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戈狂戀

探戈狂戀

影片故事發生在阿根廷,一個中年導演被妻子拋棄后,決心拍攝一部關於探戈舞的紀錄片,但他必須啟用投資人的情婦當女一號,偏偏他自己也愛上了這個女主角。不料投資人也摻了進來扮演一個小角色,使得這場演出具有戲里戲外的真假難分的矛盾。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Elena Flores米亞·梅塞德羅
Laura Fuentes塞西利婭·納諾瓦
Mario Suárez米格爾·安吉爾·索拉
Carlos NebbiaJuan Carlos Copes
Ernesto LandiCarlos Rivarola
María ElmanSandra Ballesteros
Sergio LiemanEnrique Pinti .
Julio BoccaJulio Bocca
Angelo LarrocaJuan Luis Galiardo
Andrés CastroMartín Seefeld
Waldo NormanRicardo Díaz Mourelle
AntonioAriel Casas
Dr. RamírezCarlos Thiel

職員表

• 導演:Carlos Saura
• 編劇:Carlos Saura
• 製作人:Alejandro Bellaba /José María Calleja /Juan Carlos Codazzi /
• Carlos Mentasti /Rainer Mockert /Carlos Rizzuti /Luis A. Scalella
• 攝影:Vittorio Storaro
• 剪輯:Julia Juaniz
• 布景師:Marianna Sourrouille
• 服裝設計:Beatriz De Benedetto
• 導演助理:Susana Baldo /Javier Balina /Romina Crespolini /Manuel SauraPerez

影片簡介


引子

“冬晨中的布宜諾斯艾里斯,太陽在普拉塔河上升起,照亮了這座城市……”
馬里奧.蘇阿萊茲在朗讀自己的劇本,沉醉,興奮,他正準備將這部《探戈》拍成一部舞台劇,而且堅信這將是自己最好的作品。
窗外落日熔金,顫抖的大提琴隱隱作響。在一抹溫暖的色調中,探戈的舞曲漸漸明晰,宛如六月榴花般的熱情奔放——那種直抒胸逸的舞步。
“馬里奧在沉思。”他把自己也編排到舞劇中,成了一個不斷遊離,不斷困惑的角色。
人生如戲?還是戲如人生?男女舞者對壘。剪影。一步步逼近的纏綿——近乎雍容 的開場。

故事

探戈狂戀
探戈狂戀
馬里奧是一位天才導演,他時常陷入紛繁的劇情中,紙上的文字演變成飄忽的影像。他不幸福,當然這麼早就給他扣上一頂大帽子,難免讓他透不過氣來。可是,你見過哪個幸福的人能寫出來讓靈魂悸動的文字?在藝術上,他無疑是個出色的創作者,但是在生活中,不然。
他的妻子勞拉紅杏出牆,開誠布公地拋棄了他,投入另一個男人的懷抱。他知道那個男人是誰,但是他想聽勞拉親口告訴自己,尋找刺激似的。勞拉不說,不是怕傷害他,而是不屑。
誰知道馬里奧到底犯了什麼錯?才讓女人如此決然離去。他的妻子也是一名探戈舞者,有高貴的氣質。勞拉對丈夫可謂彬彬有禮,那是更加殘酷的距離。
為了抑制內心的痛苦,馬里奧讓自己全心致力於創作一部關於探戈的影片。為了紀念?為了挽回?
生活中沒有這麼多清晰的“為了”,也許他只是為了自己。勞拉的心早已遠去,他們經常在排練場見面,勞拉和另一個男子翩翩起舞,馬里奧甚至鼓足勇氣哀求她:“回來吧,勞拉,你無處不在,我想你。請吻我。”
可是勞拉卻提醒他注意自己的教養。覆水難收。
影片沒有刻意描述馬里奧的痛苦,掙扎。導演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一場又一場華麗的探戈。馬里奧處在崩潰的邊緣——敏感、纖細的藝術工作者總是比常人更易於崩潰。
為馬里奧劇本投資的格羅.拉羅卡向他大力推薦了一位女主角,很有天份的探戈舞者伊麗娜。格羅沒有避諱她是自己的情人,並對馬里奧說,願意將整個生命都給她。
伊麗娜走進了他的視線。
馬里奧的創作一度靈感枯竭了,他對鏡自言自語,嘲諷自己。辛酸的探戈開始遊盪,緣自痛苦的心靈深處。最後,一聲悶雷,什麼都結束了——排練過程中,包括愛情,以及對愛的期盼。
排練過程中,伊麗娜幾乎是光芒四射的。馬里奧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他無力轉身。伊麗娜很美,是有內容的那種美。當馬里奧擁抱著她時,她是一個孩子。但在舞台上,她是迷惑眾生的精靈,她對著鏡頭哭泣,奔跑,穿梭時空,可是她逃不出去獨自挖掘的陷阱。
伊麗娜走進了他的世界。
戲中有戲,山外有山。馬里奧看見了未來的風景,他們相擁而眠時,馬里奧似乎又找回了失落的幸福。

