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蒴黃麻

長蒴黃麻

長蒴黃麻(Corchorus olitorius L.)是椴樹科黃麻屬木質草本,高1-3米。葉紙質,長圓披針形,長7-10厘米,寬2-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均無毛,基出脈5條,兩側的上行不過半,中脈有側脈7-10對,邊緣有細鋸齒;葉柄長1.6-3.5厘米,上部有柔毛;托葉卵狀披針形,長約1厘米。花單生或數朵排成腋生聚傘花序,有短的花序柄及花柄;萼片長圓形,頂端有長角,基部有毛。

分佈於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雲南、廣西和廣東。生長於海拔700-1600米的高溫潮濕的草地、溪旁或田埂上。

長蒴黃麻葉片內的粘質可作為湯食用,具有強壯、防癌、改善體虛、消除疲勞的作用。

形態特徵


長蒴黃麻
長蒴黃麻
木質草本,高1-3米。葉紙質,長圓披針形,長7-10厘米,寬2-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均無毛,基出脈5條,兩側的上行不過半,中脈有側脈7-10對,邊緣有細鋸齒;葉柄長1.6-3.5厘米,上部有柔毛;托葉卵狀披針形,長約1厘米。
花單生或數朵排成腋生聚傘花序,有短的花序柄及花柄;萼片長圓形,頂端有長角,基部有毛;花瓣與萼片等長或稍短,長圓形,基部有柄;雄蕊多數,離生;雌雄蕊柄極短,無毛;子房有毛,柱頭盤狀,有淺裂。蒴果長3-8厘米,稍彎曲,具10棱,頂端有1突起的角,5-6片裂開,有橫隔;種子倒圓錐形,略有棱。花期夏秋。

產地生境


分佈於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雲南、廣西和廣東。生長於海拔700-1600米的高溫潮濕的草地、溪旁或田埂上。

繁殖方法


播種:長江流域可在5月上中旬播種。採用營養缽育苗可減少用種且有利移栽。可在田間條播或苗床育苗,再行移裁。長蒴黃麻具有較高的移栽成活率。育苗地要有充足的光照,以防秧苗徒長。

栽培技術


整地施肥

由於長蒴黃麻喜高溫,且在濕潤狀態下生長良好,所以應選擇有豐富水源的地塊進行栽培。移栽地可整成連溝100厘米的高畦。幼苗4-5片真葉時雙行定植,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整地時667平方米施入優質有機肥2000-3000千克。作有機栽培的不再施用其它化學肥料。

採收

當長蒴黃麻株高25厘米時即可採收。採收時在距地面6厘米處剪取全株,到9月底時可採收5-6次。還可以掐嫩莖的方法進行採收。苗高33厘米時單株可采鮮葉200-220克。

追肥

每採收1-2次可追施人糞尿1次,共3-4次,以促進生長。追肥時注意在行間澆施,不要污染葉片,防止燒葉燒心。由於長蒴黃麻受病蟲害侵害的機率很少,可採用無農藥栽培法。

留種

需要留種時可在田間定株不採收葉片或嫩莖,讓其生長開花結籽。長江流域的蘇南地區長蒴黃麻進入10月以後開花,當蒴果呈茶褐色時即可收穫。

主要價值


長蒴黃麻葉片內的粘質可作為湯食用,具有強壯、防癌、改善體虛、消除疲勞的作用。中國自古將長蒴黃麻作為藥用,長蒴黃麻的葉有強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