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又旦

王又旦

王又旦出生於1636年,去世於1687年,字幼華,號黃湄,祖籍明郃陽(今陝西省合陽)縣百良鄉百良村。為清順治十五年戊戌科進士,擅詩,善絺章繪句,文採風流,官聲詩名並重,時與詩壇領袖王士禛並稱“二王”。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

人物簡介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進士。康熙七年(1668年)起任湖廣潛江知縣6年。當潛江正值兵災水患之後,力革除弊政,招集流亡,獎勵農桑,變亂為治。潛江居漢水下游,常因決堤成災,其除率眾修堤外,又建議上級改各縣聯合修堤為分縣划段管修,以防敷衍推諉,使湖北免除漢水之患20餘載。同時於潛江建立“傳經書院”和“說詩台”,培育人才。康熙九年(1670年)在縣衙內東側建立了一個草堂,取杜甫“老樹空庭得”之意,名“得樹”。每得空閑,他就把那些未仕和致仕歸里的文人們邀來得樹草堂,“置酒聯吟”。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升任吏部給事中,戶部都給事。後到廣東主持考試,奏准於盜匪常出沒的南海花山建城設縣,遂得長治久安。博學能文,善絺章繪句、文採風流,詩作尤佳,官聲詩名並重,與京師王士禛時相唱和,交誼尤契。時海內言詩者必稱“二王”。朱竹坨謂“又旦詩能兼綜漢宋人之長”。王士禛曰“幼華詩一變而清真古淡,再變而為奇恣雄放。及歸龍門,讀書太史公祠下,而其詩益溣泫澄深,渺乎莫窺涯涘。”姜西溟曰“今京師以詩名家者,稱‘兩王先生’,一為新城阮亭少詹,一為郃陽黃湄給事也。其後新城予告歸省,而都下之言詩者乃專歸郃陽。公生平與阮亭周旋最久,故阮亭序先生詩曰‘幼華之詩凡數變,而予皆能道其所以然。’然公詩與阮亭溪徑自別,古體老而益肆,外露奇倔而內涵靜穆,非學醇而功力深至不易臻斯境界,宜阮亭亟稱之也。”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病卒,終年僅51歲,葬於郃陽縣百良村南。著有《河渠》、《黃湄詩選》、《黃湄集》(10卷)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