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馬德雷

拉馬德雷

“拉馬德雷”(La Madre)現象是美國海洋學家斯蒂文。黑爾於1996年發現的,在氣象和海洋學上被稱為“太平洋十年濤動”(簡稱PDO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科學研究的初步結果表明,PDO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爾尼諾”(El Niño)和“拉尼娜”(La Niña)現象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被喻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母親”。

形成原因


拉馬德雷
拉馬德雷
“拉馬德雷”是一種高空氣壓流,亦稱太平洋十年濤動,分別以“暖位相”和“冷位相”兩種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現,每種現象持續20年至30年。近100多年來,“拉馬德雷”已出現了兩個完整的周期。當“拉馬德雷”現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現時,北美大陸附近海面的水溫就會異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麵溫度卻異常下降。與此同時,太平洋高空氣流由美洲和亞洲兩大陸向太平洋中央移動,低空氣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降低。當“拉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現時,情況正好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覆升降導致地殼蹺蹺板運動,引發強烈的地震活動。全球強震也有類似的規律。

出現事件


1889年以來,全球大於等於7.5級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發生4次,在1925-1945年發生1次,在1946-1972年發生11次,在1977-2003年發生0次,在2000-2005年已發生2次。規律表明,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是全球強震的集中爆發時期。2000年進入了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強震爆發時期。

雷暴預測


拉馬德雷的預測
“拉馬德雷”與“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之間的關係,根據資料分析,如果“暖位相”的“拉馬德雷”與“厄爾尼諾”相遇,將使其更加強烈,出現的次數更頻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馬德雷”與“拉尼娜”現象相遇,那麼“拉尼娜”將顯示強勁的勢頭,出現頻繁。
1953年和2007年都是月亮赤緯角最大值年,月亮赤緯角變化周期為18.6年,3個周期為56年,構成一個拉馬德雷冷暖位相轉換周期。1953年處於1947-1976年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2007年處於2000-2030年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的主要特徵是,8.5級以上強震、低溫冷害和世界流感大流行頻繁發生。
在1947-1976年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8.5級以上強震發生11次,中國東北嚴重低溫冷害發生5次(1954年、1957年、1969年、1972年、1976年,其中第一年為拉尼娜年,后4年為厄爾尼諾年),世界流感大流行發生3次(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6-1977年,當年都是厄爾尼諾年,前一年為拉尼娜年)。
1977-1999年的拉馬德雷暖位相時期,全球沒有發生8.5級以上強震,中國東北沒有發生嚴重低溫冷害,全球沒有發生流感大流行。2000年進入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2004年12月26日印尼發生8.7級強震,2005年3月29日印尼再次發生8.5級強震,2006年9月12日和13日印尼又發生8.5級和8.3級強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8.0級強震。強震規律非常明顯,低溫冷害規律和流感爆發規律有待於今後驗證。

關係介紹


地球自轉的長周期大多分別與太陽黑子周期、行星會和周期和月亮運動周期相對應。其中振幅較大的周期為59.555年、29.783年18.6年等。地球自轉變化的約60年振幅是最大的。分析表明,當地球自西向東旋轉加速時,赤道帶附近自東向西流動的洋流和信風加強,把太平洋表面暖水吹向西太平洋,東太平洋深層冷水勢必上翻補充,海面溫度自然下降而形成拉尼娜現象。厄爾尼諾事件的周期為2-7年,與3-4年的地球自轉加速度准周期變化對應。
同理,當地球自西向東旋轉加速時,赤道帶附近自東向西流動的洋流和信風加強,把太平洋洋麵暖水吹向西太平洋,東太平洋深層冷水勢必上翻補充,海面溫度自然下降而影響高空氣流,使全球氣候變冷,形成拉馬德雷冷位相。當地球自轉減速時,“剎車效應”使赤道帶大氣和海水獲得一個向東慣性力,赤道洋流和信風減弱,西太平洋暖水向東流動,東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積而發生海水增溫並影響高空氣流,使全球氣候變暖,形成拉馬德雷暖位相。由於拉馬德雷冷位相與拉尼娜形成機制相同,拉馬德雷暖位相與厄爾尼諾形成機制相同,所以,他們分別相遇會使拉尼娜現象或厄爾尼諾現象更加強烈。
在地球自轉速度加快的年代,副高位置偏西偏北,形成南旱北澇,反之亦然。1972~1999年正處在地球自轉速度減慢年代,故中國出現南澇北旱。上述機製表明,地球自轉加快、東太平洋冷海水上翻、拉馬德雷冷位相、全球氣候變冷,中國南旱北澇是一一對應的。反之,地球自轉減慢、東太平洋熱海水堆積、拉馬德雷暖位相、全球氣候變暖,中國南澇北旱是一一對應的。
陸、海、氣中的能量相互作用和物質相互交換是全球變化的主要原因。拉馬德雷冷位相意味著一個變冷的自然趨勢的到來,類似於1946~1976年的變冷情況應該得到合理的解釋。2000年拉瑪德雷進入冷位相、和1999年地球自轉開始加速,表明地球系統正在發生一致性的轉折。自1999年開始,連續五年的地球自轉加速和地震活動增強應引起世界關注。海洋深層冷海水上翻導致全球氣候變冷的機制值得關注,強潮汐起激發作用。
“拉馬德雷現象”正在引起世界各國氣象海洋學家的密切關注,他們正在加緊研究其形成的原因並密切跟蹤它對全球氣候,特別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

