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譯
口譯
口譯(又稱傳譯)是一種翻譯活動,顧名思義,是指譯員以口語的方式,將譯入語轉換為譯出語的方式,做口語翻譯,也就是在講者仍在說話時,同聲傳譯員便“同時”進行翻譯。口頭翻譯,相對"筆譯"而言。
[oral interpretation] 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口頭翻譯
口頭翻譯。相對“筆譯”而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六回:“這個容易,只要添上一個人名字,說某人口譯,你自己充了筆述,不就完了么。”丁玲 《韋護》第三章:“韋護 又常常為她口譯點詩。”
“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CATTI )是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需要,加強我國外語翻譯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科學、客觀、公正地評價翻譯專業人才水平和能力,更好地為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與合作服務,根據建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精神,在全國實行統一的、面向社會的、國內最具權威的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認證;是對參試人員口譯或筆譯方面的雙語互譯能力和水平的認定。
翻譯工作是我國對外交流和國際交往的橋樑和紐帶,發展翻譯事業也是我國對外改革開放的必然要求。為提高翻譯人員素質、加強翻譯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推廣翻譯專業資格考試是順應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的。翻譯專業人才在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吸收引進外國的先進科技知識和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翻譯是橋樑和紐帶。翻譯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的提高,對於我國在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起著關鍵的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和重視人才戰略的實施,“小康大業,人才為本”。翻譯人才是我國專業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納入我國職業資格制度通盤考慮、通盤設計,是進一步規範和提高翻譯人員的業務素質,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提高翻譯隊伍的要求,也是為了改革、改進、完善翻譯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和聘任制度。
此外,現行的各級翻譯人員的評審按地域或行業組織,因此,其評價水平也體現了地域性標準。實施翻譯專業資格考試製度,將有助於翻譯標準的社會化。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作為國家的一種資格制度建立並組織實施,應當是翻譯界的一件大事,它是為培養高層次翻譯人才做的一項制度建設,是為推動翻譯隊伍建設所作的一件大事。國家實施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並重的制度是在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提出的,已建立和實施31項。職業資格是人才評價的重要手段和機制,當前正處於起步階段,將來的發展領域會很廣,任務會很艱巨。我們要從實施人才戰略的要求出發,規劃好、設計好、實施好我國的職業資格制度,通過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制度體系,將中國人才評價工作推向新的階段,以適應我國人才戰略的要求。
根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人發[2003]21號)的精神,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指導下,由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以下簡稱“中國外文局”)組織實施與管理。根據《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中國外文局組建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專家委員會。該委員會負責擬定考試語種、考試科目、考試大綱和考試命題,研究建立考試題庫等有關工作。中國外文局翻譯專業資格考評中心負責該考試的具體實施工作。
2003年人事部制定下發了《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和《二級、三級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實施辦法》,2003年7月成立了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英語專家委員會,並於2003年12月6日至7日,全國首次二級、三級英語口譯、筆譯試點考試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舉行。經過多方協商、共同協作和精心組織,圓滿完成了本次試點考試任務。考試結束后,人事部專技司、外文局、外專局培訓中心和人事部人事考試中心還專門召開了座談會,認真聽取考生對試點考試的意見和建議。據統計,本次試點考試共有1682人報名,1629人參加考試,492人經考試合格取得翻譯資格證書。試點考試的參考率高、考生範圍廣,從各方面反映看,試點工作得到了人事部、外文局領導、各位專家及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外文局常務副局長、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郭曉勇稱“考試社會反響良好”。根據考試中出現的問題和考生反映的情況,外文局請英語專家委員會調整了英語考試大綱的部分內容。翻譯資格(水平)考試報名條件放開,面向社會,得到廣大考生的歡迎和社會的認可,符合人才評價的發展方向。由高等院校和翻譯一線的專家承擔的命題工作是成功的,起到了通過試點檢驗命題標準、命題方式和試卷結構的作用,這為在全國繼續擴大試點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得到了廣大考生的認可。
