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人
漢族人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云:“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於漢朝。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漢族人口約為13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佈於世界各地。除中國兩岸四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和北美洲也有較多分佈。
總人口:約13億
分佈(是以下地區的主體民族):
* 大中華地區
o 中國大陸
o 台灣
o 香港
o 澳門
* 新加坡
* 聖誕島 (澳大利亞)
* 檳城 (馬來西亞)
其它主要分佈地區:
* 泰國
* 印度尼西亞
分佈漢族人口99%以上都分佈在大中華地區,在中國大陸,漢族佔總人口的92%,分佈於各個省份;在台灣漢族佔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佔總人口的95%和97%。
地區 人口 占該地區百分數
中國大陸 1,201,809,000 (2005年) 92%
台灣 22,436,000 (2005年) 98%
香港 6,554,000 (2005年) 95%
澳門 462,000 (2005年) 97%
總計 1,231,261,000
漢族在新加坡、聖誕島(澳大利亞)、檳城(馬來西亞)也是當地的主體民族,分別佔總人口的77%、70%和56%。同時在許多國家也是重要的組成民族之一。
大洲/國家 人口 占該國百分數、占海外漢族人口的百分數
亞洲 28,800,000 (1998年) 81%
柬埔寨 150,000 (2003年) 1.2%
印度尼西亞 7,300,000 (2003年) 3.1%
日本 175,000 (2003年) 0.1%
朝鮮 50,000 (2003年) 0.2%
韓國 100,000 (2003年) 0.2%
寮國 50,000 (2003年) 1%
馬來西亞 7,000,000 (2004年) 30%
緬甸 1,300,000 (2003年) 3%
菲律賓 1,500,000 2%
新加坡 3,400,000 (2004年) 76.8%
泰國 7,300,000 (2003年) 12%
越南 2,300,000 (2003年) 3%
北美洲 5,020,000 (1998年) 14.5%
加拿大 1,200,000 (2004年) 3.69%
美國 2,400,000 (2000年) 0.8%
歐洲 945,000 (1998年) 2.6%
俄羅斯 680,000
法國 300,000
英國 247,403 (2001年) 0.4%
大洋洲 564,000 (1998年) 1.5%
澳大利亞 454,000 (2003年) 2.5%
紐西蘭 115,000 (2003年) 2.8%
非洲 126,000 (1998年) 0.3%
南非 100,000 (2003年) 0.2%
總計 35,175,000 100%
漢族在全國分佈的特點是東密西疏,據1990年的統計,全國10.39億漢族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91.92%,其中漢族人口占當地總人口的比例,江蘇、浙江分別為99.77%、99.49%,而新疆、西藏則分別為37.58%和2.05%。
文化信仰
漢民族傳統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會基礎中對道家、佛家諸說多有崇敬!然而遺憾的是,近現代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人們的功利主義思想逐漸佔據主流形態,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宗教卻逐漸式微,民眾有許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
漢族,在東南亞被稱為華族,又稱華人或唐人,是中國的主要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漢族人口約為13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佈於世界各地。除兩岸四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和北美洲也有較多分佈。
從約公元前7000年起,當今漢族主體的一部分巴楚人在長江流域發展。前5000年左右,漢族的另一來源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元前2700年,活動於陝西中部地區的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後兩個部落結為聯盟,並攻佔了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
約公元前2000年,啟建立了夏朝,前1766年,商朝建立,前1122年,周朝建立。從周朝開始,境內各個民族與部落不斷融合,形成了黃河流域的華夏族和淮河、泗水、長江和漢水流域的楚族。在這期間,華夏族和楚族的逐步形成,成為現代漢民族的前身,並以此區別於夷、蠻、戎、狄等諸多民族,但此時華夷的劃分尚不十分嚴格。
春秋時期,華夏族同周邊民族進一步融合,華夏族和楚族、秦族之間也逐漸融合。到了戰國時期,各個華夏諸侯國之間相互征戰,陸續進入中原地區的夷、蠻、戎、狄也逐漸與華夏族融合,從而形成較為穩定的族體。此時,華夏族的活動地域也擴展到了遼河中下游,洮河流域、四川盆地、江南地區等地。
