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澤中學

遼寧省海城同澤中學

同澤中學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推行新政、培養人才,投資四十萬銀之所興建。以“同澤”為校名,取自詩經豈曰無衣,與子同澤”旨在培養桑梓子弟,同仇敵愾,共報家仇國狠。

簡介


海城同澤中學位於海城市區東南郊,北依玉皇山,南臨海城河,呈依山傍水之勢,環境優美,古樸典雅,風景宜人。
同澤中學
同澤中學

師資力量


近八十年的風雨歷程,經過幾代同澤人的努力,同澤中學已發展成為一所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兩者並存的綜合體制學校。學校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教學班55個,學生3000人,教職工240人,161名任課教師中本科率達98%,研究生學歷40人,碩士學位7人,鞍山市骨幹教師18名,海城市骨幹教師15名,海城市名教師8人。教育教學設施齊全、先進,師資隊伍強大。學校建有6000平方米可容納1500人住宿的學生公寓,2400平方米設施齊備的學生食堂,藏書12萬冊的圖書館。實現校園聯網,建成了技術裝備超前的微機室、電教室、多媒體教室、理化生實驗室、電子圖書館、電子備課室、高考聽力測試系統、網路智能題庫、學生閱覽室,形成了在海城地區處於領先的教學優勢和科研優勢。在鞍山市高中單位辦學水平綜合評估中,以驕人的成績名列鞍山地區第三名。2012年被評為遼寧省示範性高中(省重點)。

辦學理念


海城同澤中學為適應高考改革,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需要,努力建設高素質的教師群體。學校注重強化教師的“師德意識、質量意識、榜樣意識、科研意識”,以師德教育為核心,以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與創新能力發展為重點,建設了一支素質精良、結構合理、業務精深和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
海城同澤中學以“複合型加專長型”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形成了“人才培養多元化、教育結構綜合化、辦學道路社會化、學校功能擴展化”為特徵的高中辦學模式。構建了一座高中前教育、成人教育、高中后教育相互溝通的成才“立交橋”,拓寬了普通高中學生成才的渠道。

社會榮譽


海城同澤中學教育教學成果顯著,2001年——2003年連續三年高考綜合錄取率名列海城普通高中第一名,2004年在鞍山市高考總結表彰大會上,榮獲鞍山地區教學質量特殊貢獻獎,2005年被鞍山市人民政府授予“鞍山名校”。職業教育成效明顯,藝術類考生專業測試合格率連續幾年實現100%,高考錄取率達到100%。
海城同澤中學秉承張學良將軍“乃文乃武、興學圖強”的辦學宗旨,以“愛國、尊師、勵學、崇實”為校訓,努力培養祖國建設棟樑之才,正以日新月異的變化向省示範行列邁進。

紀念館


同澤中學位於海城市區東南,北依玉皇山,南臨海城河,呈依山傍水之勢,風景宜人,為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1928年斥資40萬大洋所建。其整體建築布局十分和諧,秉承當年雙翼飛機造型。總建築面積15186平方米,佔地面積75375平方米。現設有張學良將軍紀念館和閻寶航將軍紀念館、教學樓、辦公室、禮堂、圖書館、宿舍樓和餐廳等。現為鞍山、海城兩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張學良將軍紀念館建築面積400平方米,館內展示圖版52塊,收藏張學良將軍紀念圖片274張,再現張學良將軍從青少年起至晚年的主要歷史足跡,充分展現了張學良將軍偉大愛國主義思想的發展過程,心繫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高尚情懷。
閻寶航將軍紀念館建築面積700平方米,館內展示圖版36塊,收藏了由閻寶航將軍的女兒閻明光提供的大量的珍貴歷史照片,展示了閻寶航將軍偉大而又光明磊落的一生。

發展旅遊


依山傍水的海城同澤中學校園內,幾棟老式紅樓正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歷經77載風雨,當年少帥張學良創建的這所學校,如今已成為海城人感受愛國主義精神的“紅色旅遊”景點。它正全力衝刺省級紅色旅遊項目。1928年,張學良為振興家鄉教育,培養人才,投資40萬銀元興建了同澤中學。校舍的整體建築布局按照雙翼飛機造型設計,中間一棟主樓,兩側的紅樓是“機翼”。“同澤”的校名,取自詩經“豈曰無衣,與子同澤”,旨在培養桑梓子弟,興學圖強。
如今,張學良將軍展廳和寶航圖書館成了該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窗口。與張學良友情頗深的閻寶航,出生於海城望台鎮一個貧苦家庭。他曾在周恩來的領導下,長期從事抗日統一戰線工作,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徹底勝利做出貢獻。1995年,在閻寶航百年華誕前夕,寶航圖書館落戶同澤中學。他的女兒閻明光為館內提供了大量的珍貴歷史照片,同時又贈送部分張學良將軍的照片。隨後,張學良將軍展廳開館,其中陳列著274張學良不同時代的紀念圖片。東北“易幟”、“西安事變……無論是身著戎裝的少帥,還是西裝革履暮年的將軍,這些圖片無不訴說著他不平凡的一生。
幾年來,同澤中學先後接待過國家領導人、張學良將軍的老部下、海外僑胞及社會各界人士萬餘人次,成為海城重要的紅色旅遊景點。1995年,張學良之子張閭琳專程從國外來到同澤中學參觀,並為學校題了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