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阿黛爾的生活的結果 展開

阿黛爾的生活

2012年阿布戴·柯西胥執導電影

《阿黛爾的生活》是由阿布戴·柯西胥執導,蕾雅·賽杜阿黛爾·艾克阿切波洛斯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3年10月9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法國作家朱莉·馬洛的漫畫《藍色是一種暖色調》,故事主角是15歲女孩阿黛爾(阿黛爾·艾克薩勒霍布洛斯 Adèle Exarchopoulos 飾),她有一個帥氣的同學男友托馬斯(熱雷米·拉厄爾特 Jeremie Laheurte 飾),但托馬斯並沒能走進她的心。她在街頭意外遇到一個美麗的藍發女孩艾瑪(蕾雅·賽杜 Léa Seydoux 飾)后,第一次體驗到小鹿亂撞般的怦然心動。而當某晚阿黛爾忐忑不安的走進一家同志酒吧,發現艾瑪就在那兒等著她呢。女孩們的彼此靠近讓阿黛爾的青春期變得複雜起來。

10徠月25日在北美上映。

劇情簡介


故事主角是15歲女孩阿黛爾(阿黛爾·艾克薩勒霍布洛斯 Adèle Exarchopoulos 飾),她有一個帥氣的同學男友托馬斯(熱雷米·拉厄爾特 Jeremie Laheurte 飾),但托馬斯並沒能走進她的心。她在街頭意外遇到一個美麗的藍發女孩艾瑪(蕾雅·賽杜 Léa Seydoux 飾)后,第一次體驗到小鹿亂撞般的怦然心動。而當某晚阿黛爾忐忑不安的走進一家同志酒吧,發現艾瑪就在那兒等著她呢。女孩們的彼此靠近讓阿黛爾的青春期變得複雜起來…...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Emma蕾雅·賽杜
Adè,le阿黛爾·艾克阿切波洛斯
Thomas熱雷米·拉厄爾特
Mè,re凱瑟琳·沙列
ValentinSandor,Funtek
KaderKarim,Saidi
MeryemBaya,Rehaz
SabineAurelie,Lemanceau
Pè,re奧雷利安·雷克因

職員表


總導演阿布戴·柯西胥
製作人阿布戴·柯西胥
美術設計Julia Lemaire
編劇Julie Maroh,阿布戴·柯西胥,傑哈莉·拉克洛斯
原著朱莉·馬洛
攝影Sofian El Fani
剪輯傑哈莉·拉克洛斯,Ghalia Lacroix,Albertine Lastera,Camille Toubkis

角色介紹


  • Adele

    Adele

    演員阿黛爾·艾克阿切波洛斯 

    Adele出生普通家庭,學習法國文學但看不太懂薩特的書,有些文學天賦但安於現狀。

  • Emma

    Emma

    演員蕾雅·賽杜 

    Emma出身優渥,學習藝術,繪畫事業也蒸蒸日上

  • Thomas

    Thomas

    演員熱雷米·拉厄爾特

    Adele的男朋友

幕後製作


《阿徠黛爾的生活》改編自法國女作家朱莉·馬洛的情慾小說《藍色是一種暖色調》(即英文片名),講述了女孩阿黛爾一段如火如荼的同性愛情。3小時的片長長而不悶,充滿各種情趣元素,而在性愛內容上又驚人大膽。影片最可貴之處是沒有將同性戀做為熱門話題加以投機,而是以同性愛欲作為承載,寄託人類最美好也最傷感的初戀情懷。主角從發現自己的性取向,到一步步找到真愛,又一步步失去愛人,整個過程就如繁花盛放又歸於荼蘼,讓觀眾看得如痴如醉。
導演阿布戴·柯西胥出生於突尼西亞,曾三次入圍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其中《穀子和鯔魚》獲得評委會大獎。他熱衷於表現法國外裔青少年的生活和對身份認同的自我尋找,是一位一直維持著較高水準的創作型導演。2013年是他首次參加戛納電影節。《阿黛爾的生活》獲得第66屆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和影評人費比西獎。

