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急性鼻咽炎的結果 展開

急性鼻咽炎

急性鼻咽炎

急性鼻咽炎是鼻咽部黏膜、黏膜下淋巴組織的急性炎症,主要發生於咽扁桃體。急性鼻咽炎在成人與較大兒童多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驅癥狀。主要是由於抵抗力下降引發病毒或細菌感染造成。嬰幼兒病情重、常有高熱、抽風、腦膜刺激癥狀等等全身中毒癥狀。成人及較大兒童主要是局部癥狀。鼻咽部檢查見黏膜急性充血水腫,黏液膿性分泌物附著。急性鼻咽炎輕症者僅需對症治療,嚴重者需使用足量廣譜抗生素加適量激素。局部收斂鼻腔黏膜。急性鼻咽炎的主要危害在於伴發急性上、下呼吸道炎症、中耳炎、鼻竇炎、喉炎、咽後壁膿腫等,嬰幼兒併發腎臟疾病等。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效果良好。

就診科室


● 耳鼻咽喉科

病因


● 致病菌主要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茵、葡萄球菌,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亦不少見。
● 在冬、春季氣溫變化或受涼、潮濕、勞累等因素使機體抵抗力低下時,容易發病。

癥狀


● 嬰幼兒病情重、常有高熱、抽風、腦膜刺激癥狀及腹痛、腹瀉、脫水等全身中毒癥狀。
● 成人及較年長的兒童,其局部癥狀明顯,如鼻塞、流涕、頭痛及鼻咽部干痛、灼熱感、異物感等。

檢查


● 確診急性鼻咽炎需要進行鼻咽鏡檢查。
● 鼻咽鏡檢查:黏膜急性充血水腫,黏液膿性分泌物。
● 嬰幼兒的鼻咽部不易窺見清楚,但因咽部分泌物及嚴重的鼻塞,可導致吸乳困難,易發生嗆咳、平時張口呼吸,並影響睡眠。

診斷


● 醫生診斷急性鼻咽炎主要依據癥狀和鼻咽鏡檢查。
● 嬰幼兒病情重、常有高熱、抽風、腦膜刺激癥狀及腹痛、腹瀉、脫水等全身中毒癥狀。成人及較年長的兒童,其局部癥狀明顯,如鼻塞、流涕、頭痛及鼻咽部干痛、灼熱感、異物感等。
● 鼻咽鏡檢查:黏膜急性充血水腫,黏液膿性分泌物。

鑒別診斷


● 急性鼻咽炎需要與急性傳染病的前驅癥狀或併發癥狀相區別。上述疾病可有類似表現,需到醫院就診,醫生根據病史、臨床表現、體格檢查排除其他疾病,進行診斷。

治療


● 嬰幼兒患者,可因發生全身中毒或併發症而危及生命。因此,治療措施必須得當。要卧床休息,供給足量新鮮果汁及溫熱飲料。並要對症處理,如退熱、鎮靜劑的應用。
● 病情重者,需靜脈輸液,同時靜滴或靜推足量廣諾抗生累加適量激素,以控制病情發展
● 局部用1%麻黃素加抗生素滴鼻收斂鼻腔黏膜
● 必要時可切除咽扁桃體。

危害


● 伴發急性上、下呼吸道炎症、中耳炎、鼻竇炎、喉炎、咽後壁膿腫等。
● 嬰幼兒併發腎臟疾病等。

預后


● 若有及時有效的治療,效果良好。

預防


● 注意休息,保暖,增加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

參考文獻


● [1] 田勇泉。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杜,2013.
● [2] 黃選兆,汪吉寶,孔維佳。實用耳鼻咽喉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 [3] 孔維佳。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杜,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