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科學哲學的結果 展開
科學哲學
林定夷著圖書
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從哲學角度考察科學的一門學科。它以科學活動和科學理論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科學的本質、科學知識的獲得和檢驗、科學的邏輯結構等有關科學認識論和科學方法論方面的基本問題。
科學哲學的著作,應當具有大眾性。它的讀者對象決不應該只局限於科學哲學的專業小圈子裡,它更應該與科學界以及未來的科學界的後備隊,包括大學生、研究生進行交流。讓他們一起來思考和討論這些問題,以便從中相互學習,相得益彰。為此,在寫作此書時,我努力做到行文流暢,把本來十分抽象的科學哲學道理說得明白暢曉。為了把抽象的科學哲學道理說得明白暢曉,我努力做到如下三條:第一,淪證清晰而嚴密。因為在我看來,只有清晰而嚴密的論證才能做到明白而暢曉,而那些概念模糊或論證缺乏清晰性的文字是不可能給讀者以明白暢曉的感覺的。為此,書中有時(在必要時)不得不使用某些邏輯公式,但我想,這些不會對讀者造成真正的困難。第二,史論結合,盡量使所述內容生動而具體。在我看來,如果脫離科學的現實與歷史,抽象地討論科學哲學的理論原理,那勢必造成內容乾澀,難免讓人望而生畏,且不易理解。我在研究與討論科學哲學的理論過程中,特別注重於把科學哲學與科學史緊密結合,從科學與科學史的實際中提出問題,從科學與科學史的豐富材料的分析中抽象出科學哲學的理論模型,或對前人所提出的科學哲學理論原理做出修正或補充,在寫作時,又注意用科學史的詳細案例分析來說明科學哲學的理論。第三,所述的科學哲學理論或原理必須符合科學的實際。因為在我看來,只有符合科學實際的科學哲學理論,才有可能會是明白暢曉的,這對於理工科出身的讀者來說尤其是如此。特別地說來,這也是從事學術研究所必須遵循的原則。從這一點出發,所以,我不太認同某些邏輯實證主義者和近些年來很時興的後現代主義科學哲學的觀念和原則。
導言
第一節 科學方法論和科學哲學
第二節 如何研究科學哲學或科學方法論
第一編 劃界問題與歸納問題
第一章 劃界問題
第一節 劃界問題的意義
第二節 邏輯實證主義學派關於“劃界”的理論
第三節 波普爾提出的劃界理論
第四節 劃界問題之我見
第二章 歸納問題
第一節 歸納和演繹
第二節 歸納問題——歸納原理合理嗎?
第三節 科學中是否存在歸納,為歸納辯護
第二編 觀察與理論的關係
第三章 理論的構建
第一節 發現和發明的模式,直覺的作用
第二節“抽象一具體”方法之重構
第三節 類比與聯想
第四章 科學理論與科學解釋
第一節 科學理論的特點與結構
第二節 科學解釋的特點與結構
第五章 實驗與觀察,觀察滲透理論
第一節 實驗與觀察
第二節 測量儀器中的認識論問題
第三節 關於觀察的客觀性
第四節 觀察依賴於理論
第五節 重要的是把實驗和觀察當做理性活動來把握
第六節 事實的發現與理論的發明
第六章 科學理論的檢驗
第一節 科學理論的檢驗結構與檢驗邏輯
第二節 檢驗證據的價值與乾淨的實驗
第三編問題學探究
第七章 問題學探究的背景
第一節科學家們如是說
第二節 科學史的啟示
第三節 哲學家們的思考
第四節 科學中的理性懷疑主義和科學家的好奇心
第五節 呼喚建立問題學
第八章 問題的實質和定義,科學問題的界定
第一節 以往的科學哲學家關於“問題”定義的探討
第二節 關於“問題”的實質和定義的新探討
第三節 疑難和科學問題,科學問題的界定
第四節 由“科學問題”引向“科學目標”
第九章 科學的目標,科學進步的三要素目標模型
第一節 科學進步與科學目標
第二節 科學進步的三要素目標模型——科學的實際可檢測的目標
第三節 個案分析
第四節 蘊涵的結論
……
第四編 科學理論的演變
第五編 關於實在論
主要參考文獻
科學哲學
作 者: (英)奧卡沙 著,韓廣忠 譯
出 版 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1
開 本: 32開
I S B N : 9787544707930
定價:¥18.00
何為科學?科學是否客觀?科學能否解釋一切?本書為當代科學哲學中的主要問題提供了一幅清晰準確的鳥瞰圖。薩米爾·奧卡沙開篇扼要介紹科學發展的歷程,繼爾探討科學推理的本質、科學領域的革命以及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等理論問題。作者還審視了專門科學領域中的哲學問題,科學和宗教之間的爭端,以及科學作為雙刃劍的利與弊。
Samir Okasha,英國布里斯託大學科學哲學教授。1998年獲牛津大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先後任教於倫敦經濟學院、墨西哥國立大學、約克大學,2003年9月加入布里斯託大學,2008年起任該校哲學系主任。已在哲學期刊上發表科學哲學、生物哲學、認識論領域的論文數篇。
1 何為科學?