影片賞析


情節碎片

碎片一:探戈是富麗的,是戲劇中才能存在的表白與呼應。可是探戈不管怎麼看卻像是一場兩個人的戰爭。一方咄咄逼人,另一方進退自如,在一串沉悶的琴聲中隆重登場,所有的,或應有的默契在彼此的眼神中交錯。
碎片二:說什麼顧盼生情,原有的束縛在探戈中一片片瓦解,有一種曖昧的情愫一點點醞釀。終於沒能等到迸發的程度——他們沒有那麼漫長的時間,也沒有那麼綿延的耐力。
碎片三:有力的臂膀——肯定的長腿——遊動的思緒——在一聲堅定的了斷中——定格。
碎片四:探戈在群舞時有一種悲壯的美。在整齊劃一的舞步中是各自悸動的來歷。影片其中有一段探戈是兩個男子在領舞——黑衣和白衣舞者,旋轉,騰越,像是力與力的一場角逐,群舞者悄然退下。這兩個男子的舞蹈是片中最美的段落——因為無情,探戈更純粹,更有力量。
碎片五:是直覺指引我寫下這些碎片般的意像,每一句都是切題的,但組合在一起,卻顯得飄飄然,顧左右而言他。只有一句話,想了半天也不曾確定—— 舞蹈關乎心靈,卻遠離真實。

色彩解讀

影片《探戈狂戀》自始至終沉浸在一派暖光中——曙紅,艷粉,明黃,最多的是酒紅,那種烈焰一般的紅。
不曾引火自焚,儘管有心與心碰撞的火花兒,儘管有在黑暗中探索的靈光,然而都達不到炙燙的燃點。
導演以探戈特有的狂熱激情來襯托對人生,對愛情的冷靜的思索。在導演的呈現中,‘紅’是平靜的,從容的,生活的底色,正如他借男主人公所說的那種初衷——想讓顏色在時間中漫遊。
舞台背景的幻燈片,濃郁的風情撲面而來。赤紅的外牆,蔚藍的窗戶,褐色的人群,不僅僅是悅目了。光影所創造的世界堪稱完美。
在探戈主宰的另一個世界,男人和女人追逐,或躲藏。
明明是探戈的樂章,可經過導演的編配,延長,把每個音符之間都注入無處不在的迷茫,散布在劇情里的音樂有些忐忑,有些緊張。
馬里奧始終在追逐,卻不知到底追尋什麼?所以他只是選擇了可能追到的。對於必須以失敗告終的人,他放手。
他的懷抱永遠始空蕩蕩的,雖然企望片刻的溫暖,他能擁抱的只有自己的電影,只有電影仲的探戈。一曲又一曲,一場又一場,馬里奧將探戈變幻出無窮的花樣——藉助幻燈,風扇,加註情節,心情,這豈是一場舞蹈所能夠包容的呢?
但馬里奧做到了。他按照理想的藍圖,創造出別樣的探戈,有人說好,有人說糟,但都無所謂吧。他自以為編撰了一出遠離現實的夢境,藉助演員和舞者的身體在軌外翱翔。在此意義上說,他是一個視探戈為生命的男人。
他所聽到的都是弦外之音,他只關注內心世界。在他和伊麗娜走到一起前夕,馬里奧說:“我是一種孤獨的動物,古老獅群中的一隻,在非洲的熱帶草原上,毫無目的地漫遊。”
孤獨的動物,誰不是呢?他只是說出來了而已。他和伊麗娜不是一條路上的人,雖說他們對於探戈同樣痴情。
在一場魔幻、激蕩的舞蹈中,伊麗娜看到了過去所有人的苦難,雖然不屬於她,卻同病相憐。在她暈倒在舞台上的瞬間,她成了一位用心靈舞蹈的舞者。
即使在兩個美女中間,扮演馬里奧的男演員也毫不遜色,他用一雙沉浸在思索中的眼睛撐開了影片的天空——他猶疑——他徘徊——他也想愛——但他孤獨——在他的表演里,能夠發現以深刻著稱的歐洲電影中特有的味道,他用最細微的,甚至是瑣碎的神情,抵達人性中最簡潔,最純粹的內核。
這部電影應該說是流暢的,但需要觀影者隨著影像展開暢想。
與探戈相配的是華麗的、文學的對白,這是一部充滿文人氣質的電影。導演傾心表現的只有舞蹈,他把那些無從言說的部分藏在節拍,和顫音中了。
歌歇了,舞寂了,現實的,和非現實的線索在舞台深處凝固了,紛亂的舞台,背景是噴薄欲出的朝霞,還是殘陽如血呢?鏡頭的搖臂慢慢拉近,在那個黑暗的世界里,還有著記憶里的酒紅色的探戈。
將暖色進行到底,確實需要一番勇氣,在暖色中體現蒼涼,那就只能歸結為智慧了。

