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瞄準的結果 展開
瞄準
漢語辭彙
瞄準miáozhǔn
瞄準有廣義和狹義兩種類型:
(1)廣義的瞄準:一般指關注的方面或領域,如瞄準國際市場開發產品等等。
(2)狹義的瞄準:射擊時注視目標,以期命中。
瞄準miáozhǔn
(1)瞄準的動作要領
瞄準就是右眼通視缺口和準星,使準星尖位於缺口中央並與上沿平齊,指向瞄準點。
瞄準動作正確與否,對射擊的準確性影響極大。如,半自動步槍的準星尖偏差毫米,在100米距離上彈差點的偏差量可達21厘米。因此,瞄準時,應集中主要精力於準星與缺口的平正關係上。正確的瞄準景況應是準星與缺口的平正關係看得清楚,而目標看得較模糊。如果集中主要精力於準星與目標上,往往會忽略準星與缺口的平正關係,從而產生較大的偏差。
瞄準時,首先使瞄準線自然指向目標。若未指向目標,不可遷就而強扭槍身,必須調整姿勢。需要修正方向時,卧姿可左右移動身體或兩肘,跪、立姿可左右移動膝或腿。需要修正高低時,可前後移動整個身體或兩肘里合、外張,也可適當移動左手的托槍的位置。
(2)檢查瞄準的方法
檢查瞄準的方法主要包括:
① 個人檢查。瞄準時,頭稍上下移動,檢查準星是否位於缺口中央;頭稍左右移動,檢查準星是否與缺口上沿平齊。
② 固定槍檢查。將槍放在依託物上,瞄準后不動槍,互相檢查瞄準的正確程度。
③ 四點瞄準檢查。將槍放在依託物上,在槍前15米處設固定白紙靶。示靶手將檢查靶固定在白紙上,由較好的射手瞄準后不動槍,示靶手通過檢查靶中央的圓孔,點上標記作為基準點。然後,移開檢查靶,由射手不動槍瞄準,指揮示靶手移動檢查靶。連續瞄3次,每次點上標記。3次的瞄準點與基準點能套在10毫米的圓孔內為合格。此外,還包括用檢查鏡檢查。
(1)使用直羽毛片時,務必使主箭羽與瞄準窗右側相垂直。
(2)弓開滿(即弓弦到位)時準星瞄入黃心,不進行第二次移動瞄準。
(3)拉弓臂動作完成以後,瞄準眼瞳孔中心點、勾弦點、搭箭點、靶的中心點要求形成一個面。
(4)拉弓臂的運動形式應與瞄準時間相適應,使肘關節作向心運動,防止肘下垂,以免造成力量“內合”。
繼續用力是和瞄準同步進行的,繼續用力時間的長短應與瞄準時間相適應,在第一次相對穩定的瞄準時間裡,應是拉響信號片的最佳時間。
(5)各部分動作完全就緒、用力已到最佳狀態、準星已穩定在要瞄準的位置上、呼吸已基本停止、全身處於相對靜止狀態,以上各條件成熟的同時,信號片也正好拉響。這些條件共同形成的時刻,就是放箭時機。
(1)找一個能清楚地看到靶心和彈落點的靶子。
(2)橫握,或斜握彈弓。確定姿勢,腳一前一後,挺直腰,不要彎,而且以後射擊時也不能改變姿勢,特別是別彎腰!
(3)皮兜拉到顴骨下嘴角上的某處(橫握),貼上膠布,拉弓時用大拇指的同一位置碰到膠布,這樣可以保證每次拉弓都在一點定位!(斜握拉到眼角附近)
(4)在靶子上畫一個不要超過10mm直徑的小點!距離靶子2.5~3米左右,皮筋延長線和靶心重合,皮兜拉到臉上膠布處射擊!
(5)射2發,察看是否落點基本重合。如果重合,證明你的姿勢正確!
(6)分析彈落點!如果射高了,把臉上膠布向上移一點。射低了,膠布下移,上下的調整很容易!
(9)你會發現可以通過後手細小的調節來控制彈落點!
(10)你可以每次都打中靶心的時候,就差不多已經熟悉你的彈弓了!退後幾步,到6-10米的時候,繼續打10mm的點,就會發現,又有稍微的變化,這時你通過微調來確定臉上膠布的位置。
(11)遠打時要計算拋物線,可以故意抬高前手估算!
三點一線瞄準法,中國在16世紀就有了,其結構與運用方法,戚繼光在書中便有清楚描述。
《紀效新書》卷十五·布城諸器圖說篇:─、放銃之法……用一隻眼看后照星對前照星,前照星對所打之人……。
《練兵實紀》雜集·軍器制解·鳥銃解:「後手不用棄把點火,則不搖動,後手執定一目照,直以指勾軌,則火自然入葯而銃發矣。目照之法,銃上後有一星,目上有一星,以目對后星,以後星對前星,以前星對所擊之物,故十發有八九中。」
1860年,一位英國軍官來華訪問。他看到淮軍士兵開槍的姿勢很奇特。朝前放槍,眼睛往後瞅。這是因為當時使用燧發槍的緣故,首先火藥殘葯會灼傷眼睛,其次射程近到瞄準反而打不到的地步,而且火藥產生的煙霧也會影響視線,因此使用早期燧發槍的士兵開槍的時候是頭向後扭過去往後看的。
後來,武器變革到裝子彈的撞針步槍,軍校的步兵操典才仔細地講解了射擊時的動作要領,特彆強調了“開槍要瞄準”這一關鍵性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