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斜山

向斜山

向斜山,與向斜構造相一致的山。向斜,是一種向下凹曲的褶曲,其核部由新岩層組成,自核部向兩翼岩層由新變老。

原理


向斜形成之初是地形上的低地,但側翼經差異風化剝蝕亦可成為高地—向斜山。依據岩層的新老順序(內新外老)才能正確識別向斜構造。發育在向斜部位的山體。向斜兩翼如為鬆軟的老岩層,易被侵蝕,而核心部位為新岩層,侵蝕較慢,其堅硬岩層突露,高出背斜谷成為山。如中國浙江杭州的飛來峰

形成原因


在地殼運動的強大擠壓作用下,岩層會發生塑性變形,產生一系列的波狀彎曲,叫做褶皺。褶皺的基本單位是褶曲,褶曲有兩種基本形態,一種是向斜,一種是背斜。從形態上看,向斜一般是岩層向下彎曲。因此,從地形的原始形態看,向斜成為谷地。但是,由於向斜槽部受到擠壓,物質堅實不易被侵蝕,經長期侵蝕后反而可能成為山嶺,相應的背斜卻會因岩石拉張易被侵蝕而形成谷地。因此,我們應該根據岩層新老關係來確定一個褶皺是背斜還是向斜(參看褶曲詞條),而不能單憑地表形態來判斷。
向斜是良好的儲水構造。石油天然氣、地下水三者比較,天然氣的密度最小,石油次之,水的密度最大,且向斜的岩層向下彎曲,即儲水。
相反,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
因為向斜岩層向下彎曲,受力集中於中心。所以,同一平面上各點受力不均勻,不宜修建鐵路、隧道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