秦滅六國,一統華夏。僅僅十餘年,在楚人陳勝、吳廣,項羽、劉邦等人的領導下,秦朝滅亡。隨後同為楚人的劉邦和項羽爭奪最高統治權,劉邦勝出,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並以先秦時期的楚族和華夏族為核心,融合了羌、匈奴等部落,形成了漢族。此時漢族人口分布仍集中與黃河、淮河流域,從西晉末年起,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到明、清時,由於統治階層的民族政策,間接導致南方漢族人口便超過了北方,從民國開始,漢族又逐漸遷徙至中國東北。自明朝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屬漢藏語系,按學術界較常見的劃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七大方言(有許多不同的劃分方法,參見漢語方言詞條)。近幾年來不少學者認為廣西的平話、山西的晉語應與其他七大方言並列。對漢語標準語的規定,漢族所在的不同地區各有不同,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定為標準官話(以官話區的北京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語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普通話、國語、華語),香港定位標準粵語(廣州話)。中文的表達方式分別有繁體中文(又稱正體中文)和簡體中文來書寫。
此外,有的學者還將閩方言分為閩南話和閩北話。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佈通行地域,每個方言內部又可再分區劃片,從而構成了漢語方言複雜,南北互不相通的語言狀態。儘管如此,由於漢字的高度統一,對漢族具有強大的內聚作用,所以,我們似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漢字,就沒有漢族。
漢族由於分佈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佔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檐重閣和律卯結構。由於南方各地習俗和自然條件不同,在住房建築布局上也有差異。如丘陵山地的樓房依山而建,江浙水鄉則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樓龐大而美觀,蘇州的樓閣小巧而秀麗。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樑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有饅頭、麵條、花捲、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吃法。漢族講究並善於烹任,不同地區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民族有自己華美絢麗的民族服飾,即漢服(具體參見漢服詞條)。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甲申之難(1644年)。1644年清軍入關后,滿清統治者下令全國剃髮易服,引起全國性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後滿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逐漸消亡。1683年,清軍入台灣,滅鄭成功余部,從此漢服徹底從華夏土地上永遠的消亡。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后,今日的漢族成了世界上惟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漢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麗服飾。
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樂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漢族的主要傳統觀念。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傳統節日
節日名稱 日期 說明
過大年/春節 陰曆正月初一 俗稱過年,傳統上從歲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年時,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清明節 陽曆四月五日 祭祖、掃墓
端午節 陰曆五月初五 又稱端陽節,主題:吃粽子
七夕節 陰曆七月初七 又稱星期,即中國愛情節、情侶節,神話傳說中鵲橋相會之日
中元節 陰曆七月十五 又稱盂蘭節,俗稱七月半、鬼節,有祭祀靈魂等民間習俗
中秋節 陰曆八月十五 舉家團圓節,主題:賞月、吃月餅
重陽節 陰曆九月初九 敬老節,並有其他多種主題
漢族人口眾多,習俗各異。如今男女婚嫁大都已移風易俗,採用簡單而又熱鬧的婚禮。但在有些漢族地區的農村,傳統的民俗至今仍然保存著。
漢族人民歷來以簡樸、富於創造精神著稱。無論是在政治、軍事、哲學、文學、史學、藝術諸方面,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漢族人民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
漢族歷史上的經濟是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是一種典型的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漢族的農業生產在歷史上素來發達,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細作著稱於世,漢族的手工業和各項科技在清朝之前也一直保持著世界領先的水平。
