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缺,現代漢語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quē,最早見於說文小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缺”字,《說文解字》解釋為器破也。從缶,決省聲。傾雪切。“缺”字基本含義為不夠,如:缺乏、缺少;引申含義為殘破,如:缺點。

在現代漢語中,“釣”字多用作動詞,如:缺鹽,缺油。

字源演變


“缺”字始見於說文小篆,其字源演變圖如下:
缺的字源演變圖
缺的字源演變圖

詳細釋義


拼音詞性釋義英譯例詞例句
quē形容詞器具破損;引申為缺漏而不完整imperfect;imcomplete牆缺了一塊;缺落缺,器破也。——《說文》
動詞短少;缺乏lack;be short of缺鹽;缺油
缺王道之儀。——《漢書·司馬相如傳下》
於此微缺然。——清· 袁枚《祭妹文》
該到未到be absent人都到齊了,一個不缺
名詞舊指官職的空額,后亦泛指一般職務的空額vacancy補缺;缺位
空隙;缺口gap鋒口為缺。——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缺呀(缺口開張貌)
虧缺deficiency缺月;缺蟾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宋· 蘇軾《水調歌頭》
缺陷。引申為遺憾缺陷。引申為遺憾缺事;缺限猶欲保殘守缺。——《文選·劉歆·移太常博士書》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苦穴切,音闋。【說文】器破也。【玉篇】虧也,破也。【書·君牙】咸以正罔缺。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貫列缺之倒景兮。【注】列缺,天閃也。
又【廣雅】缺,去也。【篇海】少也,毀也,玷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傾雪切。義同。
又【集韻】犬橤切,音頍。卷幘也。結項中爲四綴,所以固冠者。【儀禮·士冠禮】緇布冠缺項。【注】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
又【集韻】窺絹切,音。義同。【玉篇】亦作。【集韻】或作決。【佩觿】干祿字書以缺字從垂旁,其不典有如此者。

說文解字

器破也。從缶,決省聲。傾雪切。
說文解字注
(缺)器破也。俗誤作。又通用闕。從缶。夬聲。各本作決省聲。今正。傾雪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