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山東大學二級學院

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科辦學正式開始於1946年。學院有著光輝的歷史,曾有邵洪泮、侯博淵、胡頌堯、馬長貴等知名學者和教授在此執教,七十多年來,學院培養人才萬餘人,遍布國內外電氣工程的各個領域。以原電力部部長史大楨,前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現任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發展合作組織主席、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劉振亞,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禹勝,中國科學院院士房建成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畢業生,為國家電力能源事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歷史沿革


1946年,山東大學設立電機工程系;
1949年,成立山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電機工程系;
1951年,山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改名為山東工學院
1952年,山東大學電機系併入山東工學院電機系,設發電廠配電網及輸配電系統,發電廠電機等專業;
1956年,新增設電機及電器專業;
1961年,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
1975年,電機工程系一分為二,成立電力工程系;
1977年,新增設繼電保護專業;
1981年,電力系統及自動化專業被確定為省屬高校重點專業,並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4年,山東工學院改名為山東工業大學,學院下設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繼電保護、電氣技術專業;
1994年,山東工業大學電力工程系改名為山東工業大學電力工程學院;
1999年,學院將原有專業設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一個寬口徑專業;
2000年,三校合併成立新山東大學,電力工程學院改名為電氣工程學院;
2003年,新增設電力工程與管理專業;
2010年,新增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實驗班;
2012年,“電網智能化調度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2015年,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山東)協同創新中心揭牌;
2018年,全球能源互聯戰略技術研究院成立。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專業設置
截至2020年9月,電氣工程學院開設有1個本科專業,即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師資隊伍

截至2020年9月,學院現有教職工137人,其中專任教師102人,具有博士學位81人,教授35人,副高級職稱60人,博士生導師35人。現有全職/兼職院士4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6人、國家級人才17人、IEEEFellow3人。近二十人次擔任IEEE、IET以及國內知名學術期刊的主編、副主編及編委。 
● 山東省“泰山學者”:劉玉田
● 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劉玉田、王秀和、梁軍
● 山東省傑出青年:高峰
● 山東大學齊魯(仲英)青年學者:高峰、葉華、李正爍、張岳、王金玉、王道涵
● 山東大學傑出中青年學者:張禎濱
● 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王振樹
● 山東大學“青年學者未來計劃”入選者:郝全睿、孫媛媛、趙文良、金朝陽、孫瀅 
學術團隊
序號團隊名稱負責人
1複雜電網安全防控與智能恢復劉玉田
2電力系統經濟運行楊明
3新形態電網保護與控制高厚磊
4低慣量電力系統控制丁磊
5新能源中低壓直流配用電系統馬釗
6新能源電能變換技術與裝備高峰
7特高壓輸變電技術與裝備李清泉
8高效能永磁電機及控制系統王秀和
9放電等離子體及其生物醫學應用張遠濤
10智能柔性電力裝置與控制武守遠
11電動汽車驅動、充放電及儲能技術徐衍亮

學科體系

學院擁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電氣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形成了以電氣工程學科為核心,融合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複合交叉學科體系,具有本科、碩士、博士層次的全方位人才培養體系。擁有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國家重點學科)、電機與電器(山東省重點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工理論與新技術五個完整的二級學科,其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是國家第一類特色建設專業和山東省特色專業,是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實施單位,國內首個能源網際網路專業落地實施單位。 

人才培養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科是國家重點(培育)學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機與電器、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為山東省重點學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國家一類特色專業。“電力系統動態模擬與模擬”實驗室是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其規模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技術水平居國內領先;電工電子實驗室被評為山東省“一類基礎課實驗室”;電氣工程實驗中心被評為山東省標準化實驗室;學院有4門課程被評為山東省級精品課程。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學院設有電力系統研究所、繼電保護研究所、電機與電器研究所、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研究所、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研究所、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研究所、可再生能源與智能電網研究所。擁有“電網智能化調度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動汽車電網接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山東省協同創新中心、“特高壓輸變電技術與裝備”山東省重點實驗室,“永磁電機”、“磁力分選”、“磁懸浮軸承”和“電能質量優化設計”四個山東省工程技術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山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並與中國華電集團、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共建了兩個國家級工程教育實踐中心。 
學院堅持面向學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山東國民經濟主戰場,“把實驗室建在山東大地上”,全面融入山東省智能電網裝備、新能源汽車、特種電磁裝備等三個千億級產業鏈發展,賦能山東科技創新發展,做到關鍵技術重點支撐、前沿方向關鍵引領,先後與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合作共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協同創新中心”、“智能配電網技術中心”、“電動汽車充電裝備檢測中心”,與淄博多家電機企業和淄博市人民政府共建“山東大學-淄博先進電機技術研究院”,與海爾集團在青島海爾共建“山東大學-海爾智慧能源聯合實驗室”,與山東奧特姆汽車和煙台招遠市人民政府共建“山東大學-招遠新能源汽車研究院”。
科研平台
類別名稱主管部門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網智能化調度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
國家工程實驗室電動汽車電網接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發改委
山東省協同創新中心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教育廳/科技廳
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特高壓輸變電技術與裝備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科技廳
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電力系統動態模擬與模擬實驗室山東省教育廳
山東省工程實驗室山東省電動汽車工程實驗室山東省發改委
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磁懸浮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永磁電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磁力分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電能質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科技廳
山東大學科研院所
山東大學全球能源網際網路戰略技術研究院
山東大學可再生能源與智能電網研究所
山東大學
研究所
電力系統研究所
繼電保護研究所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研究所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研究所
電機與電器研究所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研究所
電氣工程學院
教學實驗中心電氣工程實驗中心電氣工程學院

科研成就

近年來,學院出版專著、譯著、教材等50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500餘篇,授權國家/國際發明專利200多項。承擔國家973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重點課題20餘項,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6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0多項,科研成果轉化成績突出,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學術交流

學院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丹麥科技大學,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田納西州立大學、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柏林工業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十餘所學校建立了長期密切合作關係。 
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職位職責
劉相宜黨委書記主持學院黨委工作
張恆旭常務副院長主持學院行政工作,分管學科建設、人事人才、財務、院辦
高峰副院長分管平台建設、發展規劃,協管學科建設
丁磊副院長分管科研組織、校企合作與成果轉化,國際學術交流合作及外事工作
李清泉副院長分管研究生招生與培養、博士后管理
楊明副院長分管本科生教學與培養、教學實驗室與基地管理、國際合作辦學
宋思利黨委副書記分管宣傳、紀檢、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生教育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協管校友工作
李功華黨委副書記分管本科生教育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共青團,本科招生拓展,協管校友工作
薛輝副處級組織員分管組織、統戰、保密、離退休、繼續教育、工會、計劃生育,協管院辦及校友工作
王曉龍院長助理協管人事人才、學科建設、校友工作
葉華院長助理協管平台建設、本科教學
聯繫地址
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濟南市經十路17923號郵編250061
山東大學興隆山校區濟南市二環東路12550號郵編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