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爾第一畫法
克孜爾第一畫法
特指古代西域國家龜茲所繪石窟的藝術手法。又稱“犍陀羅藝術”,所畫的風格手西臘影響。(約在公元二世紀開始)
克孜爾第一畫法特指古代西域國家龜茲所繪石窟的藝術手法。又稱“犍陀羅藝術”,所畫的風格手西臘影響。(約在公元二世紀開始)
“犍陀羅藝術”是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地區(今南亞次大陸地區的巴基斯坦北部及中亞細亞的阿富汗東北邊境一帶)的希臘式佛教藝術。形成於公元1世紀,公元5世紀后衰微。犍陀羅地區原為公元前6世紀印度次大陸古代十六列國之一﹐孔雀王朝時傳入佛教﹐1世紀時成為貴霜帝國中心地區﹐文化藝術很興盛﹐犍陀羅藝術主要指貴霜時期的佛教藝術而言。因其地處於印度與中亞﹑西亞交通的樞紐﹐又受希臘——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希臘——巴克特里亞等長期統治﹐希臘文化影響較大﹐它的佛教藝術兼有印度和希臘風格﹐故又有“希臘式佛教藝術”之稱。犍陀羅藝術形成后﹐對南亞次大陸本土及周邊地區(含中國新疆、中國內地、日本、朝鮮等國和地區)的佛教藝術發展均有重大影響。
3世紀后﹐犍陀羅藝術逐漸向貴霜統治下的阿富汗東部發展,公元5世紀時﹐犍陀羅本部因貴霜帝國的瓦解而衰微﹐但阿富汗的佛教藝術卻一直繁榮到公元7世紀,此即後期犍陀羅藝術或“印度-阿富汗流派”﹐亦稱巴米揚藝術。主要代表有巴米揚佛教遺跡﹑哈達佛寺遺址﹑豐杜基斯坦佛寺遺址等。這個藝術流派除繼承犍陀羅藝術固有風格外﹐還較多地吸收了印度本土的傳統,佛像臉形趨圓﹐衣衫變薄﹐以灰泥表現衣褶﹐並將印度的石窟建築和巨型造像結合起來創立石窟佛像綜合體,對中國新疆﹑敦煌﹑雲岡的佛教藝術有重大影響。另外犍陀羅式佛塔也經中亞傳入中國﹐和中國固有的樓閣形式結合﹐形成常見的多層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