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轉型

社會轉型

社會轉型在研究“十一五”時期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中,提出了“社會轉型”的問題。關於“社會轉型”的含義,在我國社會學學者的論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

簡介


體制轉型

即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

社會結構變動

持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社會轉型的主體是社會結構,它是指一種整體的和全面的結構狀態過渡,而不僅僅是某些單項發展指標的實現。社會轉型的具體內容是結構轉換、機制轉軌、利益調整和觀念轉變。在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價值體系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社會形態變遷

即“指中國社會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從封閉性社會向開放性社會的社會變遷和發展”。專家學者關於“社會轉型”含義的論述,對於正確把握社會轉型期的形勢和任務,無疑有著有益的啟示。

有關思考


內涵

雖然我們的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但社會問題越聚越多,社會矛盾出現越來越尖銳化的趨勢。在經濟轉型的同時,審時度勢地提出社會轉型,應是題中之義的事。那麼,到底什麼叫“轉型”,有著13億人口的這麼一個龐大的社會體怎麼實現轉型。
社會轉型的內涵是什麼?社會轉型就是社會經濟結構、文化形態、價值觀念等發生深刻變化。我們現在往往把轉型當作加強社會管理、加強民生工作、民生改善等。事實上概念是不一樣的,轉型是一個戰略問題,一般的民生工程是一個戰術問題。從社會學的研究上來看,人類社會就是一部社會變遷的進步史,社會變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轉型就是社會變遷當中的“驚險一跳”,就是從原有的發展軌道進入到新的發展軌道。我們這個社會是由13億人口組成的,其中的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文化和教育的差距,是不容否認的客觀存在,平穩地實現轉型,從這個軌道轉到那個軌道,將會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帶來全新的變化。近100年來,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轉型有三次。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結束了長達兩千年的封建帝制;第二次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第三次是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國家對外開放,對內改革,實質上就是一個社會轉型的過程。社會轉型要考慮三大因素,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提出文化因素、經濟因素、政治因素,特別是政治因素,即政治組織、政治人物的核心作用。儘管這是一個英國的社會學家提出的,但也可以成為轉型中的中國的一種參考。

方向

社會轉型的方向中國這麼大一個社會體轉到什麼方向去?這是一個首要問題。胡錦濤總書記提出構建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和諧社會,就是為社會轉型明確了方向。但“以人為本”絕不僅是搞一些民生工程、民生福利。我認為,“以人為本”從現代意義上來講,就是以人的權利為本,簡而言之就是人權為本,在解決溫飽以後,要注重人的全面發展,把人的發展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線。根據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來的和諧社會理論,我們要把“民主法制、公平正義”作為進入和諧社會的一個主要手段。十七大報告裡面對如何擴大民主都有深刻的表述,而現在有些人往往把民主就認為是選舉,就認為是三權分立,其實不是這樣的。中國式的民主,是要在中國構建一個讓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市場經濟關注的是高效,而民主往往是低效的,民主會犧牲速度,民主會降低效率,但是民主會達成共識,民主會減少失誤。“全民共識”這四個字如果我們真正做到了,要花相當大的努力。30年改革開放,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達成了一個全民共識——“發展是硬道理”,舉國上下,人心高度凝聚。那麼,現在我們進入到又一個社會轉型的關鍵期,我們的“全民共識”是什麼?經濟發展的目標是創造財富,萬不能用發展經濟的思路來解決社會發展的問題,社會發展的目標是實現社會正義,而不是財富與效益。

切入點

社會轉型的切入點社會轉型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這個系統的切入點在哪裡?我認為,從目前中國社會來說的話,社會團結、全民共識是我們的切入點。社會團結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目前推進社會團結應該切入到三點上:第一點社會分配製度改革。一方面是產能過剩,一方面是占相當比例的老百姓根本沒有能力消費;一方面要刺激內需,一方面又沒錢來消費。改革社會分配製度已經迫在眉睫。從當前來看,增強社會團結的第一要務是要改革社會分配製度。第二,要構建社會誠信體系。一個社會就像一條大的航船,在轉彎過程當中,維護這條船的定力,就是政府公信、社會誠信。社會誠信是社會賴以存在的生命。構建社會誠信體系的唯一路徑就是依法治國。人人都有對法的敬畏之心,誠信才能可行。第三,要提高公民素質、維護公民權益,公民是社會的主體。當今社會的諸多矛盾,往往體現在公民權益的維護上。浙江省政府提出了“全面小康六大行動計劃”之一,就是公民權益行動保障計劃,這是非常好的舉措。

問題

推進社會轉型中的幾個問題溫家寶總理曾說,一個艦隊的速度取決於最後一條船。社會轉型是一個全局性的系統工程,一個局部地區不可能率先實現,只有率先邁步。在社會轉型中,要重視文化的影響力。中國這一百年來三大轉型都靠文化支撐:辛亥革命之所以推翻了封建王朝實現社會轉型,是三民主義的支持;1949年,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改變了一個國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關鍵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作支持。1978年的改革開放也是有先進文化在支撐,那就是鄧小平理論。文化是我們社會轉型當中的凝聚力、創新力。我們的社會將進入一個“公”字形社會,就是以公平、公正、公開來構建我們的公民社會,來構建社會公德,來構建政府的公信。經濟學也好、社會學也好,目前世界上現代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所設計的架構,針對的都是幾千萬人口,最多是針對兩三億人口,為13億人口定做的社會體制、經濟體制還未出現,我們沒有現成的模式可搬,這就需要我們以極大的勇氣去思考和探索。浙江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走在前面,在社會轉型方面也要積極地跨出我們的步子!

社會三次轉型


1.第一次轉型
(1)主要內容:第一次轉型開始於1949年中國革命勝利和新中國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經過新民主主義社會走向社會主義。1956年底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誌著中國歷史上長達數千年的階級剝削制度的結束,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
2.第二次轉型
(1)主要內容:改革開放以前,由於對基本國情的認識超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總認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只能由社會主義性質的公有制經濟構成,即使允許非公有制經濟存在和一定的發展,也只能是暫時的權宜之計。從改革開放開始到黨的十二大已經開始肯定“勞動者的個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必要的補充”。經過20世紀80年代的實踐發展,黨的十三大把私營經濟、中外合資合作經濟、外商獨資經濟同個體經濟一起作為公有制經濟必要的和有益的補充。黨的十四大根據實踐的發展,進一步強調,多種經濟成分長期共同發展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項長期的方針。黨的十五大在深刻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所有制結構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第一次明確提出,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形成的過程中。我國同時完成了從按勞分配的單一分配製度向以按勞分配為主體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製度的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
3.第三次轉型
(1)主要內容:201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第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要求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從粗放式增長轉向集約型增長,從投資推動型增長轉向創新推動和消費投資協調型增長,從外向主導型轉向內需主導型,實現更有效率、更有質量、更加環保的科學發展和包增長,目的是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讓每一個中國人都過上幸福而有尊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