2 科學推理
3 科學中的解釋
4 實在論與反實在論
5 科學變遷和科學革命
6 物理學、生物學和心理學中的哲學問題
7 科學和科學批評者
索引
英文原文
ad hoc hypothesis | 特設性假說 | naive realism | 樸素實在論 | |
anomaly | 反常 | negative heuristic | 反面啟發法 | |
auxiliary assumption | 輔助假定 | non-normal science | 非常規科學 | |
auxiliary hypothesis | 輔助假說 | non-science | 非科學 | |
basic statement | 基本陳述 | normal science | 常規科學 | |
behaviourism | 行為主義 | object language | 對象語言 | |
conceptual framework | 概念框架 | objectivism | 客觀主義 | |
confirm | 確證 | observational statement | 觀察陳述 | |
confirmation | 確證 | operativism | 操作主義 | |
conjecture | 推測 | panpsychism | 泛心論 | |
conventionalism | 約定論 | parallelism | 平行論 | |
conversion | 改宗、改變信仰 | paradigm | 規範 | |
corroborate | 確認 | perceptual experience | 知覺經驗 | |
corroboration | 確認 | physicalism | 物理主義 | |
counter-induction | 反歸納 | pluralism | 多元論 | |
critical rationalism | 批判理性主義 | pluralistic realism | 多元實在論 | |
critical realism | 批判實在論 | positive heuristic | 正面啟發法 | |
critical thought | 批判思維 | positivism | 實證主義 | |
crucial experiment | 判決性實驗 | potential falsifier | 潛在證偽者 | |
deduction | 演繹、演繹法 | prescience | 前科學 | |
degree of corroboration | 確認度 | principle of induction | 歸納原理 | |
determinism | 決定論 | principle of proliferation | 擴散原理 | |
dogmatic thought | 教條思維 | principle of tenacity | 靭性原理 | |
demarcation | 分界 | principle of transference | 傳遞原理 | |
disposition | 素質、傾向 | problem of induction | 歸納問題 | |
downward causation | 下向因果性 | problem shift | 問題轉換 | |
emergence | 突現 | problem situation | 問題狀況 | |
epiphenomenalism | 附帶現象論 | proof | 證明 | |
epistemological anarchy | 認識論無政府狀態 | propensity | 傾向性 | |
epistemology | 認識論 | pseudo-science | 類科學、偽科學 | |
error-elimination | 除錯 | psychologism | 心理主義 | |
essentialism | 本質論 | radical instrumentalism | 激進工具主義 | |
explanation | 解釋 | rationalism | 理性主義 | |
fallibilism | 易謬主義 | rationality | 理性 | |
fallibility | 易謬性 | realism | 實在論 | |
falsifiability | 可證偽性 | reality | 實在 | |
falsification | 證偽 | reductionism | 還原論 | |
falsificationism | 證偽主義 | refutability | 可反駁的 | |
falsify | 證偽 | refutation | 反駁 | |
falsity content | 虛假性內容 | research programme | 研究綱領 | |
first world | 第一世界 | second world | 第二世界 | |
formal language | 形式語言 | simplicity | 簡單性 | |
gestalt switch | 格式塔轉換 | singular statement | 單稱陳述 | |
improbablity | 不可幾性 | sophisticated falsificationism | 精緻的證偽主義 | |
irrationalism | 非理性主義 | subjectivism | 主觀主義 | |
guess | 猜測 | tentative theory | 試驗性理論 | |
heuristic | 啟發法 | test | 檢驗 | |
hypothesis | 假說 | testability | 可檢驗性 | |
indeterminism | 非決定論 | theory-laden | 滲透理論 | |
induction | 歸納、歸納法 | third world | 第三世界 | |
inductionism | 歸納主義 | thought experiment | 思想實驗 | |
initial condition | 初始條件 | trial and error | 試錯法 | |
instant rationality | 即時理性 | truth content | 真理性內容 | |
instrumentalism | 工具主義 | universal statement | 全稱陳述 | |
interactionism | 相互作用論 | upward causation | 上向因果性 | |
irrefutability | 不可反駁性 | verifiability | 可證實的 | |
justification | 證明 | verification | 證實 | |
justify | 證明 | verify | 證實 | |
justificationism | 證明主義 | verisimilitude | 逼真性 | |
logical positivism | 邏輯實證主義 | world 1 | 世界1 | |
macrologic | 宏觀邏輯 | world 2 | 世界2 | |
mentalism | 精神主義 | world 3 | 世界3 | |
metalanguage | 元語言 | |||
metascience | 元科學 | |||
metatheory | 元理論 | |||
micrologic | 微觀邏輯 | |||
naive falsificationism | 樸素證偽主義 | |||
naive instrumentalism | 樸素工具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