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嚴州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古代地名
- 浙江省杭州市下轄縣級市
- 浙江省建德市下轄鎮
- 范成大詩作
嚴州
中國古代地名
舊嚴州府位於浙江省西部,錢塘江流域。北、東、南分別與浙江的杭州、金華、衢州接壤,西與安徽的徽州相依。區域內多山地,四周皆為山地丘陵,唯有中間小面積平原,屬浙西中山丘陵區。府治最初在今桐廬舊縣街道還留有遺跡,后遷址雉山縣,最後在武周年萬歲通天二年遷往梅城。
嚴州府原下轄淳安、建德、桐廬、分水、壽昌、遂安六縣,土地面積8596平方公里,在浙江省排名第七。
原嚴州縣土地合併已經變成了今天杭州下屬的桐廬縣、淳安縣和建德市。
嚴州府本禹貢揚州南境。春秋屬吳、越,戰國屬楚。秦時為會稽、鄣二郡地。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屬楚王國;六年,屬荊王國;十二年,屬吳王國;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分屬江都國及會稽郡;武帝元狩二年(前121)起,屬會稽、丹陽二郡。東漢時先屬吳、丹陽二郡,在獻帝建安十三年(208),析丹陽郡置新都郡,治始新縣(今淳安威坪鎮,后移治賀城鎮),轄始新、新定(后改遂安)、黟、歙、黎陽、休陽6縣,隸屬揚州。西晉太康元年(280),改新都郡為新安郡,仍治始新縣,轄始新、遂安、黟、歙、海寧(休陽縣改名)、黎陽6縣,隸屬揚州。南朝宋時新安郡隸屬東揚州,齊時隸屬揚州,梁、陳時復隸屬東揚州。梁普通二年(521)壽昌縣自吳郡改屬新安郡,郡轄始新(郡治)、遂安、壽昌、歙縣、黟 縣、海寧(黎陽併入海寧)6縣。
隋開皇九年(589),廢新安郡,並遂安、壽昌入始新,改名新安縣,屬婺州。於西部休寧(海寧縣改名)、歙、黟3縣置歙州。仁壽三年(603),於新安縣置睦州,轄新安、遂安、桐廬縣。大業三年(607),改睦州為遂安郡,治所雉山縣(新安縣改名),轄雉山、遂安、桐廬3縣。唐武德四年(621),復改遂安郡為睦州,又於桐廬縣別置嚴州。睦州轄雉山、遂安兩縣。嚴州轄桐廬、建德、分水3縣。嚴州之名自此始。武德七年廢嚴州,桐廬(建德縣分別併入雉山、桐廬兩縣,分水縣併入桐廬縣)復入睦州,睦州改稱東睦州,武德八年復稱睦州,仍治雉山縣。永淳二年(683),復置建德縣。武周萬歲通天二年(697),州治由雉山縣移建德縣,屬江南道,轄建德、新安(雉山縣改 名)、桐廬、武盛(如意元年(692)復置分水縣,改名武盛)、遂安5縣。建德為州治始此。天寶元年(742),改睦州為新定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復改新定郡為睦州,屬浙江東道,治建德,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還淳(新安縣改名,后又改青溪、淳化)、遂安6縣,習稱“六睦”。光化三年(900),桐廬縣划屬杭州,睦州轄縣減至5縣。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桐廬縣自杭州復屬睦州,轄縣仍為6縣。宣和元年(1119),升睦州為建德軍節度。宣和三年,改睦州為嚴州,屬兩浙路,治建德,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青溪、遂安6縣。南宋咸淳元年(1265),升嚴州為建德府,屬兩浙西路,治建德縣,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淳化縣改名)、遂安6縣。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改建德府為建德路,屬江淮行省,路治建德,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遂安6縣。
