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罰分明

賞罰分明

賞罰分明是一個成語,拼音是shǎng fá fēn míng,出自漢·王符《潛夫論•實貢》:“賞罰嚴明,治之材也。”《漢書•張敞傳》:“敞為人敏疾,賞罰分明。”

意思是該賞的賞,該罰的罰。形容處理事情嚴格而公正。

在句中一般用作謂語、定語;指處理問題界限分明。

釋義


該賞的賞,該罰的罰。形容處理事情嚴格而公正。

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實貢》:“賞罰嚴明,治之材也。”《漢書•張敞傳》:“敞為人敏疾,賞罰分明。”

典故


典故一

晉文公
晉文公
該賞的賞,該罰的罰,處理清楚明白。《漢書.張敞傳》:“敞為人敏疾,賞罰分明,見惡輒取。”《官場現形記》四五回:“還是那年獲盜案內,撫台親口許我的,到如今果然保了出來。可見做上憲的人,又要賞罰分明,又要記性好,夫然後叫人心服。”亦作“賞罰嚴明”。漢.王符《潛夫論.實貢》:“賞罰嚴明,治之材也。”《舊唐書.封常清傳》:“常清性勤儉,每出征或乘驛,私馬不過一兩匹,賞罰嚴明。

典故二

齊威王召見即墨大夫,對他說:“自從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責你的話傳來。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卻是田土開闢整治,百姓豐足,官府無事,東方因而十分安定。於是我知道這是你不巴結我的左右內臣謀求內援的緣故。”便封賜即墨大夫享用一萬戶的俸祿。齊威王又召見阿地大夫,對他說:“自從你到阿地鎮守,每天都有稱讚你的好話傳來。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見田地荒蕪,百姓貧困飢餓。當初趙國攻打鄄地,你不救;衛國奪取薛陵,你不知道;於是我知道你用重金來買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說好話!”當天,齊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說好話的左右近臣。於是臣僚們毛骨悚然,不敢再弄虛假,都儘力做實事,齊國因此大治,成為天下最強盛的國家。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賞罰嚴明、賞罰分審、論功行賞

反義詞

賞罰不當、賞罰不明、罰不當罪、不咎既往、官官相護、既往不咎

用法搭配


可見做上憲的人,又要賞罰分明,又要記性好,夫然後叫人心服。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