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廣州粵軍第一師諸先烈紀念碑位於廣州市沙河燕塘廣汕公路側的牛眠崗。坐東向西,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砌花崗岩石,高約38米。全碑分兩部分,下部是長方體台座,內為1-3層,四周建有氣窗,底邊長15.2米、寬12.9米;上部4-9層是碑身,呈方錐形,第4層邊長各6米。碑身正面最高處飾“青天白日”國民黨黨徽。正中鐫刻“粵軍第一師諸先烈紀念碑”十一個大字及“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九月”年款。
1917年孫中山南下護法,雖有海軍支持,本身並無基本武裝力量,被桂系掣肘。為此以原省防軍20營約5000人為基礎成立粵軍,陳炯明為總司令,鄧仲元為參謀長。成立后即進軍“援閩”,1920年回粵,克複廣州,驅走桂系軍閥。孫中山把粵軍擴充為5個軍,鄧仲元仍任總司令部參謀長兼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第一師成立后即參加討桂戰役,在粵北小北江擊潰桂系殘部。1922年鄧仲元遇刺后,由梁鴻楷任師長。后參加第一次東征,協助統一廣西,平定楊、劉叛亂。1925年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加了第二次東征、南討、北伐諸役,屢立戰功。1939年在牛眠崗建粵軍第一師陣亡將士墳場。1950年後荒廢,后又在此建露天倉庫,面目已非但紀念碑尚存,仍保留原貌,1986年進行維修。
1993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紀念碑概況:碑坐東向西,呈方錐形,外砌花崗石,內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該碑下部一至三層為四方台基座,底部外邊長15.2米,四周建有氣窗,寬15.2米、深12.9米;上部四至九層為四方尖頂碑身第4層邊長各6米,逐層有收分。首層為一大廳,側有旋梯,可上頂層。碑面向西,碑身正面鐫刻“粵軍第一師諸先烈紀念碑”11個大字,及“中華民國二十八年九月”年款,為蔣介石所題,碑身頂部上刻國民黨青天白日徽。當年的紀念碑周圍是井然排列的將士墓。
碑坐東向西,呈方錐形,外砌花崗石,內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該碑下部一至三層為四方台基座,底部外邊長15.2米,四周建有氣窗,寬15.2米、深12.9米;上部四至九層為四方尖頂碑身第4層邊長各6米,逐層有收分。首層為一大廳,側有旋梯,可上頂層。碑面向西,碑身正面鐫刻“粵軍第一師諸先烈紀念碑”11個大字,及“中華民國二十八年九月”年款,為蔣介石所題,碑身頂部上刻國民黨青天白日徽。當年的紀念碑周圍是井然排列的將士墓。
原粵軍第一師是孫中山領導的第一支武裝隊伍,組建於1920年底,大部分由廣東籍人士組成。其建立使孫中山先生奠定了南方的國民革命基礎。 1917年孫中山南下“護法”,雖有海軍方面支持,然本身並無基本武裝力量,實際上受桂系勢力掣肘。為此,孫中山決定以原省防軍20營約5000人為基礎成立粵軍,以陳炯明為總司令,鄧仲元為參謀長,蔣介石為參謀。成立后的粵軍即進軍“援閩”,1920年回粵,克複廣州,驅走桂系軍閥。孫中山任命陳炯明為廣東省長兼粵軍總司令,並把粵軍擴充為5個軍,隊伍2萬人,鄧仲元仍任總司令部參謀長兼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第一師成立后,即參加討桂戰役,在粵北小北江擊潰桂系殘部。1922年鄧仲元遇刺后,由梁鴻楷任師長。陳炯明叛變時,第一師為陳整編。1923年1月當西路討賊軍討伐陳炯明時,第一師在西江前線起義。后參加第一次東征、協助李(宗仁)黃(紹竑)統一廣西,平定楊、劉叛亂。1925年國民革命軍成立,以粵軍第一師為基礎,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加了第二次東征、南討、北伐諸役,屢立戰功, 該軍以紀律嚴明,英勇善戰而著稱,有“鐵軍”之譽。軍中有許多著名的廣東籍共產黨員,如葉劍英、葉挺等。史書記載,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新四軍”就是以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來命名的,軍長葉挺就是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的獨立團團長。
牛眠崗一帶原為粵軍第一師及擴編后第四軍的陣亡將士墳場。這是為了紀念在東征和北伐戰爭中犧牲的第四軍將士而建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墳場基本平毀,只余紀念碑,碑上國民黨國徽及碑文亦被鑿平。1986年,廣州市人民政府重修該碑。該紀念碑於1993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民主革命先驅——上校團長何貫中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后苦於沒有一支受革命黨直接領導、指揮的軍隊以及其他諸多意想不到的困難而被迫辭職,全體同盟會員及革命黨人無不扼腕嘆息。