精神解讀

本片內含的精神主要為反暴力。影片里相當一部分用舞蹈敘事,舞蹈這種形式更傾向於抒情,因此影片的故事相對簡單。勞拉與馬里奧分手,馬里奧認識了伊麗娜,兩人相愛,而伊麗娜的男友是黑手黨教父,威脅她不準離開,最終影片在一個“不明確的明確結局”中結束。所謂“不明確的明確結局”不同於“開放性結局”。開放性結局,觀眾可以自己設想,有多種合理的走向。
在本片中結尾,“移民潮”的舞蹈段落中表現了三角愛情的危險結局,即一方殺死背棄自己的一方。這是安哥拉原本可能會做的——殺死伊麗娜,但是觀看這幕劇時他替伊麗娜扮演的劇中人擔心焦灼,並在關鍵時刻大叫阻止,這使他發現自己心中真正的期望,他也不希望心愛的人死去。雖然影片故事沒有繼續講下去,但這已經足夠表明安哥拉不會再對伊麗娜產生威脅了,伊麗娜可以和馬里奧快樂地在一起了。因此,這是個不明確的明確結局。
反暴力的精神主要體現在兩部分,一是“焦灼歷史記憶”一段,舞劇中對戰爭殘酷的表現,焦慮的紅色調以及揪心的音樂傳達出令人窒息的煩躁不安,達到了讓人厭惡戰爭的目的。二是通過對三角愛情危險殺機的預演,讓可能涉及到此行為的人意識到衝動的痛苦後果,主動放棄暴力,使暴力消融在萌芽階段。

創作特色


「誰是馬里奧?故事主角嗎?那不重要,比起他的際遇,還有他做的事…」導演一開始便這樣與觀眾直接對話,並以舞台劇般深度介入的背影歌曲強化馬里奧的現狀,他深陷在女友走後,才發現自己深愛她的懊悔中。
透過劇中那位音樂劇導演馬里奧,導演表達了他的創作意念與堅持,以及對中年人生的叨叨絮絮。音樂劇劇名與原文片名皆為「Tango」,也同樣將Tango舞蹈溶入兩者間看似南轅北轍,一是馬里奧的愛情,一是對歷史傷痛的剝視,但實際上有著相近內涵的主題中。
馬里奧在編導舞台劇時,利用色彩穿越時空,藉由燈光表現主角的變遷,並嘗試加入幻燈片、風扇、新舞等元素,讓表演複雜化。而在排練音樂劇之外的電影場景中,也能看得到曼妙的Tango舞姿及豐富變化的燈光,其中昏黃色調及浪漫粉紅,最讓人印象深刻。
在這部很創作者觀點的影片中,有著創作者如何創作及如何堅持。
「……女人離開,男人崩潰,但別的女人出現了,年輕女舞者,男人戀愛了,戀愛?是戀愛或抓住救生圈……」,一連串的自言自語,幾乎要讓人以為是馬里奧在反省著自身境遇,但最後會發現,其實是馬利歐用放大鏡來看自己的生活,並擴大傷痛,將之轉化成創作靈感,將感情受創后的心情轉折延伸到創作之中。
因為堅持,便不免批評時下俗化的觀眾品味,而有了這類的對白。「別搞得太複雜,時下的觀眾要簡單的事物,他們習慣看電視,他們要純粹的娛樂,……愈簡單愈快樂。」「不需要那場戲,觀眾看不懂,給他們優美的舞蹈,美女,動聽的探戈,而不是只有恐懼和焦慮,那不屬於音樂劇。」而馬里奧不為所動,在投資者的壓力之下,他還是說:「那是我的演出概念。」
此外,還有對中年男人的感慨。馬里奧在與青春美麗的艾蓮娜共餐時,叨叨絮絮地自我剖析,說了一堆男人對權力的迷戀、年少不再等等的「心得報告」。
整部電影手法多元複雜且富娛樂性,故事線以馬里奧的愛情與音樂劇編導為主,然而這不只是部充滿愛情與創作理想的片子。
馬里奧橫刀奪愛,搶了格羅·拉羅卡的女人伊麗娜。在具黑手黨背景的安傑羅對伊麗娜恐嚇:「你在犯錯,沒人可以玩我!」之後,便緊接著排演伊麗娜被刺殺的那場戲。在眾人的驚呼聲中,雖然此次安然無恙,卻在看完電影之後,有著不知下次是否依然無羔的焦慮。