老照片
1949年5月,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遂安相繼解放,於建德設第四專 區,轄以上6縣。10月改稱建德專區,專員公署駐建德,轄縣不變。1950年3月,建德專區撤銷,建德、壽昌、淳安、遂安4縣改屬金華專區;桐廬、分水兩縣改 屬臨安專區。1955年3月建德專區復設,專員公署駐建德,轄建德、壽昌、淳安、遂安、桐廬、分水、富陽、新登、於潛、昌化、開化11縣。1957年1月為適應新安江水電站建設,分建德縣置新安江區,直屬建德專署。9月臨安、餘杭兩縣由嘉興專區劃入;建德專區轄1區13縣。1958年3月,新安江區改為鎮,直屬建德縣;11月,壽昌縣併入建德縣,遂安縣併入淳安縣,分水、新登兩縣併入桐廬縣,於潛縣 併入昌化縣,餘杭縣併入臨安縣,富陽縣划屬杭州市;建德專區轄建德、淳安、桐廬、昌化、臨安、開化6縣。1959年2月,建德專區撤銷,建德、淳安、桐廬、開化4縣划屬金華專區;昌化、臨安2縣划屬嘉興專區。1960年5月桐廬改屬杭州市。
嚴州府元建德路,屬江浙行省。太祖戊戌年三月為建安府,尋曰建德府。壬寅年二月改曰嚴州府。領縣六。東北距布政司二百七十里。建德路,唐睦州,又為嚴州,又改新定郡。宋為建德軍,又為遂安軍,后升建德府。元至元十三年,改建德府安撫司。十四年,改建德路。
嚴陵郡,治東五十里有富春山嚴子陵耕釣處,因以名郡。
桐廬郡,治東一百里有桐君山,昔有異人指桐為姓,因以名郡。
富春郡,治本富春縣地,又嚴陵山一名富春雲。
新都,漢建安十三年,賀齊平山越置新都郡,舊在新定里今淳安地。
新安,晉太康元年平吳,改新都為新安郡。
古睦,隋仁壽三年置睦州,取俗阜人和內外輯睦之義。
新定,唐天寶元年改睦州為新定郡,存舊地名。
建德,宋咸淳元年度宗以嚴為潛藩地升為建德府。
在府城西一百六十里,本漢丹陽郡歙之東鄉新定里。建安十三年,孫權既平山越置始新縣,隸新都郡治。晉改郡新安,而縣仍舊名。隋開皇改新安縣隸婺州。仁壽三年置睦州,后改雉山縣為遂安郡治。唐初複名新安,開元中改為還淳,永貞初名諱改還淳為青溪屬睦州。宋宣和平方臘改淳化隸嚴州,紹興中始名淳安。元仍舊。明朝因之,編戶九十三里,后並在坊又省十里,今八十三里。清承明制。
本東漢吳郡富春縣地。吳孫權廣武四年析建德縣隸吳郡,封其子皓為建德侯。建德縣名因封建德侯而來。《三國志·吳書·孫韶傳》“孫韶,字公禮……權為吳王,遷揚威將軍,封建德侯”又據《三國志·吳書·大帝記》,孫權為吳王是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孫韶封建德侯也是這一年。建德置縣為公元225年,孫韶的故鄉在建德,原建德縣的轄境為孫韶的封地。故此,建德縣名因封建德侯而來,取建功立德之義。晉宋皆隸吳郡。梁普通十年割隸東陽郡。隋開皇九年縣廢並太末、豐安入金華,改為吳寧縣,後為郡、為鎮不一。唐武徳以後復為建德,永淳以後復置睦州而治於建德。宋宣和三年平方臘隸嚴州為建德府治。元仍舊。明朝廢縣屬嚴州府治,編戶八十六里。清承明制。
在府城東一百里,東漢富春縣桐溪鄉之地。孫權廣武四年析置桐廬縣隸吳郡,又即桐溪置新城縣,隋初廢,南朝陳禎明元年(587年),改屬錢唐郡,589年併入錢唐縣,屬杭州。仁壽中復置屬睦州。唐初置嚴州,尋廢,以縣屬睦州,后屬杭州,及錢氏納土復屬睦州。宋宣和三年平方臘,隸嚴州。咸淳元年隸建德府。元仍舊。明朝因之,隸嚴州府,編戶五十里。清承明制。
在府城東北一百十五里,本桐廬縣西鄉之地。唐武徳四年置嚴州,治桐廬,乃析桐廬七鄉為分水縣,取桐水中分之義,尋省。如意初復為縣名武盛,隸睦州。神龍元年復舊名。寶應中復置昭徳縣,大曆中並昭徳入分水。宋淳化初改分水置南新縣,熙寧五年又省,南新入杭新城縣。淳佑初升嚴州為建德府,又改南新縣為分水。元改建德府為嚴州府,縣仍舊。明朝因之,編戶一十七里。宣徳間析一管為上中下三圖,增設一十八里。清承明制。
