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絡

橘絡

橘絡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成熟果實的中果皮與內果皮之間的維管束群。橘絡藥性平和,味甘、苦。歸胃、肺經。橘絡的化學成分包括黃酮、酚酸、萜、甾體、木脂素等。其中,黃酮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

簡介


● 正名:橘絡
● 英文名:Juluo
● 別稱:橘絲、橘筋、橘瓤上筋膜

功效與作用


● 橘絡具有化痰止咳、行氣通絡的功效。
● 橘絡可以用於治療痰熱咳嗽、痰多、咯血、胸脅痛、傷酒口渴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如果您有橘絡過敏史,那麼禁止使用橘絡。
● 虛寒體質者,忌用橘絡。
● 孕婦使用橘絡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橘絡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橘絡


● 橘絡可以煎汁內服,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3~9克。
● 橘絡可以泡酒使用,例如:
● ● 冠心活絡酒:和當歸、冬蟲夏草、人蔘等中藥配伍泡酒,有通絡宣痹、益氣活血的作用,可用於冠心病、胸悶氣短、心悸心慌、心胸隱痛等。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油膩、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橘絡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橘絡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目前,未見文獻報道橘絡有毒性作用,也未發現資料顯示按規定劑量服用橘絡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 如果需要長期服用,請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我該如何選購橘絡


● 橘絡主要產自四川、廣西、貴州、江西、福建等地。
● 橘絡具有如下特徵:
● ● 鳳尾橘絡:筋絡比較完整且理順成束,多為長條形或鬆散的網路狀,下端為棕黃色,上端和蒂相連,常10餘束或更多壓緊成長方形塊狀。新鮮的鳳尾橘絡質地輕而軟,乾燥后質地脆、易斷,氣味芳香,嘗起來有微微的苦味。
● ● 金絲橘絡:筋絡大多已經斷裂,多為不整齊的鬆散狀,部分如同亂絲,與蒂相混合,長短不一,其他性狀和鳳尾橘絡相同。
● ● 鏟絡:用刀從橘皮內鏟下,筋絡大多疏散碎斷,帶有少量橘白,部分帶有橘蒂和肉瓤碎片,橘白為白色片狀小塊。
● ● 飲片:多為淡黃色的不整齊網路狀,整體比較鬆散,稍稍彎曲,質地輕,容易被折斷,氣味清淡,味道微苦。
● ● 品質好的鳳尾橘絡整齊、均勻、筋絡長而不碎斷,顏色為黃色;品質好的鏟絡筋絡比較多,橘白和蒂比較少。
● 放在乾燥的容器內,置於通風、乾燥的地方。

含橘絡的中成藥有哪些


● 治紅丸: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吐血、咳嗽痰中帶血、便血。
● 制金柑丸:有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胸脅脹痛、肝胃氣痛、不思飲食。

橘絡和橘紅功效一樣嗎


● 橘絡和橘紅都來源於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橘絡為成熟果實的中果皮與內果皮之間的維管束群,橘紅為外層果皮。兩者的功效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 ● 橘絡和橘紅都有理氣、化痰的作用,都可用於咳嗽痰多、食積傷酒等。
● ● 橘絡還有通絡止痛的作用,可用於痰滯經絡引起的胸脅痛;橘紅還有寬中、止嘔的作用,可用於嘔惡痞悶。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成方製劑卷。下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下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5]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