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三忠祠的結果 展開
-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祠堂建築
- 北京市西城區祠堂建築
- 浙江省舟山市祠堂建築
三忠祠
北京市西城區祠堂建築
目錄
張銓,山西人,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任遼東巡按御史,同袁應泰守城。城破被俘后,李永芳勸降,張銓不理他;天命汗誘以高爵,張銓山立而不跪,就是像山一樣挺立,拒絕跪降。並聲言:“我身為天子大臣,豈能屈膝!”后金貝勒舉刀相逼,張銓引頸而待。問將他送回明朝如何?張銓說:“力不能殺賊,無顏求歸!”皇太極敬佩他的忠誠精神,引宋徽、欽二宗被大金天會帝所擒,屈膝叩見受封公侯的故事,勸他不必執迷不悟。張銓仍不為所動,只求速死。他說:我受朝廷厚恩,如降你們,遺臭萬年。你們雖想讓我活,我卻只想一死。讓我活著,這是你們做的好事;死去,則使我的美名流芳。最後,皇太極見張銓志不可奪,不得已,縊銓而葬之。但《明史》記載他是自縊而死。《明史·張銓傳》記載:“守三日,城破,被執不屈,欲殺之,引頸待刃,乃送歸署。銓衣冠向闕拜,又遙拜父母,遂自經。”明下詔為他在北京宣武門外建祠,稱為“三忠祠”(紀念張銓與何廷魁及後來廣寧失守自縊的高邦佐,三人都是山西人)。
何廷櫆,字汝謙,山西威遠衛(今大同左雲西)人。萬曆二十九(1601)年進士。授涇縣知縣,調寧晉,遷刑部主事,歷歸德、衛輝、河南知府,西寧副使。坐考功法,復為黎平知府。會遼事棘,遷副使,分巡遼陽。袁應泰納降,廷魁爭,不聽。及瀋陽破,投井自盡,謚忠愍。
高邦佐,字以道,山西襄陵(今臨汾西南)人。萬曆二十三(1595)年進士。授壽光知縣,歷戶部主事、員外郎。天啟元年,遼陽破,起參政,分守廣寧。清兵攻廣寧,不忍棄城入關,自經而死,謚忠節。
《明史》將三公列為“忠義”,並記:“邦佐與張銓、何廷魁皆山西人,詔建祠宣武門外,顏曰三忠。”可見,該祠堂是奉旨而建,之後在清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年間多次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