何貫中團長的長眠之地:粵軍第一師烈士陵園
早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前,一直跟隨孫大總統,情同手足的老同盟會員何子淵便將自己最親近的六弟何貫中託附給孫中山,經革命黨人內部舉薦,升入“保定軍諮府陸軍軍官學校”深造。辛亥武昌起義爆發的當天深夜,何貫中將同寢室的李濟深等軍校同學組織起來,潛出校外,炸毀了保定附近的漕河鐵橋,令清軍誠惶誠恐,成功阻止了清軍南下鎮壓革命運動;隨後何貫中任北伐軍第二十二步兵師八十七團第三營營長,“討袁戰爭”勝利后,編入中山先生一手創建的援閩粵軍,任獨立營營長,是孫先生安插在陳炯明身邊最隱蔽的“眼線”,也是孫中山大元帥早期最忠誠得力的幹將之一。
1920年秋,為推翻盤據廣東的桂系軍閥,掃除北伐的障外,經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淵、姚雨平等人多方斡旋,何貫中、鄧仲元等將領奉孫大元帥之命由福建率師回粵,一路所向披靡,銳不可當!先取潮州、汕頭,后在惠州淡水與敵軍展開激戰,因寡不敵眾,被桂軍重重包圍,最後,彈盡援絕,鄧仲元等人突圍成功,何貫中不幸身負重傷被俘。桂軍懾於貫中所任軍職,不得不將他用擔架抬送至廣州醫院(即:現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實施搶救,后終因傷勢過重,不幸犧牲,時年32歲。
孫中山大元帥突聞貫中犧牲的消息,悲痛萬分,泣不成聲,連連哀嘆:“我的眼鏡打爛了,我的眼鏡打爛了……”,並隨即追授何貫中為上校團長。北伐軍姚雨平總司令聞訊,捶胸頓足,號啕大哭,三天三夜未曾合眼。
后敵軍將貫中遺體薄葬廣州北郊,民國十年(1921年),子淵先生到廣州公幹,見到當時已擔任非常大總統的孫中山,孫大總統特授意何子淵將貫中烈士遺骸遷葬廣州東門外二望岡“陸軍忠烈祠”對面——浸水山安葬,時任陸軍總司令部秘書兼稽勛局文牘主任羅師揚親為何貫中烈士作傳並題寫碑文。
1939年九月,國民政府整飾墓園,並在園內興建莊嚴雄偉的英雄紀念碑竣工。碑前不遠即“粵軍第一師烈士陵園”,呈斜坡狀,橫豎排列,整齊劃一,星羅棋布;分別在諸先烈靈位前豎立一尊尊立體小瓷像(景德鎮制),一律戎裝穿戴,造形逼真,氣派威武;瓷像註明軍階、姓名。此一師將士墳場,方陣森嚴,軍容整齊,既慰部屬忠魂,又壯革命軍威!恰似二十世紀南國大地上的兵馬俑。中山先生若泉下有知,得知忠心耿耿追隨自己的威武之師能有如此氣勢如虹的長眠之地,定當含笑九泉!
蔣中正親自題寫“粵軍第一師諸先烈紀念碑”碑文,碑的上部嵌有巨大的中國國民黨黨徽。貫中侄女何瑛(國民革命軍154師梁世驥中將師長夫人)每年都會帶著親屬前往墓園拜祭,直至1959年秋,大家發現貫中墓已慘遭破壞搗毀,改葬“向秀麗”,銘碑下落不明。
孫中山先生創建的粵軍第一師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的搖籃,國共雙方均受益良多。
君姓何氏,諱貫中,字庸非,興寧縣石馬鄉人。何氏為邑望族,碩學名宦,稱盛當世,父暉吉公,以篤行著,長兄子淵先生,積學通方,戊戌后,鼓吹新學尤力。君性淵實,自幼從長兄讀,即富於國家觀念,不屑於詞章記誦之學。光緒甲辰,同志在縣倡辦興民學堂,子淵先生出任教務,君隨入校,勤學砥行,常冠其曹,越年考入陸軍小學.是為何君投身軍界之始,旋入南京陸軍第四中學,畢業派往保定實習,遂升入陸軍軍官學校。武漢事起,君與同志南下,投廣東北伐軍姚總司令雨平戎幕。固宿兩役,奮勇破敵,奉補第二十二步兵師八十七團第三營營長,是為何君效命國事之始。嗣以南北議和,復入軍官學校。無何癸丑變作,以嫌疑被輦出校。洪憲改年,君偕同黨人奔赴省港,冀伸討賊之願。袁氏敗亡,更入軍官學校,以工兵科優等畢業,派赴南苑第十五師見習。蓋八年之間,君凡三入軍官學校,其進退之間,予求學報國之忱,有隱痛焉。民國七年,今大總統孫公,被舉為大元帥,乃命陳公炯明,率師援閩,進克漳州,君聞之喜,即間關入閩,奉委獨立營第一連連長,九年升營長兼連長如故。我軍返粵,君率部,隨鄧參謀長仲元,當敵左翼。潮汕底定,敵軍屯守惠陽。之役,陷陣衝鋒,迭破敵壘及淡水之役。敵以君部銳甚,擬退卻,君冒阽突進,無何敵援大集,卒至彈盡援絕,遂為敵創。由敵護傷隊,載回廣州醫院,漠視之,不加調理,且挪揄之日: “君何敗耶?!”,應曰: “是役也,系而軍之成敗,吾欲減少戰禍,故鼓勇直前,蕆乃事,雖死無憾,況敗耶?!”,敵聞之乃色變,愧怍而首不能仰。蓋自民國以來,國事蜩塘,半由武夫政客,動輒以權利歸,踞高位,護厚祿,自以為一世之雄,而轉瞬敗滅,為天下笑。焉知滔滔之世,尚有不負所學,慨慷赴難,如君之成仁取義,而無所愧者乎?使聞君對敵之言,而不由然生愛國之心者,非人也矣?!君卒后,為敵薄葬北郊。十年春,子淵先生自邑來,擇於省東門外二望岡,陸軍忠烈祠對面浸水山,坐亥向巳之原,改葬忠骸,以書告揚,乞志其墓,揚愧不文,慮弗克彰先烈,謹記其卓犖大節,以告來者,其詳則俟他日國史焉。君享年三十二,妻林氏,生子名尚乾,才七歲雲。
中華民國十年夏
註:羅師揚——字幼山,著名歷史學家,時任孫中山陸軍總司令部秘書兼稽勛局文牘主任,上世紀20年代,曾任興寧縣縣長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