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溝鎮

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轄鎮

花溝鎮,隸屬於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位於高青縣縣城西南部,鎮政府駐地距縣城田鎮9千米。南北最大縱距15.4千米,東西最大橫距17.6千米,面積117.29平方公里。同名鄉鎮有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花溝。北靠青城鎮和田鎮的西鄰,南與小青河,樊家林鄉相鄰,西與黑里寨鎮接壤,東與田鎮南部相連。佔地面積89.77平方公里。轄72個村民委員會,63個自然村,9013戶,37527人,除12名少數民族外,其餘皆為漢族。因鎮政府駐花溝而得名。

區域面積117.2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48588人。2020年6月,花溝鎮下轄45個行政村。

徠2018年,花溝鎮有工業企業1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8家。

2020年5月,入選2019年度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名單。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后,為鄒平縣第十三鄉,鄉人民政府駐花溝。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后,劃為青城縣第五區,仍為區駐地。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高苑、青城縣合併為高青縣花溝區。
1956年,高青、齊東合併為齊東縣花溝區。
1958年,為花溝公社。
1961年,復為高青縣,為高青縣花溝區。
1976年10月,改為花溝公社。
1984年7月,改建花溝鄉,同時,析出樊家林鄉、龍桑鄉。
1987年2月,龍桑鄉的龍桑管區復併入花溝鄉。
1996年12月25日,撤銷花溝鄉,設置花溝鎮。
2001年3月,原樊林鄉併入花溝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花溝鎮地處高青縣西南部,東與高城鎮相連,南隔小清河與桓台縣、鄒平縣隔河相望,西與黑里寨鎮接壤,北靠青城鎮和田鎮街道。區域面積117.29平方千米。
花溝鎮街道
花溝鎮街道

地形地貌

花溝鎮地系平原,西略高於東。

水文

花溝鎮境內南有小清河橫穿東西,境內河道長12.9千米。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花溝鎮轄108個村民委員會。
沙高韓連后池前池
胡家杜郭段家沙窩
店東胡李店西大庄
榆林村花二花三花四北
溝王小庄張家龍虎
岳家魏家毛李香王
鹿家翟家西八里莊家
北耿邱耿西趙東張
西張東十六戶蘆家吉祥
李黃小張周家前陳
郭坊后石門辛庄杏行
王寨新立雙柳袁家
明理東劉道口庄頭
程爾頭忠信擁護義和
保證東口一村陳庄龍套
宋套楊庄東南寺老鴉趙
雲集曹家莊子田官大官
付家前石門西口孫坊
高旺王旺肖胡家王家
宮旺花一花四南任馬寨
賈寨東八里東竇天師
西竇邵家田家東趙
八后徐家興旺八前
閆家中十六戶西十六戶張朝
龍桑樹賈庄呂家后陳
張官曹坡東口二村胡家屋子
西南寺中南寺胡官賈家
徠2020年6月,花溝鎮下轄4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花溝村。
任馬寨村賈寨村孫坊村魏家村張家村
岳家村天師村龍虎村龍桑村王寨村
蘆家村吉祥村宋套村東口一村東口二村
西口村東寺村雙柳村胡官村曹家村
北河村陳庄村城南村官興村花東村
花溝村花龍村花西村環西村賈王段村
龍屋村齊苑村前後陳村三利村三誼村
三友村三元村十六戶村徐耿村楊集村
永勝村張李村鎮東村眾合村周閆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花溝鎮轄區總人口5.8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783人,城鎮化率29%。
2017年末,花溝鎮常住人口44682人。
截至2018年末,花溝鎮戶籍人口4858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花溝鎮財政收入實現2960萬元,比上年增長56.6%。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088萬元,增值稅483萬元,企業所得稅281萬元,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

農業

2011年,花溝鎮有耕地面積14.6萬畝,人均2.51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大棚西瓜、蔬菜等。農業總產值達到5.86億元,比上年增長9%,生產糧食9.9萬噸,人均1589千克,其中小麥4.9萬噸,玉米5萬噸。露地蔬菜2萬畝,冬暖式大棚500畝,年產鮮菜5萬噸,果品1000畝,桃園8000畝,西瓜1.5萬畝,年產308萬噸,年產鮮繭1500噸,林業面積3.5萬畝,覆蓋率達3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636元,比上年增長12%。畜牧業以飼養生豬、肉牛(山東黑牛)、家禽為主,畜牧小區12處,生豬飼養量5.73萬頭,年末存欄2.65萬頭,出欄3.08萬頭;牛飼養量3.79萬頭,年末存欄2.81萬頭,出欄0.98萬頭;羊存欄1.5萬隻,出欄1.8萬隻;兔存欄2.2萬隻;家禽飼養量730萬羽,年末存欄110萬羽,出欄620萬羽。產肉15350噸,禽蛋980噸,牛奶26030噸;畜牧業總產值達到1.26億元,比上年增長10%,占農業總產值的21.5%。

工業

2011年,花溝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利潤和利稅分別達到11.43億元、9808萬元和1.5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66%、46.99%和85.2%,以服裝、肉製品、農產品深加工、陶瓷、地毛建築、化工為主的骨幹企業已成為支柱產業。

交通


2011年末,花溝鎮主要公路幹線有田興路、李中路橫穿東西,東接高淄路,246省道從境內西部貫穿南北16千米、華龍路、塘北路縱觀南北,村級公路相通,村村通柏油路與主幹線聯網。

社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花溝鎮有文化藝術團體80個,各類表演團體5個,演職人員26人;電影放映隊3個,年放映120場次,觀眾達1萬人次;村級各類圖書室20個,藏書10萬多冊,吉祥村的九龍翻身鼓譜被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校體育場3個。8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2%,有線電視用戶9000戶,入戶率85%。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花溝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888名,專任幼教46名;完全小學7所,在校生2864,專任教師320名,初中2所,在校生1562名,適齡兒童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797.8萬元,比上年增長17%。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花溝鎮有中西醫具備的衛生院2所,衛室(所)98個;病床319張。執業醫師119人,註冊護士112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花溝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戶,人數20人,月人均260元;城市醫療救助1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00人次,共支出67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24戶,人數1730人,支出181萬元月人均72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3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02萬元。敬老院1家,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10人,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人合計255萬元,比上年增長22%。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7萬人,參保率92.5%。

旅遊


胡哈喇墓位於花溝鎮胡家村西北部,為元代墓葬。南北30米,東西11米,地面有石羊3隻,石豬1隻,石人2個,封土已夷平,周圍植棗樹林。據地表附屬文物分析及此墓主為元代一總管,屬於路一級官員。1956年列入山東省第一批文物古迹保護單位名單,1978年被確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境內胡家村為天主教徒聚居地,位於縣城南7公里,聚落呈方型,主街東西走向。當地村民80%以上信奉天主教,村內建有天主教堂1處,有神甫定期佈道,是全縣天主教傳播中心。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花溝鎮入選山東省自然資源廳2019年度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