拍攝花絮

海報改編自法國作家朱莉·馬洛的漫畫《藍色是一種暖色調》。原著中主角的名字叫做克萊芒蒂娜,被改成阿黛爾,與演員名字一致。這個名字在阿拉伯語里阿黛爾是“公平”的意思。
影片在戛納獲獎在全世界特別是法國的媒體上引起很大轟動。而之後沒過多久,法國總統就簽署了承認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法案。在主演蕾雅·塞杜看來,影片從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影片中長達十分鐘的情色鏡頭以假亂真,在觀眾看來驚世駭俗,在演員演起來也是猶如地獄。這場戲光是拍攝就花去了10天時間。兩位演員深感來自導演的壓迫和折磨,並表示今後不會再同柯西胥合作。
扮演艾瑪的蕾雅·賽杜是一早就選定的演員,在柯西胥看來,她身上有種流浪、浪漫和憂鬱的氣質,對待世界和生命有著淡然的態度。
劇組為尋找扮演阿黛爾的人選舉行了大型的海選,然而阿黛爾·艾克阿切波洛斯一出現就讓導演認為非她莫屬——“她張開嘴巴、咀嚼的樣子,有她自己的風格”而嘴巴是電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播出信息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
Quat'sous Films
Wild Bunch [法國]
Eurimages [法國] (support)
France 2 (FR 2) [法國] (participation)
法國第4電視台 [法國] (participation)
France 2 Cinéma [法國] (co-production)
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ématographie (CNC) [法國] (in partnership with)
Vértigo Films S.L. [西班牙] (co-production)
Radio Télévision Belge Francofone (RTBF) [比利時] (co-production)
Le Tax Shelter du Gouvernement Fédéral de Belgique (support)
Région Nord-Pas-de-Calais (support)
France Télévision (participation)
Scope Pictures (co-production)
Ciné (participation)
Centre du Cinéma et de l'Audiovisuel de la Fédération Wallonie-Bruxelles (support)
Pictanovo Nord-Pas-de-Calais (support) (as Pictanovo)
發行公司
Wild Bunch Distribution (2013) (France) (theatrical)/(2013) (France) (all media)
Cinéart [比利時] (2013) (Belgium) (all media)
Sundance Selects (2013) (USA) (theatrical)
Lucky Red [義大利] (2013) (Italy) (theatrical)
Cinéart (2013) (Netherlands) (theatrical)
Mongkol Major (2013) (Thailand) (all media)
Film Europe (2013) (Czech Republic) (all media)
Film Europe (2013) (Slovakia) (all media)
Kurmaca Film (2013) (Turkey) (all media)
Vertigo Média Kft. (2013) (Hungary) (theatrical)
Moving Turtle (2013) (Lebanon) (all media) (Middle East & North Africa)
NDMantarraya (2013) (Mexico) (all media)
Mongrel Media [加拿大] (2013) (Canada) (theatrical)
Wild Bunch [法國] (2013) (World-wide) (all media)
Vértigo Films S.L. [西班牙] (2013) (Spain) (theatrical)
Criterion Collection (2014) (USA) (DVD)
Arthouse Traffic (2013) (Ukraine) (theatrical)
Cinema Without Frontiers (2013) (Russia) (theatrical)
Métropole Films Distribution (2013) (Canada) (theatrical) (Québec)
Transmission Films (2013) (Australia) (theatrical)
Comstock Group (2014) (Japan) (theatrical)
StraDa Films (2013) (Greece) (theatrical)
Wild Bunch (2013) (Germany) (theatrical)

發行上映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中國台灣Taiwan2013年11月20日......(Taipei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中國台灣Taiwan2014年2月14日
中國香港Hong,Kong2013年11月24日......(Hong Kong French Cinepanorama)
中國香港Hong,Kong2014年1月2日
中國香港Hong,Kong2013年10月5日......(Hong Kong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
中國香港Hong,Kong2013年11月30日......(Hong Kong French Cinepanorama)
中國香港Hong,Kong2014年1月9日
法國France2013年5月23日,(Cannes,Film,Festival)
義大利Italy2013年6月16日......(Cannes a Roma Festival)
德國Germany2013年6月30日......(Munic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法國France2013年7月7日,(Paris,Ciné,ma)
克羅埃西亞Croatia2013年7月16日,(Pula,Film,Festival)
波蘭Poland2013年7月18日......(New Horizons Film Festival)
克羅埃西亞Croatia2013年7月30日,(Motovun,Film,Festival)
波黑Bosnia,and,Herzegovina2013年8月23日......(Sarajevo Film Festival)
法國France2013年8月24日......(Festival du Film Francophone d'Angoulême)
美國USA2013年8月30日......(Telluride Film Festival)
加拿大Canada2013年9月5日......(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簡稱獎項全稱獲獎人所獲獎項結果
2013戛納電影節
第66屆戛納電影節
阿布戴·柯西胥主競賽費比西獎獲獎
阿布戴·柯西胥、蕾雅·賽杜、阿黛爾·艾克阿切波洛斯金棕櫚獎獲獎
歐洲電影獎第26屆歐洲電影獎《阿黛爾的生活》最佳影片提名
阿布戴·柯西胥最佳影片提名
2014美國金球獎第71屆美國金球獎《阿黛爾的生活》最佳外語片提名
英國學院獎第67屆英國學院獎《阿黛爾的生活》最佳非英語片提名
法國凱撒獎第39屆法國凱撒獎阿黛爾·艾克阿切波洛斯最佳非英語片獲獎
《阿黛爾的生活》最佳影片提名
蕾雅·賽杜最佳女演員提名
阿布戴·柯西胥最佳導演提名
阿布戴·柯西胥、傑哈莉·拉克洛斯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ean-Paul Hurier、Jérôme Chenevoy、Fabien Pochet最佳聲效提名
Jean-Marie Lengelle、 Camille Toubkis、Albertine Lastera最佳剪輯提名
戈雅獎第28屆戈雅獎《阿黛爾的生活》最佳歐洲電影提名
大衛獎第58屆大衛獎《阿黛爾的生活》最佳歐洲電影提名

