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3條詞條名為新橋村的結果 展開
- 貴州省匯川區高橋鎮新橋村
- 浙江省桐鄉市崇福鎮新橋村
-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大龍街道新橋村
- 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青崗嶺鄉新橋村
-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南溪鎮新橋村
-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晶橋鎮新橋村
- 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寨前鄉下轄村
- 江蘇省常熟市古里鎮新橋村
-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新橋村
- 江蘇省溧陽市戴埠鎮新橋村
- 浙江省寧波餘姚市陽明街道下轄村
- 【江西省泰和縣水槎鄉新橋村】
- 安徽省肥東縣石塘鎮新橋村
- 江蘇省鹽城市便倉鎮新橋村
-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汪墩鄉新橋村
- 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河頭鄉下轄村
- 重慶市忠縣忠州鎮新橋村
- 安徽省廬江縣廬城鎮新橋村
-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新橋村
- 重慶市渝北區古路鎮新橋村
- 峨山縣甸中鎮甸頭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小岞鎮新橋村
-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樂業鎮新橋村
- 重慶市沙坪壩區新橋村
- 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木卓鄉新橋村
- 黑龍江嘉蔭縣紅光鄉新橋村
-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礦山鎮新橋村
- 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樟市鎮下轄村
- 雲南省大理市雲龍縣寶豐鄉新橋村
- 建德市李家鎮李家鎮新橋村
-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水口山鎮新橋村
- 安徽霍邱縣高塘鎮下轄村
- 安徽省六安市壽縣炎劉鎮新橋村
- 雲南省昆明東川區湯丹鎮新橋村委會
- 雲南省楚雄州牟定縣新橋鎮新橋村
- 雲南巍山縣大倉鎮下轄村
- 雲南省華坪縣新莊僳僳族傣族鄉新橋村
- 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平水鎮新橋村
- 雲南省大理市鳳儀鎮三哨村委會新橋村
- 雲南省紅河州彌勒縣虹溪鎮新橋村
-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蘭溪瑤族鄉下轄村
- 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長橋鎮新橋村
- 浙江省湖州市度假區白雀鄉新橋村
- 江蘇省銅山縣柳新鎮新橋村
- 廣東省吳川市塘綴鎮新橋村
- 雲南省昆明市嵩明縣牛欄江鎮新橋村
- 雲南晉寧縣雙河彝族鄉下轄村
- 安徽省懷遠縣新橋村
- 重慶市秀山縣岑溪鄉下轄村
- 安徽省廣德縣邱村鎮新橋村
- 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三里畈鎮新橋村
-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葉集鎮區辦事處新橋村
- 安徽省潁上縣謝橋鎮新橋村
-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羅波鄉新橋村
- 福建省平和縣小溪鎮新橋村
- 貴州黔東南州施秉縣新橋村
- 江蘇南通啟東市北新鎮新橋村
-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孫崗鎮新橋村
- 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方家咀鄉新橋村
- 浙江省紹興市越區皋埠鎮新橋村
- 安徽省東至縣大渡口鎮
-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高橋鎮新橋村
- 四川省阿壩州理縣古爾溝鎮新橋村
- 寧夏吳忠市鹽池縣大水坑鎮轄村
- 山東省即墨市嶴山衛鎮新橋村
- 江蘇省鹽城市劉庄鎮新橋村
- 安徽省涇縣昌橋鄉下轄村
- 貴州省赫章縣城關鎮下轄村
- 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新橋鄉新橋村
- 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玉碗鎮新橋村
- 江蘇省蘇州市鎮湖街道新橋村
-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黃沙鎮下轄村
-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車輞鎮下轄村
- 湖北隨州市隨縣唐縣鎮新橋村
- 貴州畢節市納雍縣寨樂鎮新橋村
- 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北古城鎮新橋村
- 江蘇省建湖縣建陽鎮新橋村
-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浪川鄉下轄村
- 廣東省徐聞縣海安鎮文部村新橋自然村
- 江蘇省姜堰市蔣垛鎮新橋村
- 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下轄村莊
- 雲南省昆明官渡區大板橋街道下轄村
-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新橋村
新橋村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晶橋鎮新橋村
新橋村地處晶橋鎮東北部的丘陵山區,與白馬、東廬鎮接壤。2000年,原於巷村與新橋村合併,2002年原環步崗村與新橋村合併。現全村總人口4052人,轄15個自然村,35個村村民小組,黨員100人。全村總面積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00畝。
地處晶橋鎮東北部的丘陵山區,與白馬、東廬鎮接壤。2000年,原於巷村與新橋村合併,2002年原環步崗村與新橋村合併。現全村總人口4052人,轄15個自然村,35個村村民小組,黨員100人。全村總面積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00畝。轄區內有一市級化學工業園,是晶橋鎮的重要工業基地,2007年村集體收入160萬元,全村人均收入9000元。新橋村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有自己獨特方法,許多個體經濟果園、茶葉基地、大棚蔬菜、意楊苗基地、中山陵園草坪種植基地已初具規模。現全村有82%的農戶家庭安裝了電話,村村通上了有線電視和自來水,與自然村主要交通要道都通了水泥路,全村水泥路總長達17公里。
一直以來,新橋村都能積極利用本村的地理優勢,在狠抓經濟建設的同時,村裡的各項工作仍然走在全鎮的前列,兩鄉合併以後,該村更是起到了排頭兵的作用,成為其他村追趕的目標。在成績面前,新橋村沒有自滿,在上級有關部門評比表彰中曾多次獲獎。2000年被鎮評為“先進黨支部”;2001年被縣政府評為“人口與計劃生育先進集體”,被鎮評為“先進黨總支”;2002年被縣委評為“黨員電教示範點”,被縣政府評為“有功單位”;2003年被市計生委評為“計劃生育村民自治示範村”;2004年被縣委評為“文明村”;2006年被鎮評為“先進村”,2007年被縣評為“五好黨支部”。
該村農民居住區綠化率達40%以上,目前建有文化活動中心一個,衛生服務站一個,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