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依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實驗室於1987年經國家計委批准籌建。1991年4月,通過驗收,列入國家重點實驗室系列,並正式向國內外開放。1995年8月,通過第一次評估,獲B類第一名。2000年5月,通過第二次評估,被評為優秀(A類)國家重點實驗室。2002年1月,被人事部、中國科學院評為"先進集體"。2004年12月,被科技部評為“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先進集體”。
超導電性是指許多材料在低溫下電阻完全消失的一種物理現象。超導電性的研究一直是凝聚態物理的重要課題,對基礎理論創新和應用技術發展兩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自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Onnes發現超導電性以來,已經有5次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和超導相關的研究。1986年銅氧化合物超導體的發現,掀起了全球高溫超導研究的熱潮,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在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的發現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此背景下,1987年當時的國家計委批准在物理所籌建國家超導實驗室,並於1991年4月通過驗收,正式列入國家重點實驗室系列,面向國內外開放。1995年8月通過第一次評估,獲B類第一名。2000年5月通過第二次評估,被評為優秀(A類)國家重點實驗室。2002年1月,被人事部、中國科學院評為"先進集體"。2004年12月,被科技部評為“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先進集體”。現任實驗室主任為周興江研究員, 學術委員會主任為中科院院士趙忠賢研究員。
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涵蓋了前沿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兩個方面。研究方向包括新型超導材料的探索,超導機理和相關物理研究,以及薄膜製備和超導薄膜器件應用研究等。
實驗室現有七個課題組:
1) 非常規超導體低能激發和混合態物理性質研究;
2)微納尺度超導體中物理現象的研究;
3)新超導材料探索和相關機制研究;
4)超導薄膜材料和器件的物理及應用;
5)新型超導材料的電子譜學和光譜學研究;
6)通過中子散射研究包括鐵基和銅氧化合物高溫超導體在內的強關聯材料;
7)利用核磁共振法研究超導功能和機制。
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超導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國際國內超導學術合作與交流的重要窗口。實驗室承擔著中國科學院、科技部和自然科學基金會等部門多個重大研究項目,目前在實驗條件、研究水準、人才引進和培養等各個層面得到顯著提高,已經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和綜合實力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實驗室。多年來,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高質量超導單晶製備,磁通動力學和機理問題研究中作出國際水準的工作。 2006年底,利用我國的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超導實驗室成功研製了國際首台超高能量解析度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並在對高溫超導體的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2008年新型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掀起了高溫超導研究的另一波高潮, 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新型鐵基超導材料的發現以及相關的物性研究中,做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
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非常重視人才引進,培養和隊伍建設,擁有一支優秀的、結構合理的研究隊伍。目前有研究員16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人,國家2人,中科院“百人計劃”5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同時實驗室更有一批工作在第一線的年輕人和研究生,他們思維活躍,睿智進取,給實驗室帶來生機和活力。由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培養的一批優秀的年輕人才,目前遍及世界各地的重要科研機構。目前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在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 優化人員結構,延攬優秀人才,發展尖端獨特的實驗研究技術,努力開展原創性的研究。同時與國際和國內著名的研究機構進行長期、務實和富有成效的合作。努力將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成國際一流,為今後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奠定基礎。
實驗室主任: | 周興江 研究員 |
副主任: | 鄭東寧 研究員 |
周 放 研究員 | |
行政秘書: | 徐 四 |
學術委員會 | |||
主 任: | 趙忠賢 | 院士 | 中科院物理所 |
學術秘書: | 朱北沂 | 博士 | 中科院物理所 |
委 員: | 甘子釗 | 院士 | 北京大學 |
李方華 | 院士 | 中科院物理所 | |
蘇肇冰 | 院士 | 中科院理論所 | |
楊國楨 | 院士 | 中科院物理所 | |
於 淥 | 院士 | 中科院理論所 | |
張殿琳 | 院士 | 中科院物理所 | |
周 廉 | 院士 | 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 |
朱道本 | 院士 | 中科院化學所 | |
龔昌德 | 院士 | 南京大學 | |
吳培亨 | 院士 | 南京大學 | |
邢定鈺 | 院士 | 南京大學 | |
張裕恆 | 院士 | 中國科技大學 | |
陳仙輝 | 教授 | 中國科技大學 | |
丁 洪 | 研究員 | 中科院物理所 | |
封東來 | 教授 | 復旦大學 | |
馮世平 | 教授 | 北京師範大學 | |
何豫生 | 研究員 | 中科院物理所 | |
金 鐸 | 研究員 | 中科院物理所 | |
呂 力 | 研究員 | 中科院物理所 | |
邱祥岡 | 研究員 | 中科院物理所 | |
聞海虎 | 研究員 | 中科院物理所 | |
王楠林 | 研究員 | 中科院物理所 | |
王亞愚 | 教授 | 清華大學 | |
翁征宇 | 教授 | 清華大學 | |
熊光成 | 教授 | 北京大學 | |
肖立業 | 研究員 | 中科院電工所 | |
向 濤 | 研究員 | 中科院理論所 | |
許祝安 | 教授 | 浙江大學 | |
楊乾聲 | 研究員 | 中科院物理所 | |
張廣銘 | 教授 | 清華大學 | |
張平祥 | 教授 | 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 |
鄭東寧 | 研究員 | 中科院物理所 | |
周興江 | 研究員 | 中科院物理所 | |
周 放 | 研究員 | 中科院物理所 | |
戴鵬程 | 教授 | IOP/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 |
鄭國慶 | 研究員 | IOP/Okayama University | |
潘庶亨 | 教授 | University of Houston, USA | |
郗曉星 | 教授 |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SA | |
林海青 | 教授 | Chinese Univ. of Hong 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