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肩榫

抱肩榫

抱肩榫指有束腰傢具的腿足與束腰、牙條相結合時所用的榫卯。抱肩榫,指有束腰傢具的腿足與束腰、牙條相結合時所用的榫卯結構。

基本內容


抱肩榫,指有束腰傢具的腿足與束腰、牙條相結合時所用的榫卯結構。也可以說是傢具水平部件和垂直部件相連接的榫卯結構。從外形看,此榫的斷面是半個銀錠形的掛銷,與開牙條背面的槽口套掛,從而使束腰及牙條結實穩定。
基本含義
多用在器物的肩部,也常出現在有腰傢具的束腰處。從外形看,此榫的斷面是半個銀錠形的掛銷,與牙條背面的槽口套掛,從而使束腰及牙條結實穩定。抱肩榫採用45度做法,榫肩出榫和打眼,嵌入的牙條與腿足構成同一層面,設計十分巧妙。
具體做法
抱肩榫是結構複雜的榫卯結構,因為要解決腿足與面板、腿足與束腰、腿足與腿足之間的連接。抱肩榫的做法採用45°,榫肩出榫和打眼,嵌入的牙條與腿足構成同一層面,是有束腰的明清傢具的常用榫卯構造。以有束腰的方桌為例,腿足在束腰的部位以下,切出45°斜肩,並鑿出三角形榫眼,以便於牙條的45°斜肩及三角形的榫舌結合。斜肩上還留做上小下大、斷面為半個銀錠形的"掛銷",與開在牙條背面的槽口掛套。
有束腰的方桌、條桌、方几、長條幾多採用。腿是束腰的部位以下,切成45°斜角,並鑿成三角形榫眼,以便於牙條的45°斜尖及三角形的榫舌相拍合。斜肩上或留或后裝上上窄下寬的燕尾掛銷,與開在牙條背面的槽口套掛,有些掛銷可使牙條和束腰結實、服帖地和腿足結合在一起。注意掛銷上口要向內稍許傾斜,這樣牙條裝上去越拉越緊,反之則會離縫。既左右拉不開,又前後不脫離。
抱肩榫真假辨別
抱肩榫是用在桌面、腿跟裙板之間連接的榫卯結構。如果這個結構做的嚴謹的話,這個肩口越往下越緊,那麼這個肩口是不應該開開的。你在使用之中,哪怕木材幹了,只要裝了抱肩榫,它要收縮的話,這個肩口,這個腿,它會往裡撇,不會張嘴。
抱肩榫如果做的嚴謹的話,就算背肩漲縮、裙板收縮,這個裙板會向上去,這個腿也會向里撇,但肩口是不會開的。這個肩口要是開了,那麼這個羅漢床、桌子的抱肩就做得不到位。
假抱肩榫,即在裙板上起一個槽,在腿上這裡起一個槽,再加上一個楔釘插進去,兩者吻合。但這個榫拍下去,不是越拍越緊,它起不到這個作用。橫向的拉是受力的,即便是用膠固化了,它還是受力的。但是如果說這個假榫壞了,你再去修理它,也有難度,這是稍微次一點的,還說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