2004年5月下旬,英語二、三級翻譯資格試點考試繼續擴大。二、三級口譯考試擴大到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武漢等六城市,筆譯考試除以上六市外還擴大到西安、南京、鄭州、成都、長春、福州等共12個城市。2004年11月13日、14日,英語二、三級翻譯資格試點考試筆譯考試在全國25個城市、口譯考試在全國15個城市進行;法語二、三級考試在北京、上海試點考試;日語二、三級考試在北京、上海、大連試點考試。考試大綱的編寫、國家翻譯資格考試標準的確定、考試試題的命制等都是由翻譯資格考試最高層次的專家組織——日、法語專家委員會的專家們參與完成的。這些專家都是翻譯界的資深教授和學者,代表著法語、日語翻譯界的最高水平。同時專家委員會對考試製度的建立和完善,對更好地形成一套科學化、社會化、規範化的翻譯人才評價制度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人事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司長劉寶英在日法語考試試點成立大會上說:“我們相信,這項資格考試在推行幾年、十幾年後,中國會有一大批高素質的翻譯、翻譯家成長起來,更好的為我國的對外開放、代,從而改變了過去以單一評審模式對翻譯人才進行評價的方式。而且,全國翻譯專業資格證書要求的專業性比較強,不僅適合從事外文工作的專業人士考取,也是其他專業人士進入翻譯行業的准入證。
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合格,頒發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印製並用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證書》。該證書在全國範圍有效,是聘任翻譯專業技術職務的必備條件之一。根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規定,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已經正式納入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該考試在全國推開后,相應語種和級別的翻譯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工作不再進行。
口譯筆記
同聲傳譯經常應用於一般的正式國際會議中,通常口譯員會坐在位於後方的“口譯室”(Booth)中,透過耳機以及視線或視訊接收講者的訊息,然後對著麥克風進行翻譯,而坐於會場中的聽眾,則可透過特殊的音訊接收設備,以耳機聽取口譯員的翻譯。
規律1:對話部分考社會熱點內容,多與中西方文化交流有關。近幾年真題出現過的內容:
外國人看中國文化;倫敦文化和中國春節;姚明在美國NBA;中國人和外國人對麥當勞不同的看法;新一代居民身份證;上海和上海世博會;討論世界地球日。
複習建議:
這部分考試時間8分鐘,難度最低,考察學生的基本聽力和口語能力。這20分是學生必須要搶的20分。複習時要緊緊扣住熱門辭彙和熱門話題,對於中國和英美一些特有的背景辭彙要特別突擊一下,比如考試出現的中國"古錢","春聯","麥當勞"。
規律2:英譯漢部分考大會發言,多為大會的基調發言。
近幾年真題出現過的內容:
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全球氣候變暖;亞洲的價值與繁榮;科學、信息和社會;介紹艾滋病;英國王妃黛安娜的新聞。
複習建議:
最早的考試可以忽略不計,黛安娜為新聞體,艾滋病過於專業,因此連續5次考試再也沒有重複過這樣的題型。因此,複習時應該緊緊扣住大會英語,背記有關大會英語的辭彙和高頻句子。人事部指定教材的英譯漢內容基本都是大會的演講,尤其是外國人來到中國參加各種大會的演講,以及世界重大會議的基調發言,廣大同學應用聽譯-視譯-聽譯的辦法複習,相信指定教材對考試的指向性。不要過分偏離教材,按照自己的想象複習。考試時的策略是,這40分拿到一半就是勝利,把標準調低一點,努力堅持,不要被不會的東西嚇住,從而產生放棄的心理,或徹底地胡說八道。
規律3:漢譯英部分考外交式的嚴肅講 話,或介紹中國政策和特色。
近幾年真題出現過的內容:
北京市新春致詞;香港和香港經濟;介紹秦始皇兵馬俑;新加坡和新加坡經濟;亞洲經濟和中國經濟;中英外交關係;中美外交關係。
複習建議:
這部分的內容最為穩定,複習時抓住指定教材中大而空的漢譯英內容,因為口譯書上的漢譯英部分都是中國的領導在重大場合或重要時刻對外國人的講話,以上每一次考試都有教材的影子。考試時要從這裡拿走30分以上,因為漢譯英的要求會相對較低,大體說出意思就行,這畢竟是三級考試,不必在語言的細枝末節方面或所謂的"地道"方面太計較。
頂級國際大型會議、經濟論壇、政府組織的正式會議等。
同聲傳譯翻譯間
交替傳譯(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口譯員坐在會議室里,一面聽源語講話,一面記筆記。當講者發言結束或停下來等候傳譯的時候,口譯員用清楚、自然的目的語,準確、完整地重新表達源語發言的全部信息內容,就像自己在演講一樣。會議口譯中的交替傳譯要求口譯員能夠聽取長達五至十分鐘連續不斷的講話,並運用良好的演講技巧,完整、準確地譯出其全部內容。
交替傳譯是否比同聲傳譯容易?
無論交替傳譯還是同聲傳譯,其目的均在於讓使用不同語言的人能夠實現清晰、無障礙的即時溝通。會議口譯層次上的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並沒有高低難易之分,兩種口譯模式相輔相成,且其功能以及對質量的要求是完全相同的。稱職的會議口譯員應當掌握兩種模式的口譯技能。
就兩種口譯模式的使用情況而言,交替傳譯多用於規模較小且只涉及兩種工作語言的場合,如外交會晤、雙邊談判、訪問考察、小範圍磋商、記者採訪、司法和准司法程序、宴會致詞、新聞發布會以及時間短的小型研討會等。而同聲傳譯,由於其具有不佔用會議時間的優勢,已發展成為會議口譯中最常用的模式,廣泛應用於各種國際場合。幾乎所有正式的國際多語言會議以及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和歐盟)都採用了同傳作為標準口譯模式。
包括小型商務會議或談判、境外旅遊陪同口譯、工廠或現場訪問、展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