在府城西南九十里,本漢富春縣地。吳置新昌縣,屬吳郡。晉更名封昌。梁割隸新安郡。隋併入新安縣。唐永昌元年分雉山復置壽昌縣,尋省。神龍元年復置,屬睦州。宋宣和三年平方臘,隸嚴州。咸淳元年隸建德府。元仍舊。明朝改嚴州府,縣仍壽昌,編戶三十六里。清承明制。
在府城西一百八十里,本東漢歙縣之南境。三國吳置新定縣屬新都郡。晉平吳改遂安縣,屬新安郡。隋初廢郡並縣入新安縣,仁壽中置睦州於新安縣,復以遂安為縣,隸睦焉。唐神功元年徙州於建德而縣亦隨隸。宋宣和三年平方臘隸嚴州,后屬建德府。元仍舊。明朝改建德府為嚴州府,縣仍遂安,編戶六十四里。清承明制。
“建德人”是在浙江省境內首次發現的“新人階段”的古人類化石。從此,浙江的歷史一下子往前推進了4萬多年,建德也成為浙江歷史的源頭。有學者認為,“建德人”就是浙江的原始民族——越族的祖先。 1974年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浙江省博物館的專家,在建德市李家鎮新橋村烏龜洞里發掘出一枚古人類的牙齒化石及大量古脊椎動物化石。經鑒定,這枚人牙化石距今約有5萬年左右的歷史,被中國科學院正式命名為“建德人”。地跨錢塘江幹流新安江和最大的支流蘭江的建德,在浙江的發展史上起過重要作用。作為有著1200多年歷史的州府所在地,建德一直是錢塘江中游的樞紐重鎮,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文化遺存。
睦稱望郡,爰自伊昔,瞻仰高風,嚴陵奕奕。陸遊在家閑居6年,已經62歲,才又被起用為嚴州知州。他赴京受命,寫了有名的七律《臨安春雨初霽》,其中“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兩句,得到孝宗的激賞,但孝宗並不了解陸遊的真正抱負,只叫他到嚴州后,“職事之暇,可以賦詠自適”。新職雖然不合陸遊素志,但他還是勤勉從事,正如詩中所說:“憂民懷懍懍,謀己恥營營。”他在任上,力求“寬期會,簡追胥,戒興作,節燕遊”,因此得到當地人民的愛戴,為他立碑,並為他曾經作過嚴州太守的高祖陸軫立祠,以紀念他們祖孫二人。在嚴州任職期間,陸遊曾將歷年所作詩,特別是早年的作品,嚴加刪選,共得2500餘首,刊刻為《劍南詩稿》20卷。此書行世后,深得當時文壇讚譽。淳熙十五年(1188),陸遊在嚴州任滿,卸職還鄉。
睦劇原是流傳於浙西淳安、開化、常山和安徽屯溪、績溪及江西婺源一帶的地方小戲,是由江西採茶戲、安徽黃梅戲和浙西地流行的懈間歌舞“竹馬班”互相結合、逐步形成的。在表演形式上,原來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個腳色,故群眾稱之為“三小戲”或“三腳戲”。
我國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1586-1641),用雙腳丈量名山大川,傳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徐霞客遊記。明崇幀九年(1636年)他在建德也留下了足跡,雖然是匆匆而過,但對建德來說也是一段可書的歷史。在浙江期間,徐霞客經杭州,取道餘杭、臨安,由分水順江下桐廬,溯富春江、蘭江經建德、蘭溪,游金華三洞,西行過衢州、常山,再進入江西省境。《徐霞客遊記·浙游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述:“(十月)初六日 雞再鳴,鼓舟曉出浙江,已桐廬城下矣。令僮子起買米。仍附其舟,五里至灘上,米舟百艘,皆泊而待剝,余舟遂停。亟索飯,飯畢得一舟,別附而去,時已上午。又二里,過清私口,又三里,入七里籠。東北風甚利,偶假寐,已過嚴磯。四十里,烏石關。又十里,止於東關之逆旅。”
