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鼻炎

藥物性鼻炎

藥物性鼻炎是一種比較少見的慢性鼻炎。長期持續不恰當的鼻腔用藥,以及因治療其他疾病用藥引起的鼻部不良反應,稱為藥物性鼻炎。主要癥狀為雙側持續性鼻塞,可有鼻內乾燥不適。患者鼻腔黏膜充血到蒼白不等。典型者黏膜呈紫紅色,鼻腔狹窄,有大量黏液性分泌物,鼻毛脫落,嚴重者黏膜呈橡皮樣狀態。確診后立即停葯,積極治療原發病,並用其他藥物替換原葯。在滴鼻的同時,內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等,有助於改善癥狀。也可採用低溫等離子微創療法。患者常有鼻腔乾燥、呼吸時有疼痛感等不適。晚期還可能出現萎縮性鼻炎、鼻息肉、鼻竇炎及中耳炎等併發症。一般預后較好,治療后多不複發。

就診科室


● 耳鼻咽喉科

病因


● 藥物性鼻炎常見病因包括不恰當的鼻腔用藥,如用藥過量或長期用藥等。
● 許多藥物均可引起藥物性鼻炎,其中既有鼻腔局部的用藥,也有部分全身用藥。
● 鼻腔局部用藥
● ● 以腎上腺受體激動劑為基本藥物的減充血滴(噴霧)劑,如鹽酸萘甲唑啉、鹽酸麻黃鹼、鹽酸羥甲唑啉、鹽酸賽諾唑啉、鹽酸甲氧明、間羥胺等。
● ● 表面麻醉藥,如丁卡因等。
● 全身用藥
● ● α-腎上腺受體阻滯葯:如血安平。
● ● 擴血管葯:如肼曲嗪、酚妥拉明。
● ● 交感神經抑製藥:甲基多巴。
● ● 解熱鎮痛葯:阿司匹林。
● ● 抗精神失常葯:硫利達嗪。
● ● 抗焦慮葯:利眠寧、阿普唑侖。
● ● 抗抑鬱症葯:阿米替林。
● ● 口服避孕藥。

癥狀


● 藥物性鼻炎的臨床表現包括雙側持續性鼻塞,可有鼻內乾燥不適等典型癥狀,及全身癥狀。
● 典型癥狀
● ● 雙側持續性鼻塞,可有鼻內乾燥不適。
● ● 流大量黏性鼻涕。
● 全身癥狀
● ● 嗅覺減退
● ● 頭痛
● ● 頭暈

檢查


● 主要通過前鼻鏡或鼻內鏡檢查來確診藥物性鼻炎。
● 前鼻鏡或鼻竇鏡檢查,輔助病史及相關癥狀進行診斷。
● ● 可見患者鼻黏膜呈紫紅色,鼻腔狹窄,有大量黏液性分泌物,鼻毛脫落。

診斷


● 藥物性鼻炎主要根據病史,臨床癥狀和檢查結果做出診斷。
● 病史
● ● 有長期應用鼻血管收縮劑或血管收縮物的病史,連續應用10天以上。
● ● 自覺使用滴鼻劑的效果越來越差,所需用量越來越大、滴葯頻率增加。
● ● 對麻黃素反應不敏感。
● 臨床癥狀
● ● 雙側持續性鼻塞,鼻內乾燥不適。
● 檢查結果
● ● 前鼻鏡或鼻竇鏡檢查可見患者鼻黏膜呈紫紅色,鼻腔狹窄,有大量黏液性分泌物,鼻毛脫落。

鑒別診斷


● 藥物性鼻炎需與其他慢性鼻炎鑒別。根據患者的用藥史可以區分。
● 患者有雙側持續性鼻塞,鼻內乾燥不適癥狀,不可自行購買滴鼻葯,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治療


● 藥物性鼻炎治療方針為確診后立即停葯,積極治療原發病。
● 一般治療
● ● 治療藥物性鼻炎,首先應停用血管收縮劑類滴鼻葯,至少要堅持兩個星期以上。
● ● 然後治療原發病,並用其他藥物替換原葯。
● ● 在滴鼻的同時,內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等,有助於改善癥狀。
● 低溫等離子微創療法
● ● 利用等離子高頻產生的能量迅速分解蛋白,針對局部病灶進行消融、凝固、止血。
● ● 該治療方法六歲以上的兒童都可以接受。

危害


● 影響工作和生活
● ● 鼻塞嚴重,可影響患者睡眠,從而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
● 引起合併症
● ● 晚期還可能出現萎縮性鼻炎、鼻息肉、鼻竇炎及中耳炎等併發症。

預后


● 一般預后較好,停葯后多數患者病狀可以逐漸恢復或緩解。

預防


● 在正規醫院購買鼻腔內用藥,按醫囑使用藥物。
● 改善生活及工作環境,接觸粉塵及化學氣體等應戴口罩。
● 經常通風,室內保持新鮮、通暢、濕潤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