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登機門的結果 展開

登機門

航空部件術語

艙門是民用飛機機身中的重要且特殊的運動部件,而登機門又是其中設計最複雜、功能要求最嚴格、最有代表性的部件,必須滿足剛度、強度、疲勞、氣密、可靠性等要求。

登機門的結構設計與服務門、貨艙門、應急門等有一定共性,可以為其它艙門的結構設計提供經驗;而登機門的機構設計遠比服務門、貨艙門、應急門等複雜,研究登機門的機構設計,可以為其它艙門的機構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

結構


登機門的主要機構包括: 凸輪手柄傳動機構,鎖閂導軌運動機構,上、下活動折頁機構,鎖鉤開閉機構,鉸鏈臂機構。
登機門
登機門

工作原理


登機門的開啟通過轉動手柄,使鎖閂從門框上的鎖閂接頭鬆開,上下折頁收縮,艙門先向內偏移,然後轉出機身,最後鎖鉤開閉機構將艙門鎖定在機身的鎖銷內。而登機門的關閉是一個反過程,通過拉動釋放手柄使定位鎖從鎖銷上脫開。在登機門的門和門框上裝有接近開關裝置,以保證門鎖操縱到位。登機門上的密封帶可以很好地保證客艙增壓時的密封性。

開啟形式


登機門可以分成四種開啟形式:上拉式、側拉式、下翻式、外開式。

上拉式

登機門的運動方式簡單,但是這樣造成結構高度不能太厚。

側拉式

登機門的運動機構設計相對較為簡單,但最大缺點是佔用了飛機機艙內原本就很緊張而寶貴的空間。

下翻式

登機門開啟方式多用小型飛機。

外開式

登機門是大、中型民用飛機一般採用的開啟方式。大家選用的登機門開啟形式就是外開式。

機構設計


登機門機構由機構支座、凸輪、曲柄組件、連桿組件、鉸鏈臂組件、內手柄、外手柄、手柄軸組件、鉸鏈板等組成。
1、機構支座
機構支座
機構支座
機構支座安裝在登機門結構的四、五號梁之間,為凸輪、曲柄組件、連桿組件、鉸鏈臂組件提供支撐。
2、凸輪
凸輪
凸輪
凸輪安裝在機構支座上,與曲柄組件、連桿組件、內外手柄相連,是登機門機構中關鍵零件之一。凸輪上的有兩條軌跡線,通過手柄的轉動,帶動凸輪逆時針轉動從而推動曲柄組件。
3、曲柄組件
曲柄組件安裝在機構支座內。凸輪使曲柄組件轉動,帶動上、下拉杆和推桿組件運動。
4、內、外手柄和手柄軸組件
內、外手柄和手柄軸組件
內、外手柄和手柄軸組件
登機門的內、外手柄通過手柄軸組件相連。手柄軸組件由手柄軸、套筒、支撐件、拉杆、複位彈簧等組成。從門內部開門時,逆時針轉動內手柄,帶動凸輪轉動,此時外手柄通過套筒空套在手柄軸上,外手柄不動,收在手柄盒內。從外部開門時,從手柄盒中拉出外手柄,使套筒上的花鍵與手柄軸上的花鍵嚙合,這樣外手柄就能帶動凸輪轉動完成開門動作。
5、鉸鏈板
在登機門盆形件上、下兩端,即門的頂部和底部邊緣上各裝一個鉸鏈板。

運動分析


登機門機構的裝配和協調有三個作用:
(1)保證機構安裝到位。
(2)通過裝配可發現機構之間的一些問題,如:零件的尺寸錯誤、零件之間的干涉等。
(3)檢查確定合理的約束。
對登機門機構進行運動分析不僅要考慮靜態時機構的裝配和協調,還要考慮動態時的機構運動情況。通過機構運動分析,可動態地連續觀察機構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不同位置上的狀態,檢查機構的運動是否符合要求,從而找出機構在設計和裝配中的錯誤,確定機構初始和最終狀態的位置,避免運動過程中干涉、碰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