中國現存圖經中年代最早的地圖。《嚴州圖經》 8卷,南宋紹興九年(1139)董棻撰,已佚。淳熙十三年(1186)陳公亮和劉文富重修,今存卷一至卷三。卷首有圖9幅:子城圖、建德府內外城圖、府境總圖、建德縣境圖、淳安縣境圖、桐廬縣境圖、遂安縣境圖、壽昌縣境圖和分水縣境圖。嚴州於咸淳元年(1265)升為建德府,轄六縣。現存《嚴州圖經》,在地圖中有“建德府”和“府境”之稱,在經文中有晚於淳熙,而早於咸淳年間之事,所以現存《嚴州圖經》是增訂過的,非陳公亮、劉文富纂修的原本。圖中山脈用寫景法表示,河流用雙曲線表示,河流名稱注於雙曲訴內,河名首字示上遊方向,地名等文字註記外括方框,少數道路用短橫線表示。府境和縣境圖的東、南、西、北等方向都註明所至的府或縣名。府境總圖標縣,縣境圖標鄉,皆用陰文。
新安江發源於安徽黃山,經淳安縣,流至建德市;江水再往東流,經桐廬,流入富陽市境,曰富春江;再往東,到了蕭山區的聞家堰,稱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風景區就位於上起淳安,下至富陽的一段區域內,是浙江省的一個重要風景區。
新安江位於皖境最南端,屬錢塘江水系,居流域的上游。西、北以黃山山脈與長江水係為鄰,東南以天目山脈和白際山脈與浙江、江西兩省接壤,白際山以嘯天龍高程最高,為1395米。區域面積6500平方公里,純屬山區,山脈之間,諸峰對峙,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山間盆地和谷地,如黟縣、休寧、屯溪、歙縣、績溪盆地,以休寧、屯溪、歙縣盆地為最大,一般在50~70平方公里範圍。新安江以率水為正源,從源頭起流經祁門、屯溪、歙縣,至皖、浙省界街口,注入新安江水庫,出庫后匯入錢塘江,皖境江道長242公里。兩岸支流眾多,具山區河流特徵,源短、坡陡、流急,各河集水面積除橫江、練江大於1000平方公裡外,其餘均在100~500平方公里範圍,左岸有橫江、練江、棉溪、昌源、大洲源等;右岸有小源河、新嶺水、蘭水、汊河水、琅河、桂溪、賢源河、街源河等。
這一段風景區的特點是兩岸山色青翠秀麗,江水清澈碧綠,而在山水之間還分佈著許多名勝古迹。唐朝詩人孟浩然有詩讚美新安江的清澈:“湖經洞庭闊,江入新安清”。李白當年遊覽后則描繪道:“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南宋學者沈約曾以《新安江水至清見底》為題,賦詩紀勝:“洞澈隨深淺,皎鏡無冬春。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還有一位不知名的文人更把它刻畫得溫媚無比,秀色可餐:“皺底玻璃還解動,瑩然綠卻消醒。泉從山谷無泥氣,玉漱花汀作佩聲。”新安江之水,不論深淺,都清澈見底;也不管春夏秋冬,都皎潔如鏡。這是新安江的一大特色。
新安江向有“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之稱,今有“清涼世界”的美譽,是一條聞名中外的“唐詩之路”。因得益於千島湖的形成,新安江水常年保持在12-17攝氏度的恆溫,形成“冬暖夏涼”的獨特小氣候,而在炎炎夏日之中,新安江就象一隻巨大的“冰箱”一般,晶瑩冰涼,頗有奇趣。
千島湖即新安江水庫。這座水庫建於50年代,水庫壩高105米,長462米;水庫長約150公里,最寬處達10餘公里;在正常水位情況下,面積約580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104倍,蓄水量可達178億立方,比西湖大3000多倍。這座大型水庫,不但氣魄雄偉,而且景色壯觀秀麗。水庫內島嶼星羅棋布,常見的島嶼有398個,還有數百個小島隨著庫水的漲落而時浮時沉,因此人們稱它為“千島湖”。