“漢族”一詞的最早出現,就我看的材料,也有兩種說法:
1,1903年出現。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的韓景春,李毅夫兩位研究,最早使用“漢族”一詞的是黃遵憲,是在1903年的《駁革命書》中:“倡類族者,不願漢族,鮮卑族,蒙古族之雜居共治,轉不免受治於條頓民族,斯拉夫民族,拉丁民族之下也”
2,太平天國末年。有學者認為“漢族”族稱的最早記載是在太平天國末年的侍王李世賢《致各國領事書》中,其實有“漢族”一詞。
五,“中華民族”一詞最早是由梁啟超提出的,出現在1902年他的《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上古時代,我中華民族之有四海思想者厥惟齊”
六,“國族”一詞的最早出現是1924年孫中山的《民族主義第一講》中:“民族主義就是國族主義”
參考資料:http://www.han-tang.org/php/bbs/archiver/?tid-1590.html
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漢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炎黃集團是漢族的一個主源。在中國的原始社會末期,在黃河兩岸中原地區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部落聯盟后,為了爭奪部落聯盟首領的權位而釀成了歷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戰”,黃帝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稱雄於中原。追本溯源,漢族世稱“炎黃世胄”、“黃帝子孫”,其源蓋出於此。其後,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民族--夏民族與黃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關係,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更是明言夏民族與黃帝部落有著直接的血緣關係,其云:“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顓頊之孫也。”不僅如此,後來崛起的周民族與留居渭水流域的黃帝部落和炎黃部落也有著族源關係。如周民族的女祖,《詩·大雅·生民》說:“厥初生民,時維姜嫄”亦即《史記·周本紀》所說:“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炎帝就是一個姜姓部落,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姓的炎帝部落。關於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棄,《史記·周本紀》說:“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黃帝就是一個姬姓部落,這又明確地告訴我們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是姬姓的黃帝部落。
正是因為炎黃集團與漢族有族源關係,如毛澤東、朱德在《祭黃帝文》中所說:“赫赫始祖,吾華肇造;渭衍社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毛澤東、朱德:《祭黃帝文》,《新中華報》1937年4月5日。)漢族世代尊黃帝為鼻祖,稱之為“人文初祖”。至今位在陝西中部的黃陵縣,傳說為黃帝之墓的黃帝陵,在數萬株千年古柏的簇擁中聳立在橋山上,成為漢族起源的象徵。
東夷集團是漢族的另一個主源。在漢族起源的時代,與炎黃部落聯盟並居黃河流域的是東夷。東夷集團主要分為蚩尤、帝俊、徐夷、萊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們的地理分佈情況是:蚩尤部居今山東西南一帶,帝俊部居今山東和河南交界的地區,萊夷居今山東東部地區,徐夷居今蘇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帶,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蘇南、皖南地區。其間還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從這個分佈中可以看出東夷集團主要分佈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廣大地區。
在漢族與東夷集團的族源關係中,最重要的是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和帝俊部經過激烈的分化、互動和融合,在夏民族之後,也一舉衝破了原始社會的網路,跨進了文明的大門,形成為商民族。《詩經·商頌·玄鳥》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就是說商原來是一個以鳥為圖騰的部落,表明其與以鳥為圖騰的蚩尤部的少昊部落有著血緣關係。《國語·魯語》說:“商人礻帝舜”。又表明商與舜,即帝俊部有著血緣關係。《史記·殷本紀》所載:“殷契,母日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后之,因孕,生契。”把商部落與蚩尤部和帝俊部的關係糅到了一起。具體分析起來,就是說蚩尤部與商部落有母系血緣關係,帝俊部則與商部落有著父系血緣關係。商王朝是中國奴隸制發展時期,商民族是華夏民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深遠的淵源關係,決定了東夷集團是漢族又一個主源的歷史地位。