作品評價


該片幾乎亂真的女性情色戲的確令人印象深刻,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充滿激情、處理老道的愛情故事《好萊塢報道者。》
憑藉兩位女主驚艷的表演,影片女同戀情題材上開闢了新的領域;不過卧室戲份卻內涵豐富、意味深長,在感情和心理上都給人以觸動《每日銀幕。》
影片重塑了你對一見傾心的魔力的認識,同時也放大了你對這結果的懼怕;愛,就像閃電一樣,能照亮黑暗,也能付之一炬《紐約客。》
或許只有在法國生活過,才能體會《阿黛爾的生活》真正的意義,不在愛情,不在女同,更不在性,而是那條看不見卻隱隱存在的階層鴻溝。影片中有真實且熟悉的校園生活,三個小時的影像記錄中,最忠實的,就在於看似漫不經心的對話。導演暗下省略語:愛好閱讀的普通女孩,與受藝術熏陶的拉拉之間,其實隔著一百個薩岡。《阿黛爾的生活》之所以能問鼎金棕櫚,入圍各家年度Top10,除了女孩愛情歷險的內心經歷,更是愛過之後的外部殘酷。與男人和吃醋無關,這些表面上的溫暖和迷戀,只不過是陽光下另一個美好的謊言罷了(現代快報。)
不同於中式追憶青春,日式殘酷青春,美式炫耀青春,在法國導演這兒,青春是塗滿浪漫和激情的禁果,嘗過就很好,不因力有未盡而追悔,也不因物是人非而遺憾。阿黛爾跟艾瑪笑著寒暄,哭著離去,彷彿在璀璨中死去,又在涅槃中再生。返觀片名,一切最終都要服膺於生活:生活驅馳人們在固定的框范里周旋,並沒有施予太多僭越的可能。阿黛爾沒像原著那樣患上絕症,她只是把艾瑪洗褪了的藍穿在身上,在心底留下一簇藍色火焰,這是她的生命之光、慾念之火,曾渡她探入命中蜃景,證明在湮沒人海、庸碌一生以前,她曾努力活得豐盛(南都周刊。)
《阿黛爾的生活》講述了一個狂熱、豐富、讓人精疲力竭的愛情故事,記錄了一個年輕女人從好奇到心碎的心路歷程,源於她對一個比她略為年長的女人的依戀,既痛徹心扉又充滿喜悅。雖然片中有很多哭泣和嘆息,但是導演阿布戴·柯西胥採用的不是傷感誇張的拍攝手法,而更像氣象學手法。他研究雷達,察看地平線,尋找令人激動的天氣模式,然後衝進狂風,帶著觀眾穿過猛烈的大風和擊打靈魂的暴風。不過這部電影關注的重點絕對是當代,它的成就無疑在電影方面。柯西胥讓我們沉浸在21世紀法國的日常生活中,包括學校、政治、美食、美酒和性愛,闡明了覺醒的意識帶來的折磨與狂喜(紐約時報。)
其實整部電影看下來,感覺倒未必是在講同性情感,而是無關性別。對阿黛爾來說,她本來就不是一個堅定的同性戀或異性戀,總是會被獨特的人所吸引,不管對方是男是女。所以她並不是喜歡女人,只是愛上了這個叫艾瑪的特別的女人。電影最後,她穿一身藍色裙子去參加艾瑪的畫展,她在空間里流連忘返,不禁讓人猜測,那時的她是否是在一幅幅畫作中尋找自己的影子(網易娛樂。)
《阿黛爾的生活》從內容上來說,這個故事有著非常深刻而複雜的社會背景。除了北非移民在法國的生存狀態表達,該片還涉及當下法國同性婚姻合法化運動,以及青春少女的叛逆,愛情和成長的主題。其內涵足以讓影評人得出各種解讀。除此之外,該片在影像表達方面也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尤其是該片的攝影,異常細膩生動。全片一半以上都是兩位主角的特寫,還有大段大段的超長鏡頭。好在兩位女孩長得並不難看,否則很難想像一張臉那麼長時間充斥在鏡頭前(南方日報。)
《阿黛爾的生活》像是篇散文,而非記敘文。女孩人生最美好的那幾年,劈過腿、失過身、深愛過、攪過基,再用與舊愛短暫重逢、背身離開的做法,來終結一段念想,有遺憾卻也不失精彩。從這個角度來看,《阿黛爾的生活》講的不止是阿黛爾,所有女人都能從中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影子,片子的基調哀而不傷,這其實是一部關於女人的半生的情感紀錄片(騰訊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