游千島湖,遊艇在碧波浩淼、島嶼點點的湖面上曲折行駛,別有一番風味。島嶼都不大,但島上鬱鬱蔥蔥,並點綴著紅色、黃色的山花。有的島上飛鳥成群,整日鶯歌燕舞,稱為鳥島。從千島湖往下,沿江的名勝有梅城雙塔、七里瀧、嚴子陵釣台、瑤琳仙境、鸛山等。
新安江西自淳安入,右納艾溪,東北流,合洋溪、下涯溪、西溪,側城南。蘭港東南自蘭溪入,合三合溪、大小洋水來會,是為浙江南源,一名丁字水。又東北合佘浦、苔溪,逕七里瀧,左合胥溪,又東北合岔柏溪。清渚港東北自桐廬錯入,會杜息溪,併入桐廬注之。東湖出烏龍山,合建安山水,由佘浦出口。康熙十一年築壩,水漲,繞江家塘注西湖入江。有安仁、乾潭、三都、洋溪、大溪五鎮。東烏石關,東南三河關。有富春驛,淳安簡。府西北六十五里,東:龜鶴山;南:雲蒙山;西南:雉山。前溪出西北塘塢山。新安江自歙縣入,一名徽港,左得蜀口溪,東南流,合富至源、雲源溪,又東合桐梓溪,折南合景溪。逕南山東麓,左得東溪上流進賢溪,匯諸山水注之,逕城南,合雲蒙溪。又東南,右得武強溪。又東南,合商家源、洋溪、錦溪,入建德。羅伍溪出東北白坑嶺,羅溪出東塢山,龍溪出西北官山尖。鎮四:威坪、茶園、街口、港口有汛。桐廬簡。府東北九十五里。東北:桐廬山,縣以此名。西北:雞籠山。西:富春山。新安江西自建德入,為七里瀨,即富春渚,合蘆茨溪,逕麻車山麓,左得清水港,西北自分水入,合琴溪,錯出復入,逕桐君山下,西會分水港,是為桐江。又東曰下淮,江流扼要處。又東北合窄溪,東梓溪。湖源溪東南自浦江入,仍入之。有芝、舊縣、柴埠、窄溪、翽岡五鎮。桐江驛。遂安簡。府西南百八十里。西南:洪洞山。西:白石山,又百漈嶺,界安徽休寧。武強溪出,合雙溪、仙溪、華溪,東南流,左合大連嶺水,右合前後溪,側城南,合連溪、靈岩溪。折東,右得龍溪,北自淳安注之。逕寺前村,有鳳林港合東西港注之。又東北,合罟網、東亭二溪,入淳安。有鳳林、橫沿、郭村、安陽、東亭五鎮。壽昌簡。府西南九十里。南:硯山,亘金、衢二郡。西:萬松山。壽昌溪出鵝籠山,合大小源、松坑二溪,東北流,合交溪,為大同溪。又東北,合梅溪、曹溪,自城西而東,曰艾溪,東北逕城南,至淤堨,為淤堨溪。又東北至湖岑,為湖岑溪,北抵羅桐埠,入建德。有大同、新巿二鎮。分水簡。府西北百二十三里。東:獅、象二山。南:胥嶺、設。西南:雲梯嶺、銅橋山,最險要。天目溪一名分水港,上流虞溪,東北自於潛入,逕印渚渡,為印渚溪。右得前溪,西南自淳安入,合羅伍溪及羅溪,匯於雛溪。東南流,合塘源水、夏塘溪,抵畢浦,左合文嶺、良梅諸山水,右合斜尖山水。其南歌舞溪,出歌舞嶺,會直塢、海高塢諸水,下流入建德,為清渚港。有畢浦、百江二鎮。
桐廬府。桐江在南,即浙江也,亦曰睦江。自建德縣流入,經富春山之釣台下,曰七里瀨,又東經桐君山下,曰桐江。有桐溪自縣東北流入焉,謂之桐江口,其上源即分水縣之天目溪也。有桐江巡檢司,後遷桐君山,又遷窄溪埠。
淳安府南有新安江,自南直歙縣流入,亦曰青溪。西有街口、又有永平、南有港口三巡檢司,后廢。東有錦溪關,嘉靖中置。
遂安府西,少南。西有武強溪,有雙溪流合焉,曰三渡口,經城南,東北注於淳安之青溪。南有鳳林巡檢司,后廢。
壽昌府西有壽昌溪,東北流至建德縣,入新安江。南有常樂溪,東南流至蘭溪縣,入東陽江.西有社田、西南有上梅二巡檢司。
分水府東有天目溪,上源既於潛縣之紫溪及昌化縣柳溪也,下流為桐廬縣之桐溪。又東南有前溪,自淳安縣流入,東注於天目溪。東有吳村巡檢司,后廢。
包括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又稱兩江一湖),景區跨富陽、桐廬、建德、淳安四縣市,面積1123平方公里;上接黃山,下連西湖,山清水清、境幽史悠,以水見長,山、水、林、島、洞並茂,人文景觀眾多,是我國東南部著名的“黃金旅遊線”。