不僅如此,在以後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在周代曾不斷反周的徐夷、淮夷以及地處僻遠的萊夷,先後都無一例外地被卷進了春秋民族大融合的歷史潮流之中,整個的東夷集團幾乎都成了華夏民族的組成部分,這種深厚的淵源關係,從另一個方面又決定了東夷集團是漢族又一個主源的歷史地位。
苗蠻集團是漢族的一個支源。苗蠻是遠古時代中國南方諸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的泛稱。它最早的活動範圍在西北達丹江流域,川東及鄂、湘、贛、皖的沿長江流域,東抵淮河流域,集結在彭蠡(今鄱陽湖)和洞庭之間。
苗蠻集團與炎黃、東夷不同,它在向民族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多元化的情況。一方面苗蠻集團的一部分成為後來的苗、瑤、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瑤、畲等民族中還盛傳著關於盤瓠的傳說。另一方面,苗蠻集團的某些氏族、部落,後來發展形成為楚民族,成為華夏民族的族源之一,從而成為漢族的支源之一。
百越集團是漢族的第二個支源。遠古之時,中國南方的另一支土著--百越也早活躍於長江下游的東南沿海以及嶺南一帶。
百越集團的種類很多,史稱“越有百種”。與苗蠻集團發展的情況一樣,百越集團在形成為民族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多元化的情況,其中的一部分在歷史長期的發展中經過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成為中國南方壯侗語族中的壯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另一部分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融合於華夏民族,或同化於漢族,如於春秋戰國時融合於華夏民族之中,而南越、東越、閩越則於西漢之時逐漸同化於漢族。
而百越集團中以其他一些部落或部落聯盟,雖在三國魏晉以後發展演變為俚人、僚人,但經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俚人、僚人中的一部分也被同化於漢族之中,這個問題已涉及到漢族的發展問題,但僅此也可看出百越集團是漢族的又一支源。
戎、狄集團是漢族的第三個支源。戎、狄是中國古代典籍對中原之西、之北各氏族、部落的泛稱。其實,戎、狄之稱冠以方位,始見於西周,在此之前戎、狄是互通的。當時,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要分為三大集團,即狁、鬼方、羌方。
戎、狄與漢族的族源關係主要表現在遠古的黃帝之時,白狄之先世狁就與黃帝有不可分之關係。相傳黃帝在同炎帝作戰之時,曾教練熊、羆、貔、貅、豸區、虎六個氏族或部落參加戰鬥,取得勝利。這六個以北方野獸為圖騰的氏族或部落很可能就有屬於狁的氏族或部落。因此,黃帝之時,可能就有部分狁的氏族或部落參加了黃帝部落聯盟。相傳為黃帝衣冠冢所在地的陝西黃陵縣,正是狁出沒的地方,此其一。其二,在周民族形成的過程中,融合了羌方中重要的一支--姜部落。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傳說周人先妣名姜嫄,是姜部落之女。《詩經·大雅·生民》中乾脆把姜嫄當做了周人的始祖,古公亶父時姜與周建立了牢固的婚姻聯盟,其後周王均娶姜女為後,直到周王朝末年。其三,在春秋戰國的民族大融合之時,大部分戎、狄通過被晉、秦征服而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如秦與諸戎的關係十分密切,秦的先世本為戎人,因保平王東遷有功而復封。當時平王即對秦襄公宣布:“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史記·秦本紀》)。於是,從秦武公伐邽、冀戎開始,直到秦穆公“遂霸西戎”《後漢書·西羌傳》。時止,秦之西的諸戎均融合於華夏民族在西方的主要支系--秦之中了,“自是中國無戎寇”。《後漢書·西羌傳》。其四,漢族形成后,白狄之後裔匈奴,歷經五六百年的歷史,除北匈奴遠遁以外,南匈奴全部被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的洪流所吞沒,而成為漢族的一部分。但是戎狄仍有相當一部分。
以上所述,迫於軍事壓力而向更遠的地域遷徙,在新的歷史條件和地理條件下,正如《後漢羽·西羌傳》所說:“其後子孫分別各自為種”《後漢書·西羌傳》。成為今日中國西南、西北藏族、羌族、彝族、納西族、僳僳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族源之一。因此之故,戎、狄也僅是漢族的支源之一。
總之,歷史上的炎黃、東夷是漢族的主源,而苗蠻、百越和戎狄是漢族的支源。
漢民族的形成
漢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從部落到民族的發展過程,又經歷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蠻、夷、戎、狄融合成華夏民族的階段,最後形成於漢代漫長而複雜的三個歷史階段。
1.夏、商、周、楚、越諸族的相繼崛起
漢族的形成起始於夏、商、周、楚、越諸民族相繼崛起。
