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
鄭新立,經濟學碩士,研究員,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長期從事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研究,在計劃和投資體制改革、宏觀經濟調控、中長期發展政策等領域,都有較深的研究和獨到見解。多次參加中共中央全會、《政府工作報告》和“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規(計)划的起草工作。2009年4月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2014年5月,被《經濟學家周報》評為“2013·經濟學人”10位著名經濟學家之一。
鄭新立
1970-1978年在邯鄲冶金礦建指揮部任技術員、副科長、副處長。
1978年8月-1981年8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業經濟專業獲經濟學碩士。
1981年8月-1987年12月在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經濟組任處級調研員、副組長。
1987年12月-1990年7月在國家信息中心任副總經濟師。
1990年7月-2000年6月任國家計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計委新聞發言人、副秘書長。
2000年6月至2009年,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鄭新立
1981年8月—1987年10月,在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經濟組工作,任經濟組副組長,除編輯《經濟問題研究資料》外, 對宏觀經濟政策和理論進行了跟蹤研究,對山東沂蒙山貧困地區和江蘇、湖南糧食產區進行了專題調查研究。
1987年10月—1990年5月, 在國家信息中心任副總經濟師,主要對國民經濟信息化問題進行了研究,並參與了宏觀經濟形勢的跟蹤分析和預測。
1990年5月—1996年8月, 在國家計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任副主任、主任,機關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要圍繞經濟文件的起草工作,對經濟長期發展和近期運行中的重點問題進行研究。進行了現代政策研究方法論的研究,中國支柱產業振興問題的研究,轉變經濟方式的研究,工業發展政策的國際比較,宏觀經濟政策分析等。
鄭新立
《論新經濟增長點》(鄭新立經濟文集二)
《論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鄭新立經濟文集三)(2001年出版)
鄭新立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新型計劃體制》
《論投資體制改革》
《擴大內需:一項基本的戰略方針》
《堅持以發展為主題》
《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獲生產力經濟學會頒發的優秀論文獎
《中國1996—2010年經濟發展預測》, 獲國家科委頒布的科技進步獎
《跨世紀的宏觀綱領》, 獲解放軍報1996年優秀論文獎
《鄧小平的經濟思想與計劃體制改革》和《關於房地產熱和金融秩序等問題的調查》,獲中宣部等單位頒發的論文和調查報告獎
鄭新立
《2020年的中國》
《論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中國支柱產業振興方略》,計劃出版社1993年版,獲國家計委科研成果二等獎
《現代政策研究全書》,中國經濟出版社1992年版,獲國家計委科研成果二等獎
《宏觀經濟政策分析》(1993—1994) (1994—1995)兩本,計劃出版社,獲國家計委科研成果三等獎
《發展中的信息事業》,1989年計劃出版社
《新的征程、新的綱領》,新華出版社1996年版
《國史通鑒》,1992年紅旗出版社,1996年《當代中國》出版社再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辭典》,新華出版社1992年版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書》,經濟日報出版社1992年版
“兩會”之聲
鄭新立
“‘三網’融合不是個新話題,在國家規劃中已經提了10多年,”鄭新立記得很清楚,“九五”、“十五”、“十一五”三個規劃(計劃)中都提出過“三網”融合。“十一五”規劃中這樣寫道:加強寬頻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網際網路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總理說:“要支持和推進新能源、生物、醫藥、第三代移動通信、三網融合、節能環保等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十多年後,“三網”融合仍然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通信網路技術更先進,但沒內容;廣電有內容,但網路先進性不夠。儘管在一些發達的省市,通信網也搞了IPTV的試點,但苦於各種政策限制,發展遲遲上不了規模,後續的應用、服務也無法跟進。
鄭新立
“我到山西應縣的農村實地考察過,‘三網’融合的威力太大了。投資少見效快,可以很快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利用光纖網路,當地的農民不僅能看視頻節目,學知識、學文化,有的村子還從網上引來了日本的胡蘿蔔良種,遠銷新加坡等地,人均收入從2000元左右一下子提升到5000元的水平。”
鄭新立
鄭委員話鋒一轉,犀利地問道:“‘三網’融合的問題,談意義、談技術,早就無需討論。但是我想問,為什麼一根線就能解決的問題,非要三根線去解決?為什麼明明能節省幾百億元投資,偏偏不去做?為什麼連續寫進三個五年規劃的決議,推了十多年,還是推不動?為什麼有條件推進的富裕地區偏偏不推進,沒條件的貧困地區‘三網’融合反而出成績?”
“您認為‘三網’融合問題的根源何在?”鄭新立委員斬釘截鐵地回答:“說來說去,還是部門利益在作怪。現在是追問一下誰在阻礙‘三網’融合的時候了。”
2020年中等收入家庭超過一半
鄭新立
上周六,清華大學的一場名為“十七大后的中國經濟——2007年第三季度經濟形勢討論會”吸引了包括鄭新立、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等多位中國經濟學界重要領軍人物。“十七大”對於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將產生的深遠影響,成為討論會上各方關注的焦點。
“‘十七大’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提出重大理論、實際問題和重大戰略方針政策,這對今後14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必將產生重大影響。”鄭新立表示,隨著經濟發展方式不斷轉變,中國經濟結構更加優化,最近五年來經濟出現的持續、快速、平穩發展勢頭將長期保持下去。
事實上,經濟持續增長也將使居民日益從中獲益。鄭新立表示,隨著“十七大”報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創新的提出,“實現中等收入者佔多數這個宏偉目標將是完全有可能的”。
根據此前國家統計局的界定,家庭年收入6萬到20萬元為“中等收入者”。鄭新立表示,從今年到2020年的14年時間,只要城鄉居民收入保持目前年均增長7%的水平,扣除價格因素,到2020年,家庭年收入6萬元以上的可以達到55%,“其中城鎮家庭可以達到78%,農村家庭可以達到30%,有2%的家庭年收入可以達到20萬元以上”。
鄭新立表示,實現中等收入者佔多數目標后,社會將更加和諧穩定,國家也將更有能力幫助低收入者提高收入,不過如何使更多低收入者進入高等收入行列,將是眼下需要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