地震災害


按震級劃分和排列

20世紀以來世界十一大地震的基本情況(按震級劃分和排列)如下: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級。發生在智利中部海域,並引發海嘯及火山爆發。此次地震共導致5000人死亡,200萬人無家可歸。
2、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級。此次引發海嘯,導致125人死亡,財產損失達3.11億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區、加拿大育空地區及哥倫比亞等地都有強烈震感。
3、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級,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亞島及烏那克島附近海域。地震導致休眠長達200年的維塞維朵夫火山噴發,並引發15米高的大海嘯,影響遠至夏威夷島
4、(並列)印尼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級,發生在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剩地震引發的海嘯席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尼西亞及印度等國,導致約30萬人失蹤或死亡;
4、(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級。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夏威夷群島,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5、厄瓜多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級,發生在厄瓜多及哥倫比亞沿岸。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導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聖-費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6、(並列)印尼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級,震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離三個月前發生9.0級地震位置不遠。目前已經造成1000人死亡,但並未引發海嘯。
6、(並列)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級。地震引發高達10.7米的海嘯,席捲了整個舒曼雅島。
7、中國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級。2000餘座房屋及寺廟被毀。印度雅魯藏布江損失最為慘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8、(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
9、(並列)印尼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印尼班達附近海域。地震引發海嘯及火山噴發,人員及財產損失慘重;
10、(並列)俄羅斯千島群島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級,並波及日本及俄羅斯等地。
11、(並列)印尼大地震(2007年9月13日):里氏8.5級,發生在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南部海中。

按時間順序

按時間順序,1906、1923、1938、1950、1952、1957、1960、1963、1964、1965、2004、2005、2007年發生了8.5級以上強震,與太平洋十年濤動冷信號一一對應,其中,1950-1957年的3次強震和1960-1965年的4次強震對應1950-1957年和1962-1965年最強冷信號。
2004年12月26日、2005年3月19日和2007年9月13日印尼3次8.5級以上大地震,對應2005、2006和2008年初的全球寒流突襲和2000年以後的冷信號增強。其中最後一次寒流襲擊最為強烈。
全球20世紀初的低溫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溫和80年代后的迅速增暖,與拉馬德雷冷暖位相的轉變一一對應。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溫說”是一種合理的解釋:海洋及其周邊地區的巨震產生海嘯,可使海洋深處冷水遷到海面,使水面降溫,冷水吸收較多的二氧化碳,從而使地球降溫近20年。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氣溫上升與人類活動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關,同時這一時期也沒有發生巨大的海震,其降溫的物理機制也很明顯。伴隨拉馬德雷冷位相中地震的增強,近20年內全球氣溫將逐漸變冷。建立全球防冷機制迫在眉睫。

颶風災害


進入2000年以來,我國颱風登陸多,時間、地點比較集中,造成損失較大,部分地區重複受災,損失嚴重。據統計,我國在“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登陸颱風急劇增多。從1995 年起,每年大西洋主要颶風的數量平均為3.8個,明顯高於60年來的平均數量 2.3 個。科學家分析發現,近60年的數據記錄中,颶風的出現存在一個周期性模式。上一次的颶風高活動期是從1926年到1970年,曾重創全球多個國家。從1970年到1994年颶風轉入低活動期。1995年,新一輪的颶風高活動期又正式開始。
從以上現象中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規律:從“拉馬德雷”“暖位相”轉到“冷位相”,颶風為高活動期;從“拉馬德雷”“冷位相”轉到“暖位相”,颶風轉入低活動期。颶風產生於海洋表面高溫,最終導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溫,其物理機制也很明顯。第三周期“拉馬德雷”現象是從“暖位相”轉入“冷位相”,颶風活動正進入高活動期。

低溫介紹


全球20世紀初的低溫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溫和80年代后的迅速增暖,與“拉馬德雷”冷暖位相的轉變一一對應。
海洋及其周邊地區的巨震產生海嘯,可使海洋深處冷水遷到海面,使水面降溫,冷水吸收較多的二氧化碳,從而使地球降溫。颶風產生於海洋表面高溫,最終導致深海冷水上翻。在“拉馬德雷”的“冷位相”時期,“厄爾尼諾”年易發生低溫冷害,1957、1969、1972和1976年中國發生的嚴重低溫冷害恰好在1947年至1976年“拉馬德雷”的“冷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