公元前23至22世紀左右,夏民族在黃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黃土地帶首先崛起。相傳夏部落在進入黃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處於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時代。血緣關係仍然是維繫人們的主要紐帶。據《史記·夏本紀》說: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們以夏后氏為核心組成為一個有共同血緣的大部落。隨著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到了大禹時期,青銅工具的出現和使用,對於夏民族崛起的意義是促使"以銅為兵"的灌溉農業經濟類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形成的經濟基礎和政治條件都已成熟。在這種新的歷史轉折時期,禹划九州,標誌著夏部落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轉化的完成,也標誌著夏民族的形成。
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當夏民族在黃河中游崛起之時,地處山東半島,奉鳥為圖騰的商部落還過著原始社會“居無定處”、《史記·殷本紀》。“不常厥邑”《尚書·商書·盤庚上》。的流動生活。但是,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商部落也毫無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會解體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詩經·商頌·長發》。的記載就是一個信息。於是,本來臣屬於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國家建立的過程中,“湯證諸侯”,《史記·殷本紀》。“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後在鳴條會戰中大勝滅夏,湯建立了一個新的奴隸制國家--商王朝。與此同時,商部落也完成了從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的轉化,而發展成商民族,崛起於黃河下游。
與商滅夏一樣,居住在陝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間,原來是商王朝部屬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屬於商王朝的歷史條件下,完成了從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的過渡,重演了商滅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發展成周民族。
夏、商、周三族在黃河流域相繼崛起之後,楚、越兩族在長江流域也相繼崛起。與黃河流域相比,長江流域社會發展的進程相對來說是比較緩慢的,由於國家還沒有出現,所以在相當的一個時期內,長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們稱“蠻”。而江漢地區的蠻,則被稱為“楚荊”,商時即有“維女荊楚”、“居國南方”(《詩經·殷武》)。之說。按照“從部落發展到民族”的一般規律,正處在階級產生、國家出現、民族形成前夜的“楚荊”,由於把戰爭變為一種正常的營生,而崇尚武功,他們在不斷向外發動戰爭中,迅速強大起來。而周成王封熊繹於楚,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不僅奠定了楚開國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的一個標誌。
越民族的形成是從於越突起開始的。分佈在江浙到兩廣或雲貴高原這一弧形地帶的百越集團,終因社會發展的不平衡而長期處“百越雜處,各有種姓”《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所言。的狀態。但是,由於歷史的機遇和地域位置的優越,商、周之時,與中原諸民族鄰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于越突起,開始了形成為民族的歷程。吳、越國家的建立,反映了于越原始社會的瓦解和崩潰,也標誌著于越各部落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轉化的完成。
從夏、商、周、楚、越諸民族相繼崛起,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壯一幕,是他們譜寫了漢民族形成的第一階段。
2.華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鑄成
作為歷史上發生的東西,民族與其他事物一樣,也是不斷發展著,變化著。從部落發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諸族作為原生民族,在周王朝的統治下從春秋到戰國,民族關係發生大變動、大發展。這時,夏、商、周、楚、越諸族發展、變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互相往來,互相滲透,互相吸收,出現了民族融合的大趨勢。
春秋時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周三族之間進行的。例如晉惠公“作州兵”,就打破了西周以來軍隊組成的規定,說明“國”與“州”對立的消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服的“庶人”,又表明晉國內各民族之間的鴻溝已逐漸填平。
春秋民族大融合,還擴張到部分蠻、夷、戎、狄之間。例如《國語·周語》說:周襄“德狄人,將以其女為後。”《左傳》庄公二十八年說: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時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個混血兒,不僅如此,重耳逃難到狄時,“狄人伐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別種,重耳又與狄人通婚。還有東夷族須句國人成風是魯喜公之妾;赤狄別種路子嬰兒的夫人是晉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晉國人與戎族的秦國人聯姻,更表明春秋時包括部分蠻、夷、狄、戎在內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