位於浙江省杭州西郊淳安縣境內。千島湖因其山青、水秀、洞奇、石怪而被譽為“千島碧水畫中游”。它的湖區面積573平方公里,湖中擁有形態各異的大小島嶼1078座,平均水深34米,能見度9-14米,屬國家一級水體,被原新華社社長穆青讚譽為“天下第一秀水”,整個湖區分為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中心五大湖區。千島湖碧波萬傾,千島竟秀,群山疊翠,峽谷幽深,溪澗清秀,洞石奇異,還有種類眾多的生物資源,文物古迹和豐富的土特產品,構成了享譽中外的島湖風景特點。近年來,經過大規模的改造和建設,已形成了品位較高、內涵豐富的羨山、屏峰、梅峰、龍山、動物系列、石林六大景區的14處景點。
浙江建德縣城白沙鎮西南25公里的檀革鄉境內,山勢險峻,名勝古迹很多,主要景目有:地藏殿、香亭、一紅天、洞天一覽、玉華山莊、羅浮仙境、玉華湖等勝景。地藏殿,又名大慈寺,是大慈岩風景區的主要景目。它鑲嵌在五峰如指弓屈成一拳的大慈岩主峰。它並列有三間大殿,四間廂房,七間禪房,依山崖壁龕而建,一半嵌入岩腹,一半凌架懸空,有長廊相接,石欄相續,因勢布局,與峰崖融為一體,有“江南懸空寺”之譽。
位在浙江建德縣石屏鄉的鐵帽山麓,白沙鎮南32公里,景區共有靈棲、清風、靄雲、靈泉、靈潭五個石灰岩溶洞,總面積達2萬平方米。尚穴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為靄雲洞,中層為清風洞,底層是靈棲、靈泉、靈潭三洞,有地下河道相通。“石山生靈筍,泉中落異花”。這是古人對靈棲古洞生動的寫照。這裡,“盛夏寒不可御”,“入冬霧氣靄然”,“潭水清澈見底”,“碧水四季長流”,使五洞的山、水、風、雲、氣的特色渾然一體,堪稱全國溶洞景觀之集大成者。
這在建德縣城南5公里的李家鄉新橋村。洞口朝南略偏西。1974年中國科學院古脊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同浙江博物館合作,在洞內發掘了含化石的上下兩部地層,於上部地層中發現了屬“柳江人”一類智人的一枚右上犬齒化石,距今約5萬年,大體相當於更新世晚期的后一階段,命名為“建德人”。這個發現,增加了智人化石在我國分佈的新情況,在考古學上有著重大意義。
建德梅城古鎮有兩座古塔,一座在城東的高峰山上,叫北峰塔,因其位在卯方,所以又名卯塔。另一座在與城隔江相望的巽峰上,名巽塔,巽峰在城之南,故俗稱南峰塔。
塔是佛教的建築物,又叫浮圖、浮屠,用於供奉佛舍利和佛經,後來也藏僧人靈骨。梅城兩座古塔,雖傍佛寺,但士俗黎庶皆視為“風水塔”。宋代堪輿家吳景鸞題嚴陵風水詩有云:“卯巽二峰重建塔,狀元從此冠群英”。明朝的鄢懋卿也在《卯巽二峰建塔記》中說:“卯於卦位為離,離巽相薄,二塔並聳,則形勢全而靈光煥,其文明之象乎!”嚴陵雙塔,圯而復建,其根本原因是求得州城的風水圓滿,以保一州文星高照,文運久盛不衰。
雙塔始建於什麼年代,地方志沒有確切的記述,然而在北宋嘉祐三年(1058)知睦州的趙抃,有《北高峰》之吟,其詩云:“上石披松十步勞,下窺人物見秋毫。嗟誰更向山峰頂,樹塔孤撐碧落高。”詩可以補史志,從趙抃這首詩中,我們可知北宋時,北高峰上已有“樹塔孤撐”的寶塔了。至於南峰塔,曾經於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守嚴州的陸遊,在紹熙四年(1193)二月,所撰寫的《嚴州重修南山報恩光孝寺記》中講:“初,郡長者江氏為塔七級與寺俱毀於宣和之盜。厥後,文則來居而寺復,法琦來助而塔建。”陸遊的記中告訴我們二條信息:一、巽峰,也就是南山,北宋時已有寶塔,這座塔是宣和中,約為1120年前後被方臘毀掉的;二、為塔七級者是郡長者江氏。江氏者誰?陸遊在記中雖未言明,然在嚴郡能擔得這位有名望的知府尊之為“長者”的,唯江公望焉:江公望卒於建炎之前,所以說,巽峰有塔是在北宋以前,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北高峰山勢陡峭,卯塔建於其巔,仰望之,山峰寶塔,渾似一體,自然天成。若登臨其上,白雲盈袖,兩腋生風,周遭林木,漫卷濤聲,足下三江,煙波拍岸,水色山光,盡收眼底。古人贊之曰:“一郡之奇觀”也。所以詩歌傳說,延綿不絕,直至近代,猶有新傳。
