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養生

傳統養生

人類是宇宙演化過程中產生的不可勝數的事物之一,它的誕生經歷了從混沌一氣到萬物資生;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簡單、低級生物到複雜、高級生物的進化過程。

養生概述


因此,人類是迄今為止宇宙間一切生命現象的最高存在形式。《內經》明確認識到人類在宇宙萬物中的特殊地位,指出:“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所以在萬物之上,根據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及《內經》的認識,原因有四:第一,人類與萬物雖然均由天地陰陽之氣化生,但人類不是一般之氣所化生,而是天地間最精華的氣運動變化所成就。可見,人與其他生物的不同,根本在於物質構成的差異。第二,人類較其他生物具有更高級、更複雜的生命活動。神是生命的機能和表現,雖然其物也有“神”,但惟有人類不僅擁有其他動物不能比擬的複雜語言、豐富表情等外部徵象,還具備高度發達的智能及自我調控能力。第三,因為人類有精神、意識的存在,使之能夠認識並掌握客觀規律,並利用它探索生命奧秘,以養生治病。所謂:“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指出:四時生、長、收、藏是自然也是人體陰陽變化的規律,欲養生必順之。只有掌握了自然規律,才能利用它促進或維持生命活動。第四,人類具有社會屬性,其生命和疾病與社會環境密切相關,因而《內經》作者特別重視調攝精神及精神疾病的防治,要求人們“恬惔虛無”、“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如此,方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是李少波教授經過幾十年的臨床實踐總結出的行之有效的優秀傳統養生方法之一。