經典場景


第一處:在影片開始不久的酒會上,探戈大師奈利受邀為來賓即興表演了一段探戈,這處探戈其實就是上文所提到的“Salon Tango”;那位滿臉滄桑溝壑的老人,懷抱年輕豐潤的舞伴,短短几分鐘里,舞盡探戈百味,真正做到了沙龍探戈所要求的那種即興和男女共舞的感覺。鏡頭大部分時間對準舞者那兩雙紛飛纏綿、不離不棄的腳,捕捉每一個流暢的步伐,就好象停不了的天籟,一點一點,沉靜溫柔,把你的心越纏越緊,又悲傷又甜蜜,探戈舞特有的無奈與悲劇之美,至此無可附加;可是當鏡頭轉向男女舞伴互相凝望的眼神,又讓人墜入了另一重天——看著我,望著我,想著我,即使我們只是偶然相遇,即使人生不過是浮雲流水、蒼海白駒,但在這長長舞曲的一分鐘,也請你,愛上我。
第二處:出現在影片中間部分的探戈則輕快明朗得令人吃驚。這是一段男主角馬里奧臆想中的舞蹈,紹拉以剪影的形式來表現男女舞者輕快跳脫的舞姿,仍然是紛飛如蝶的舞步,仍然是郎情妾意的痴纏,卻充滿了年輕的朝氣和熱情。尤其是女舞者如同春天森林裡小鹿般輕盈跳動的身姿,每一步似乎都是在觀者的心尖上舞動。簡單的16個八拍舞步組合,卻能衍生出這麼無窮無盡變化的美妙舞步,而且把這一段輕快的舞蹈和馬里奧在前半段經常臆想出的那幾段舞蹈相比,明顯可以發現紹拉希望通過舞蹈來表現人物內心感情衝突的煞費苦心之處:從被妻子拋棄的嫉妒絕望、舞台創作遇上困境催生壓抑、灰暗、隱隱帶有血腥和狂暴氣息的心情,到遇上年輕美麗的伊麗娜所帶來的如飲甘瓊般的活力與創作靈感。這些通過舞蹈傳達出來的信息,讓人開始有點相信,原來愛真的很偉大!
第三處:後半部一段舞台排練時的三人探戈舞。都說探戈是兩個人的舞蹈,確切地說,應該是兩顆心的舞蹈。可是這一段三人探戈一樣經典地令人嘆為觀止,兩位女舞者,一個年輕嬌艷,一個冷艷迷離,在一方小小舞台上互不示弱地爭奪愛和被愛的主角,紅玫瑰與白玫瑰,誰不想做那明月光和硃砂痣?而男舞者,就這麼遊離其間,難割難捨,坐享齊人之福的男性自私願望,在女性面前決絕得沒有商量,因而在也更加完美無暇的舞步進逼中,唯唯地,仍是沒有答案。台上是愛恨迷離、顛倒眾生,台下是目幻神迷、人戲不分。

影片獲獎


• 入圍1999年奧斯卡、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 榮獲1998年坎城影展最佳攝影獎
• 榮獲1999年西班牙哥雅獎最佳音效獎
• 榮獲1999年聖地牙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相關評價


Tango:you never leav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