在七里瀧南岸坌柏灣內。沿坌柏溪行500米,迎面山崖鞍部有一飛瀑,瀑高百米,從陡壁直瀉而下。壁間有一形似葫蘆的石窟,瀑布先瀉入葫蘆口中,再從底部衝出,飛珠拋玉,直注深潭,騰起層層白霧雨花,璀璨耀目。
嚴東關五加皮,清同治元年(1862)徽商朱仰懋攜資在嚴州東關(今建德梅城鎮)開致中和藥店,調整民間驗方,創製五茄(加)皮酒。此為五加皮酒之始。嚴東關“致中和”五茄皮酒。質地甘而醇和,呈紅褐色泛金黃色。因其配有多味中草藥,具有活血去濕,舒筋解疲,強肌健身功效。光緒二年(1876年)在新加坡南洋商品賽會中獲金質獎;民國4年(1915年)2月,在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銀質獎;18年在西湖國際博覽會上又獲優等獎。1956年,新安江酒廠(1980改名為建德縣嚴東關五茄皮酒廠)聘請原“致中和”老技師,恢復生產。1985年年產2542噸。嚴東關“致中和”五加皮酒產浙江省建德縣梅城鎮,是浙江傳統名酒之一。據傳,創製於唐代,民間至今還流傳著李白游新安江時,與隱士權昭夷對飲五加皮酒的故事。此酒選用五加皮、砂仁、玉竹、當歸、桂枝等20多味名貴中藥材,用糯米陳白酒浸泡,再加精白糖和本地特產蜜酒製成。此酒能舒筋活血、祛風濕,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色如榴花重,香兼芝蘭濃,甘醇醉李白,益壽顯神功”是對致中和五加皮恰如其分的評價。
嚴州白梨原產浙江建德、桐廬,是上海、浙江的發展品種。四川、福建也有栽培。果實闊圓錐形、短瓢形,黃綠色,果重175~235g。果面較粗糙,果點中大、多、褐色。梗窪淺小,有銹斑,萼片脫落或殘存。果心小,果肉白色,質細嫩,石細胞少,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0.2%~12.8%,品質中上或上等。果實不耐貯藏(肉變綿)。生長勢中等,樹冠開張,3~4年開始結果,豐產穩產。適應性較強,耐瘠薄,耐旱。雨後易裂果,易染黑星病。產地8月中旬果實成熟。在江南地區可適量發展。此梨果實碩大,以皮薄、肉脆、汁多、渣少、梨心小著稱。果實內含有豐富的糖類、酸類、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成分,營養價值高。除鮮食外,還可加工製成糖水梨、梨脯、梨乾、梨酒等。具有潤肺潤腸、止渴消痰、醒酒解毒等許多醫藥功效。
嚴州酥餅,原名嚴州乾菜燒餅,又稱建德乾菜燒餅,是建德傳統的名點小吃,集松、酥、脆於一體,清香撲鼻。嚴州酥餅以上等麵粉用不同溫度的水和素油拌和,擇肥膘肉與上等乾菜拌勻為餡,在外面塗抹一層糖汁和油,以黑白芝麻撒粘,在特製的燒餅爐中用炭火烤熟。餅形小巧飽滿,呈蟹黃色,芝麻撒面,餡多殼薄。傳統的嚴州酥餅以梅城鎮“方順和”燒餅店所產最為著稱。一般除論只出售外,又以十隻包為一筒,紮上紅帖供應,成為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備受歡迎。民國十八年(1929),此餅作為建德特產參加“西湖博覽會”,在櫥中展出一個月後取出,既未變硬也不發軔,且清香如初,被評為第一名,並授予大紅旗一面,以示表彰。相傳唐朝開國元勛“九千歲”程咬金從小以做燒餅為生,在兵荒馬亂歲月流落到嚴州府(今建德梅城)開燒餅店,有一天他多做了兩爐燒餅,當天沒賣完,晚上把燒餅重新放入爐內以文火烘烤,沒想到經重烤的燒餅肉油滲入餅皮,吃起來更酥更香,倍受人們喜愛。自此,他就採用此法做燒餅,許多店家也爭相仿效。由於這種燒餅既香又酥,又出產在嚴州府地,遂以嚴州命名。