所有這些會合在一起,形成了春秋時期民族大融合,於是一個非夏非商非周非楚非越,又非蠻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華夏民族誕生了。華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多稱為“夏”或“諸夏”,又稱為“華”或“諸華”。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所謂“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左傳》定公十年。《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說:“楚失華夏”,是關於“華夏”一詞的最早記載。此後,“華夏”遂成為春秋時以夏、商、周三族及夷為主源,部分蠻、戎、狄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稱。
戰國時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廣的範圍、更快的速度繼續進行著。在南方的楚國,春秋以後,楚國縱橫於漢水、長江流域一帶,經八百餘年的擴張經營,文明程度越來越高,民族之間的融合也越來越深,最典型的莫過於屈原的《天問》一例,《天問》是就廟宇中描繪著古史的壁畫而發的。當時楚國的畫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區的歷史,足見民族融合的深廣了。在東北方的燕國,到戰國時已成為雄據東北方的強國,燕將秦開曾作人質於東胡族,回國后率軍打敗東胡,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等東郡,大大擴展了燕國的領土。
燕對遼河流域的開拓,不僅奠定了古代中國在東北的疆域,也使遼河流域各民族融合成華夏民族的又一個支系。在北方的趙國,戰國後期是僅次於秦的強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史實,不僅是戰國時期民族融合的實例,而且是華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明證。
在西北的秦國,是戰國時代的後起之秀,本是犬戎的一支,而非“諸華”族。因護送平王東遷有功,秦襄公始列為諸侯。在春秋戰國之交,秦與西方諸戎族展開了激烈的搏鬥,“遂霸西戎”,《史記·秦本紀》。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變法后,秦後來居上,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不僅打敗了韓、越、魏三國,而且先後兼并了周圍的少數民族,增設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陽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方落後的戎族國家,成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一躍而成為華夏民族的骨幹和核心。
從春秋到戰國民族大融合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繼夏、商、周、楚、越諸族相繼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雄壯的一幕之後,在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又演出了波瀾壯闊的民族大融合的一幕。在這一幕歷史活劇中,一個嶄新的民族--華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分別形成了東以齊、西以秦、南以楚、北以趙、燕為代表的四個大支系,為統一的漢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是漢族形成的第二階段。
3.漢族在“大一統”中形成
在春秋戰國民族融合的熔爐中鑄成的華夏民族是一個分散的,不統一的民族,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所有這一切,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求有一個統一的政治中心。於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用十年時間統一了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紛爭,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國家--秦王朝。在“大一統”中,華夏民族也從分散走向了統一。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採取了推行郡縣制,規定“書同文字”,統一貨幣、度量衡和“車同軌”、“行同倫”,以及築長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統一和穩定華夏民族。
