季低溫階段於第二年春季開花。因此,應在花殘後葉芽開始膨大尚未萌發時進行修剪。修剪的部位可在開花枝條基部留2個-4個飽滿芽進行短截。
2.用於綠籬的修剪與整形
水臘是萌芽力、成枝力強、耐修剪的樹種,密集呈帶狀栽植而成,起防範、美化、組織交通和分隔功能區的作用。
綠籬的高度依其防範對象來決定,有綠牆(160cm以上)、高籬(120-160cm),中籬(50-120cm)和矮籬(50cm以下)。綠籬進行修剪,既為了整齊美觀,增添園景,也為了使籬體生長茂盛,長久不衰,高度不同的綠籬,採用不同的整形方式,一般有下列2種。
①綠牆、高籬和花籬採用較多。適當控制高度,並疏剪病蟲枝、乾枯枝,任枝條生長,使其枝葉相接緊密成片提高阻隔效果。用於防範的綠籬以自然式修剪為主。開花后略加修剪使之繼續開花,冬季修去枯枝、病蟲枝。盛花後進行重剪,新枝粗壯,籬體高大美觀。
②中籬和矮籬常用於草地、花壇鑲邊,或組織人流的走向。這類綠籬低矮,為了美觀和豐富園景,多採用幾何圖案式的修剪整形,如矩形、梯形、倒梯形、籬面波浪形等。綠籬種植后剪去高度的1/3-1/2,修去平側枝,統一高度和側萌發成枝條,形成緊枝密葉的矮牆,顯示立體美。綠籬每年最好修剪2-4次,使新枝不斷發生,更新和替換老枝。整形綠籬修剪時,頂面與側面兼顧,不應只修頂面不修側面,這樣會造成頂部枝條旺長,側枝斜出生長。從籬體橫斷而看、以矩形和基大上小的梯形較好,下面和側面枝葉採光充足,通風逼真,不能任枝條隨意生長而破壞造型,應每年多次修剪。
3.用於行道樹的修剪與整形
行道樹是指在道路兩旁整齊列植的。城市中,幹道栽植的行道樹,主要的作用是美化市容,改善城區的小氣候,夏季增溫降溫、滯塵和遮蔭。行道樹要求枝條伸展,樹冠開闊,枝葉濃密。冠形依栽植地點的架空線路及交通狀況決定。主幹道上及一般幹道上,採用規則形樹冠,修剪整形成杯狀形、開心形等立體幾何形狀。在無機動車輛通行的道路或狹窄的巷道內,可採用自然式樹冠。
行道樹一般主幹高要求在0.8m-1.2m。城郊公路及街道、巷道的,主幹高可達1m-1.5m或更高。定植后要每年修剪擴大樹冠,調整枝條的伸出方向,增加遮蔭保溫效果。同時也應考慮到與建築物的配置。

主要價值


四季常青,抗病蟲害,抗多種有毒氣體,是園林綠化優良的抗污染樹種,耐修剪,易整形,可用作行道樹、園林路樹,亦是製作盆景的好材料。

園林用途

主要作綠籬栽植;其枝葉緊密、圓整,庭院中常栽植觀賞;抗多種有毒氣體,是優良的抗污染樹種。

盆景養護

水臘盆景
水臘盆景
水臘屬木樨科,常綠灌木,葉對生,深綠色,有光澤。6月中下旬開出一串串白色小花,秋後結出黑色小果子。其枝條較柔軟,可塑性較強。老樁嶙峋古樸,枝葉萌發力強,極耐修剪。管理粗放,易於栽培,且I有葉細、枝密、干粗、根露的特點,是製作盆景良材。該樹種在鄂西北山區和長江中游地帶均有分佈。
養護與管理水臘盆景主要應掌握以下幾點:
注意光照:水臘性喜陽光,亦耐蔭,盛夏季節避免曝晒,以免灼傷嫩梢,中午12時至下午3時適當遮陰,舂、秋、冬季節,可全天放置向陽外。其性強健,能耐濕、耐熱、耐寒。
保持水分:水臘盆土要見干見濕,不幹不澆,澆必則透,偏濕無妨。若在陽台蒔養,於夏秋季節要經常用水噴灑葉面,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越冬時要保持盆內水分,切忌過干,否則將會影響來年新梢萌發。
控制施肥:水臘平時需肥不多,更不宜追施濃肥,否則將會使其枝幹徒長,葉片過大,甚至根系受到損傷。在生長期,每月可追施一次稀薄液肥,為使肥料加速分解,第二天早晨要澆一次“回水”,既有利於植株吸收,又可避免肥害。
修剪蟠扎:水臘應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其根系發達,萌發力強,要不失時機地進行修剪摘心。一般修剪時間在春末和秋初為宜。對徒長枝、重疊枝、高權枝、輻射枝和病枯枝要隨時剪去。蟠扎時間,一般在4、5月份進行,植株進入休眠期,應停止蟠扎。
隔年換土:水臘一般不擇土壤,但最好採用腐殖質壤土。在隔1~2年的春天翻盆換土一次。換盆時剪去植株老根枯根,適當施放一些基肥,以保持健壯生長。
防治蟲害:水臘主要蟲害是蚧殼蟲白粉虱。可用80%敵敵畏乳劑l比1500~2000倍水稀釋后噴殺1~2次即可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