嚴州苞茶,產於建德市梅城、三都一帶山嶺峽谷中。建德茶葉歷史悠久,《茶經》中記載的唐代全國八大茶區,其中就包括睦州,就是建德一帶。現在,建德也是全國重點產茶基地,以“建德苞茶”為最上品。苞茶又名頂茶、蓮心茶、米茶,極言其細嫩。苞茶外形黃綠完整,短而壯實,茶葉上有一層細細的茸毛;內質香氣清高;葉底綠中呈黃,茶湯清澈明亮。沖泡時由於重心遠離芽尖,偏重在基部一端,所以芽尖向上,看起來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蘭花,浮沉於清澈明亮的茶汁中,猶如玉筆凌風,十分好看。以外形獨特,品質優異、香氣清幽而著稱。該茶創製於1870年。新中國成立后,曾遠銷前蘇聯。90年代以來,經進一步研製,形質更佳。多次被評為浙江省優質名茶。
嚴州乾菜鴨為建德獨有的地方特色名菜,創製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明代,嚴州來了位新任的知府,此人十分好吃,每年的初一、十五必到半道紅的“賓樂園”館子店品嘗清蒸鴨,日子一久,自然有些膩味。“賓樂園”的錢老闆由乾菜肉聯想到用乾菜燒鴨,在清蒸鴨里放上些乾菜,上籠回蒸,果收奇效,不但沒有一絲鴨子的膩腥味,而且還伴有一股略帶甜意的撲鼻清香,知府品嘗后讚不絕口。經過反覆試燒,滋味特佳。加上建德又為府治之地,水陸碼頭,過往客商慕名爭相品嘗,天長地久,嚴州乾菜鴨便成了建德的地方風味名菜。嚴州乾菜鴨選料精良,烹飪考究。以未生蛋的體形中等的山種鴨和雪裡蕻乾菜為主料,配以酒、糖、姜、鹽等調味,既鹵又蒸,精心烹制。製作中經過出水、煮、浸泡、上料、蒸制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掌握的火候、時間都很講究。成品黑里透紅,入口油而不膩,酥嫩爽糯,在鴨肉的鮮味中,伴有乾菜的清香,並略帶甜意,其色、香、味皆異於各派烹飪之鴨而別具一格,深受顧客喜愛。因製作烹飪工序較繁,佐料精細,須預約供應。
嚴州粉條用優質地瓜磨成的澱粉為原料,這批地瓜全部來自舊縣。由於舊縣的地瓜色白細膩、口感柔滑,出粉率又高,用它做出來的粉條往往晶瑩柔韌,條細勻稱,還有“玻璃粉條”之稱。在舊縣的特色菜里,就有一道是豬肉燉粉條。
瑞公家醬,相傳是海瑞在嚴州府青溪縣任知縣時發明創造的。乍看之下,有點像豆瓣醬,不過,它裡面的花頭更多,有豆瓣、肉丁、辣椒、筍丁、香菇、蘭花干及各種配料。既可以做炒菜時的調味,也可以直接蘸著菜吃。
一,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嚴州,以境內有嚴恭山為名,治宿松縣(今安徽宿松縣城區),領宿松1個縣。六年,置舒州總管府(治懷寧,今安徽潛山縣城梅城鎮),嚴州屬之。八年,廢嚴州入宿松縣,屬舒州(仍治懷寧,舒州總管府已改為都督府)。
二,唐乾封二年(667) ,置嚴州,治循德(來賓市興賓區蒙村鄉歌朗村古郎山),統轄循德、歸化、懷義三縣。天寶二年(743),將懷義縣改為來賓縣,北宋開寶七年(974) 撤銷嚴州,將循德、歸化縣地併入來賓縣,隸象州。
嚴州,循德。開元戶一千六百六十。鄉十四。元和戶一百一十六。鄉四。
本漢郁林郡中溜縣之地,乾封二年,於廢昆州樂沙縣置嚴州,仍改樂沙縣為懷義縣。州城南枕大江,當桂州往邕州之路。在嚴岡之上,因為名。
州境:東西一千四百四十一里。南北三百八十二里。
八到:北至上都四千四百五十里。東北至東都四千一百二十五里。西南至賓州一百九十里。南至澄州二百二十六里。東北至柳州陸路二百里。
貢、賦:管縣二:循德,來賓。
循德縣,下。郭下。武德四年,析桂林立陽德縣,其年又改名循德縣。本屬柳州,永徽初割入嚴州,仍為州理。
古郎山,在縣西四十里。
都泥江,南去州一里。
來賓縣,下。東至州二百里。本樂沙縣也,乾封二年為懷義縣,天寶二年改曰來賓,在都泥北,來賓水車,故以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