養生分類


傳統養生種類比較多,大體可以中醫養生;食品養生;藥物養生;精神養生;心理養生;氣功養生;武術養生;辟穀養生;佛家養生;道家養生;儒家養生;書法法養生;音樂養生;五行養生;吟唱養生;吐故納新養生等等。這些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養生之術。
《內業》與養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鍛煉身體
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很難有專門的鍛煉身體的機會,有沒有方法,一邊工作一邊健身、養心、增長智慧,在日常的活動過程中來鍛煉身體,而且工作做的好,身體也鍛煉的完美。可以說;有。
為了說明這件事情,先引用一句諺語來過渡解釋一下。有句話說“飯吃八分飽,到老胃口好”,知道這句話的效果,自己在一日三餐中有意的去做到,也許這輩子真的胃口就好。那麼能不能找到一句話,只要做到了,身體各部都會好,都協調健康呢!而且在日常活動中能去完成呢。能!這句話就是:
敬守忽失
下面就來介紹怎麼做到這句話;
這句話,取自管子的《內業》,內業意思就是鍛煉心裡的功夫。內業的價值,可以和後來的道德經,和釋家思想相併論。具體的信息可以查看敬守注內業詳解。
傳統養生
傳統養生
按照內業的觀點,人的結構是一層一層的,
每一層次,都象一座堅固的城防,不能被任何物質精神的東西突破,突破了就要處理,不處理就要生病。怎樣來維護這坐城防,怎樣處理問題呢,就是敬守忽失。意思是講,遇到了問題,要恭敬的對待,不論什麼問題都要恭敬,然後守住它,不要讓它跑掉了,再一步步的想辦法去消化它。隨著認識的事物越來越多,認識事物的能力越來越大,到一定的時候就把什麼事情都能處理得當,這樣來達到心靜氣理的效果。
為什麼“敬守忽失”這樣做到了,就可以健身、養心、增長智慧呢!不放心的話,可以看看下面的詳細解釋:
要做到敬守忽失,也要有方法的,比如說要處理問題,處理得要有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道德,簡單的說就是善。內業裡面說“守善勿舍”,就是說,要守住一口善氣不變。因為善的東西就是有生氣的東西,任何問題你處理的都有生氣,身體的素質就會好。通常講“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所以說,人的情緒還是守住一個善字最好。還有一個字“敬”,做到恭敬,人的神氣會穩定。就是情緒能自己控制得住。人往往都是想東想西的,一瞬間,不知道有多少個念頭在反反覆復的,要是恭敬的對待,就精神專註,就能把遇到的問題抓住不跑掉,這樣才有可能再去慢慢解決它。
善和恭敬做到了,還只是心情和待度的事情,接下來,形式也重要,就是採用怎樣的形式來做事情,來處理事情。內業裡面形態要求做到端“正”。就是說不要用騎牛的方式來騎馬,不要用養豬的方式來養鴨。不要掛羊頭賣狗肉。對於一個人來講,端正是不歪頭歪腦的,著裝都對稱等等,工作中的端正,是使用的工具、物品等放在合適的位置,對人對事都要認識清楚,要得體等等。環境事情不同,處理的形式不同,“正”就有不同的理解,要求什麼樣的事情對照什麼樣的形態; “形”端正了,還有個好處,內業裡面說“正形攝德”“形不正德不來”,意思是說形態端正了,就有收貨。就是說騎馬的方式都有了,會有馬來供你騎的,養鴨的東西都備的妥當,自然有鴨養。如果你只會騎牛,有馬你也騎不了;如果你只有養豬的設備,有鴨也養不好。
所以,敬守忽失的做法,是抱住一顆善心不動不變,遇到問題事情都恭恭敬敬的,把形態端正好,再去把碰見的問題一個個的都解決掉{包括眼見、耳聞、鼻嗅、口嘗、身觸到的等等的任何一個感覺都看明白再放開它}。使得自己的身心不被干擾,不被污染。始終保持一個自己的原有心。
如果再簡單點說,就是要做到一天至少要把一個問題搞明白。
始終保持一個自己的原有心,這樣做到了,按照內業的意思就會“凡心之刑,自充自盈,自生自成”;就是講人在不被干擾的情況下,是會自然生長好的。
敬守忽失,還有個作用,按照內業上說,“道者所以充形也”,是說道可以充實人的形體。敬守忽失的過程,也是神氣運動的過程,就是內業上說的道。這麼做下來,人的形體就會堅固。也就是心的堅固。心堅固了,就不會被侵擾。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為什麼自我滿足的時候就消亡?為什麼運動身體好?為什麼腦子動的多就聰明?就是,“道者所以充形也”,道動了,形體就堅固,越來越強健。道不動形體就得不到發展,就停止。
為什麼有的人,素質很好也有很大的追求,行為上卻萎靡不振,那是自己守的“道”
出了問題,所追求的和現實不相符合了,也是因為道沒有動了,一定要使得“道”動起來。所以守道也是要講究方法的。而且從小就要注意這件事情。
要是再從理論上來理解這句話,他和道家的“無為無不為”也符合,無為就是按照事情本身的規律做事情,敬守勿失,也要求把遇到的每件事情都理解清楚不相互混淆。該咋樣就咋樣;與佛家的思想也不違背,佛家思想要平等、不妄想、不執著。要明心見性。敬守勿失的做法要求心不被干擾污染,就沒有執著於哪一個的事情了,保持本有的自己的心,就是和見性的意思相當。
綜上所敘,要想身體好,就是心不被干擾不被污染。怎麼來做到,就是一句話:
敬守忽失
如果擴充為幾句話,就是(心如鐵城,喜怒不侵。勿煩勿亂,宜安宜寧。守善勿舍,依德依道。正形攝德,能君萬物。)
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也是不容易的。首先,就難抓的住。要是自己想一下自己近幾分鐘想的事情,有幾個是仔細解決過的呢!再一點,人難經得起誘惑的,一受到誘惑就偏心了。就不是自己原有的心態了。所以要做到敬守忽失,也是慢慢來,做到多少是多少吧。
如果在工作中來做這一點,有個好處,事情不處理,事情還在那,所以不得不做。自然把一個個問題處理好,這是借工作來養成 敬守忽失的習慣了。現在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很多違背人的本性規律的,我們正在推行《內業與企業管理》的課程。但願將來人人都能在一個 敬守忽失的環境下來工作。這樣做對企業是有好處的,如果員工都恭恭敬敬的把所有事情都處理得當,那從工作上來說,不正是企業所需求的嗎。
如果人積久成習,就是說心裡受到干擾太多太嚴重,怎麼辦?內業上也有解決的辦法。這裡就不詳細講敘了,。如果對《內業》養生感興趣的話,歡迎一起討論。相互學習吧,教學相長 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