正是由於秦始皇的這些“大一統”的措施使得華夏民族更加確定地成為一個穩定的人們共同體,所以雖然秦王朝國運短暫,但漢承秦制,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政治上,漢武帝創設了刺史制度,把全國分為十三州部,實行“編戶齊民”;經濟上,漢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議,頒行均輸法、平準法,以京師為中心,建立了全國範圍的商業網,商品流通大大發展;文化思想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發展成了經學,取得了占統治地位的優勢,使儒學成了正在形成的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血肉部分。所有這些,表明西漢時中央集權“大一統”封建國家更集中、更強大,使統一成了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使華夏民族完成了向漢族的發展和轉化。
華夏民族發展、轉化為漢族的標誌是漢族族稱的確定。華夏民族統一於秦王朝,其族稱曾經改稱為“秦人”,西域各國就有稱華夏民族為“秦人”的習慣。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國運,使“秦人”的稱呼很快被人們遺忘了。而漢王朝從西漢到東漢,前後長達400多年,為漢朝之名兼華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歷史條件。另外,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於是,在漢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鮮、服西南夷、收閩粵南粵,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遂被他族稱呼為華夏民族之名。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頁。)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中國民族簡》,三聯書店1950年版,第19頁。)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
從華夏民族向漢族發展、轉化的歷史活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繼華夏民族在春秋戰國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之後,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氣貫長虹的一幕。從此以後,漢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就是漢族形成的第三階段。
漢民族的發展
漢族一出現於世界,便以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穩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開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偉的民族發展歷史進程。
人口的發展,是民族繁榮昌盛的重要標誌之一,此即俗話所說:國泰民安,人丁興旺。封建社會時期漢族人口的發展經過了兩個大的發展時期,即魏晉南北朝至隋唐和宋遼夏金元至明清。兩漢之時,漢族形成的初期約有五千萬人口,經魏晉南北朝至隋唐的發展,到宋代時人口突破一億大關,滕澤元:《宋代人口突破一億大關》,(《人口研究》1986年第6期)。又經宋遼夏金元至明清的發展,到清代道光年間人口增至四億多。
封建社會時期的漢族人口為什麼能得到這麼巨大的發展,其中顯然有恩格斯所說的“人類自身的生產,即種的繁衍”(《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2頁)。的機製作用,但了解和認識漢族人口的大發展,必須了解和認識漢族發展史上的一個突出現象,即民族同化問題。所謂民族同化,就是一個民族喪失民族特性,變成另一個民族的問題。在中國民族發展史上,有漢族同化少數民族的情況,也有少數民族同化漢族的情況,但兩者相比,前者是主流,是漢族能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族的一個重要原因。
東漢以後,中原大亂,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四分五裂,到處是封建割據,到處是紛爭戰亂。在大分裂、大混戰、大動蕩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處流徙,北方匈奴、鮮卑、烏丸、氐、羌紛紛入主中原,江漢地區的部分蠻族也湧進中原,在中原地區形成漢族與匈奴、鮮卑、烏丸、氐、羌及蠻族交錯雜居的局面;而北方漢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在長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漢族與蠻、俚、僚等南方少數民族或部族交錯雜居的局面。但是,曾幾何時,這些少數民族的全部或部分為什麼在歷史上銷聲匿跡了呢?還有,唐以後,在新的大分裂、大動亂中,在中國歷史上也曾顯赫一世的契丹族、黨項族、女真族等少數民族,曾幾何時,其全部或部分為什麼也在歷史上銷聲匿跡了呢?這就是因為他們被漢族同化,喪失了本民族的特點,變成了漢族的一部分了。
總之,在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捲之下,雜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溝通得愈深,漢族先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越快,漢族這個由許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民族,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來越發展,終於成為世界第一大族
