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經根炎

脊神經根炎

脊神經根炎是多種原因所致的脊神經根的炎性或變性病變的總稱。硬膜內、外段神經根炎的病因不同。膜內段神經根炎常由感染、中毒、營養代謝障礙等引起;膜外段神經根炎常因局部受涼、受潮、肌肉及橫突外傷和炎症等引起。膜內脊神經根炎的病變常較廣泛,病變可侵及任一節段的脊神經根,且多為雙側性者;膜外段者病變常較局限,多為單側性者。常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肩臂部的疼痛、麻木、無力,疼痛常沿上肢外側或內側遠端放射,咳嗽、用力及解便時加重。一般以內科保守治療為主,輔以康復訓練。本病一般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病因


● 膜內段神經根炎常由感染、中毒、營養代謝障礙等引起;膜外段神經根炎常因局部受涼、受潮、肌肉及橫突外傷和炎症等引起。
● 膜內脊神經根炎的病變常較廣泛,且多為雙側性者;膜外段者病變常較局限,多為單側性者。

癥狀


● 常可出現一側或兩側肩臂部的疼痛、麻木、無力,疼痛常沿上肢外側或內側遠端放射,咳嗽、用力及解便時加重。
● 常在受寒、勞累后明顯,溫熱和休息后減輕,可出現上肢肌肉輕度萎縮;相應的頸、胸椎旁可有壓痛。
● 可有皮膚溫度及顏色的改變、營養和汗腺分泌障礙等植物神經癥狀。

檢查


體格檢查

● 受損神經根后根支配範圍內有放射性麻木、疼痛。
● 在受累神經根前根分佈區域內,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運動神經元性癱:肌力減退、肌肉萎縮、腱反射減退或消失。
● 腰骶部可出現性功能減退。

腦脊液檢查

● 腦脊液中可有輕度淋巴細胞增高。

肌電圖檢查

● 受損範圍內的肌肉可呈失神經性肌電圖改變,周圍神經運動和感覺傳導速度減慢。感覺神經誘發電位潛伏期延長。

診斷


● 起病可急可緩,常有感染、中毒、營養代謝障礙、脊椎疾病、椎旁肌肉外傷及炎症、橫突外傷等病史。
● 在受損神經根后根支配範圍內有放射性麻木、疼痛,如胸神經根炎引起肋間神經痛;頸胸神經根炎有肩頸部至上肢尺側或(和)橈側疼痛;腰骶神經根炎表現為腰骶部至下肢內側或(和)外側及足部疼痛等。常因受涼、咳嗽、排便等誘發或使癥狀加重。
● 在受累神經根前根分佈區域內,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肌力減退、肌肉萎縮、腱反射減退或消失等。如頸胸神經根炎癥狀多發生於肩胛帶和上肢;腰骶神經根炎癥狀則見於下肢。骶神經根損害較重時尚有失張力性膀胱和性功能障礙。
● 腦脊液可有輕度淋巴細胞增高。受損範圍內的肌肉可呈失神經性肌電圖改變,周圍神經運動和感覺傳導速度減慢。感覺神經誘發電位潛伏期延長。
● 病變累及蛛網膜時稱脊膜-神經根炎,如同時累及脊髓則稱脊髓-脊膜-神經根炎,可產生脊髓蛛網膜炎癥狀。
● 有原發病病因的癥狀和體征。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腦炎、椎間盤突出、格林巴利綜合症等進行鑒別。
● 本病起病可急可緩,常有感染、中毒、營養代謝障礙、脊椎疾病、椎旁肌肉外傷及炎症、橫突外傷等病史,查體可見受損神經根后根支配範圍內有放射性麻木、疼痛;受累神經根前根分佈區域內,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
● 醫生需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超聲、CT、MRI、腦血管造影(DSA)等明確診斷。

治療


保守治療

● 病因治療:控制各種感染及糖尿病。
● 可選用強的松或地塞米松,同時使用B族維生素、輔酶Q10、胞二磷膽鹼等藥物,以促進神經修復及機能的改善。

理療及功能鍛煉

● 磁療、針灸、熱敷、按摩等。
● 肢體被動活動(康復師或者家屬對患肢各關節進行被動活動)及主動活動(患者自己對患肢進行鍛煉)等。

危害


● 神經根炎可累及前根及后根,常可致所累肌肉萎縮,如為骶神經則會出現大小便障礙及性功能障礙。

預后


● 早期積極治療可取得良好效果。

預防


●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戒煙、酒;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多進新鮮蔬菜,清淡飲食。
● 積極治療引發本病的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