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杜庄的結果 展開

杜庄

陝西榆林市子洲縣周家鹼鎮下轄村

杜庄村位於周家鹼鎮大理河東南岸,耕地面積556畝,8個村民小組,共127戶,480人,其中黨員10人。近年來,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該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收入達10000元。目前,該村基本實現了黨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20字方針“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因此,該村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獎勵和縣鎮領導的好評。2007年以來,該村連年被周家鹼鎮黨委政府評為“綜合工作先進集體”,2010年度獲得周家鹼鎮“新農村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新農村建設


杜庄村的新農村建設於2009年春正式啟動。在縣鎮領導的重視和關懷下,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領導下,工程採用承包修建的方式,經過6個月的艱苦奮戰,趕秋後就保質保量完成了主體工程,修建起了7排132間平房,稍後又修建起了35個沼氣池,44戶村民每戶只投資了20000餘元,整個工程總投資達165萬元。村黨支部書記杜成科感慨地說:“我村修建新農村切實做到了'高效'、'優質'、'低耗'、'安全'8個字。”2010年5月,該村在子洲縣委組織部的支持下,投資11萬元進行了村委會陣地建設,修建起了5間平房,並粉刷一新,室內設施完善,各種規章制度、表冊簿記齊全。這年秋,該村投資9萬元修建起了一個大水塔,鋪設自來水管道5000多米,整修沙離石路面1000多米。目前,該村正在籌劃新農村拉電問題,已有9戶村民進駐了新農村。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感激地誇讚說:“共產黨好,新農村美!”

基礎建設


近年來,杜庄村黨支部、村委會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作風過硬,實實在在為村民辦了幾件大好事。2008年秋,在陝西省高速公路的資助下,該村投資100萬餘元,修建起了長106米,寬6米,高9.6米的橫跨大理河的一座大橋,解決了周圍6個村群眾通行和種地難的大問題,受到人們的好評。2009年春硬化路面2公里,秋後又多方籌資9萬元(其中群眾集資5萬元),在村口的河灣地段修建起了長12米,寬4.5米高7,米的農用小橋。同時該村還修建了650多米長的u型渠道,使220畝水澆地,旱澇保豐收。2010年冬又發動群眾加固了長25米,上寬2米,高7米大壩梁,修排洪區200多米,保住了80多畝壩地的莊稼,有效地解決了村民們的“菜籃子”、“米袋子”的問題,贏得了村民的讚譽。

經濟發展


杜庄村是一個“孵化小雞”專業村。該村群眾八十年代就開始孵化小雞了,每年孵化小雞上百萬隻,遠銷寧夏、內蒙、定靖等地,收入十分可觀。2009年有12戶群眾孵化小雞收入30萬元,戶均收入2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