漢族的族稱族源:
漢族的族稱,得名於漢朝。漢朝以“漢”為國號,是因為其開國皇帝劉邦曾被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由此可見,“漢”的初義是國名,其範圍約在當今四川省及陝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部,以後衍為朝代名稱和民族名稱。
究其原,“漢”的本義是水名,指漾水。載籍所見,秦漢時名漾水者有二:一是“漾水出隴西相道,東至武都為漢”(《說文·水部》漾條),此漾水又名西漢水,流入嘉陵江,匯入長江;二是“蕃冢導漾東流為漢”(《尚書·禹貢》,蕃冢山在今陝西寧強縣),此漾水又名東漢水,時又稱沔水,即今漢水,亦匯入長江。
漢族以“漢”為族稱,並不意味著漢族的文化中心在古漢國或漢水流域。誠然,巴蜀文化和楚文化都是構成漢文化的兩支極重要的古文化,但漢族的文化中心很長時間裡都是在關中平原和黃河中下游的平原。以此為主源流,匯合了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及東南沿海各地方文化,在秦漢時代,形成統一的漢文化。
(參考資料:①(蘇)C·U·布魯克著《世界人口——民族與人口手冊》,第147頁。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②《史記·高祖本紀》。秦漢時的巴都,在今四川東部,蜀郡在今四川西部,漢中郡在今陝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南鄭在今陝西漢中市。 ③《說文·水部》:“漢,漾也。”④《說文·水部》漾條。)
關於漢文化的起源自近代以來主要的說法有:
1. 遷徙說
如西來說——埃及說、巴比倫說、中亞說;南來說——越南說、印度說等。
2. 土著說
現在,學術界普遍認為,漢文化是多元匯聚形成的。其中,主源流是中原文化。關中平原和黃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很早以前,這裡就有古人類居住,生活在距今75萬年以前的藍田(陝西)猿人以及距今70萬年—20萬年以前的北京猿人,還有稍後的大荔(陝西)人、許家窯(山西)人、山頂洞(北京)人等人類化石的出土,證明了這一點。考古學家認為,這些人骨化石各在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上具有顴骨突出、鼻子較寬、有下頜圓枕、門齒鏟形等現代蒙古人種特徵。說明存在土著文化連續獨立發展的可能性。
新石器時代,距今約7000年前黃河中游的裴李崗(河南)文化、磁山(河北)文化、大地灣(甘肅)文化和李家村(陝西)文化,是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從這裡已顯示出中原農耕文化的曙光。
仰韶文化是繼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灣文化和李家村文化之後,黃河中游的主要文化遺存。其地理分佈以關中晉南豫西冀南為中心,北至內蒙古南部,東達豫東,南至鄂西北、西至甘青交界。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粟、稷、稻穀、菜籽等農作物遺跡。顯示其農耕為主的經濟類型。出土農具有石斧、石鋤、石刀、石鏟,加工糧食有石磨、石磨棒、杵石等。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和寶雞北首嶺大規模聚落遺址的發掘,呈現出農業經濟相對發達、定居生活相對穩固的社會生活圖景。
約與仰韶文化同時,在黃河下游有從本地區北辛文化發展而來的大汶口文化,主要分佈在山東省泰山周圍地區和蘇北的部分地區,並發展到皖北、豫東和遼東半島。此期生產力的進步表現在石器穿孔技術的發明。陶質以夾紅陶和泥質紅陶為主,還燒制灰陶、黑陶和灰白陶器。器形以三足觚形器、鏤孔豆、釜形鼎等最具有特色。
繼仰韶文化和汶口文化之後興起的龍山文化,地域分佈更加遼闊。先後以省區命名的龍山文化有:山東龍山文化(或典型龍山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豫西)、河南龍山文化(后崗二期文化)、陝西龍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龍山文化陶寺類型(山西)、湖北龍山文化(青龍泉三期文化)。有的考古學家認為,甘肅齊家文化也應屬於龍山文化的變體。
龍山文化遺址散布在西起甘肅青海、東到遼江半島南部的廣袤地區。各地區龍山文化都有磨製精緻的石制農具出土。除石斧、石錛、石鑿、石鏟、蚌鏟、骨鏟外,還出現了長方形的半月形的雙石刀以及石鐮蚌鐮。個別遺址中發現了小型銅製工具。陶器製作更加精美,普遍採用輪制技術,出現了陶質細膩,胎壁薄如蛋殼、黑色光亮的陶器。代表性器形有鼎、瓮、罐、鬲、尊、豆、杯、盆、盤、碗等。這些器形在後來商、周青銅器中都能找到,說明彼此間的文化繼承關係,也說明中原青銅文明是植根於本土,發育長成起來的。
目前的考古發掘成果表明,在龍山文化層位之上的青銅文化有:山東嶽石文化、河南二里頭先商文化遺存(夏文化)、商文化、周文化。這些青銅文化凝聚形成漢文化的主流。
此外,新石器時代,在長江流域發生與發展的河姆渡(浙江餘姚)文化、馬家浜(浙江嘉興)文化、良渚(浙江杭州)文化、山背(江西修水)文化、屈家嶺(湖北京山)文化、大溪(四川巫山)文化,以及在嶺南發生與發展的石峽(廣東馬壩)文化、曇石山(福建閩侯)文化、西樵山(廣東南海)文化等。其中多數是以種植水稻為主要經濟的農耕文化遺存。
從這些新石器時代的文化中發育出來的青銅文化,如潮熟文化、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在秦漢時代都匯入漢文化之中,成為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