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石

鯉魚石

東山螺石椅旁有一塊奇石,人稱鯉魚石,亦稱變色石。據說,晴天石色呈純藍,鮮艷奪目;陰天呈橙色,閃閃發光;霧天呈紅色,似海灣一盞航標燈;雨天呈綠色,與綠色大地相融,此石來之不易,故事得從孤兒徐小二說起。

崑山市景觀


徐小二,是車塘岸上一個孤兒,自幼父母雙亡,靠叔父拉大,廿三歲還是個單生漢,租二畝田糊口,平時以捕撈打魚為生。一天,天氣悶熱,小二捕撈一下午連個旁皮也未撈到,眼看又要空手回家。突然,北天電光閃閃,雷聲隆隆,烏雲密布,恐怕雷陣雨馬上降臨。於是,他站在車塘橋南堍拋下最後一網,起網發現捉牢一條7~8兩重的紅鯉魚,又驚又喜,也算沒有白撈,將魚放進魚蔞,快速收網回家,小心翼翼地把紅鯉魚倒出蔞子,見魚蹦蹦直跳,兩眼忽閃忽閃,相當可愛,越看越喜歡,十分關愛著紅鯉魚,除換水餵食外,一天水缸要搬4~5次,讓紅鯉魚避陽、蔭涼、氣足、食飽,生活得健康而舒適,美滿幸福。晚上,把一張篩蓋住魚缸,防止家貓叼鮮。
再說,紅鯉魚從內心也很敬佩徐小二,他不但勤勞儉樸,而且善於關愛別人,是個助張正義的年輕人,內心十分喜歡他,心想要是有可能的話一定許配與他。因此,趁小二外出幹活或打魚之機,紅鯉魚恢復龍女幫他洗衣做飯,家裡打掃整理得有頭有尾,清清爽爽。小二每次回家,感到非常奇怪,地誰掃?衣誰洗?當他端汰淘米,早已聞到了飯菜香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想了想認為也許是隔壁阿婆或鄰里幫忙。所以,每家每戶上門問好致謝,可是,得到的幾乎是相同的一句話,“不是我伲乾的,不要謝我伲”。回家路上,對照晚上夢見的情景,懷疑到一切都是紅鯉魚做的。因此,他回到家自言自語地說著:“今天,我要到三家村阿姨家裡幫忙,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拿著魚食和一些好吃的東西邊投邊說:“紅鯉魚,你獨自在家別怕,等我回來給你好吃的”。說罷,拿了些工具走了。誰知,徐小二走了一圈又回到家的宅后,躲在牆角的窟窿一處偷看,等呀等,等到九點半,看到魚缸一篩掀開,一條紅鯉魚跳出魚缸,蹦跳一陣子,魚鱗閃閃發光,突然鱗衣張開,走出一個極其漂亮的仙女,拿起掃帚打掃,洗衣汰菜忙碌起來。此時,小二偷偷闖進屋,把紅鱗衣捧在手中,激動萬分。紅鯉魚冷不防小二突然出現,有點兒驚慌,但畢竟是神女,真情地打招呼:“小二哥”!一一坦誠地告訴徐小二,她是汾水龍王小女兒玲玲,聽姐姐姣姣說“東山景觀”之事,也想作點奉獻。來此,被你捕獲后又受到你精心餵養和悉心照料,內心非常感激。並說明天是龍日,我必須要回宮,經后我們還是最好的朋友,說罷掏出一把龍爪扇送給小二,說只要將扇張開,就可以在扇面上見面談話,有難時也可張扇求解,都能幫你辦到辦好。現在只拜託你辦一件事,把這件紅鱗衣送到東山,放在螺石椅旁,切記切記,說罷,緊緊抱住小二吻了又吻而消失了。徐小二醒悟過來,托在手上的紅鱗衣已成了一條微型的紅鯉魚化石,輕輕地放進魚蔞,並把龍爪扇藏進胸衣內,背著魚蔞上東山,一本正經地去完成玲玲之願望。
徐小二進了能仁寺,走上逸仙亭九曲廊,一步一步又一下,感覺魚蔞沉重得很,面額上冒出了汗珠,他擦了幾下,又不停地向上行,心裡想著小龍女玲玲的拜託,表示一定能完成好。到了螺石椅旁,好象玲玲在耳邊提醒“椅上坐一坐再放”。此時,小二肩上像有人按了幾下,坐上螺石椅,感到全身舒服,眼目清亮。他,從蔞中取出微型魚石,不當心掉在螺石椅前,“轟”一聲,一塊造型逼真的紅鯉魚石置在螺石椅前,勻稱地成為遊客坐椅的茶几,讓遊人一飽眼福。每逢霧天,徐小二和鄉鄰們站在車塘橋上觀賞,鯉魚石現身紅鯉魚,在霧中看到玲玲不停地跳躍、舞動,展示龍女美姿,為東山景觀又添一個神奇的亮點。

四川萬源景觀


在萬源市竹峪鎮營盤梁村小河組有一對鯉魚石並排在河中央,站在黨家樑上面向下看,這對“鯉魚”活靈活現,彷彿正在往下游一般。關於這對鯉魚石,在當地還流傳著一個傳說。
相傳,在小河組住著一戶姓謝的人家,家裡十分貧寒,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一日,謝家父子三人去山上砍柴,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奄奄一息的老頭,謝家人淳樸善良,就把老頭背回家餵了米湯,後來老頭蘇醒了,原來老頭是一個算命的“地仙”。就這樣,老頭在謝家生活了大半年,感覺謝家人待他不錯,就與謝家人商量,他為謝家人看一處好地,但謝家人必須要把他養老送終,謝家人滿口答應。於是地仙就把謝家人帶到小河組一個叫“土根子”的地方,說老年人的墳墓修在此地將代代興旺。地仙看完地后不久就雙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於是謝家人兌現承諾開始照料他,地仙也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後來,謝家的老父親去世了,謝家就把墳墓修在了土根子。
說來奇怪,不到幾年,謝家果然發家了,在黨家梁修起了四合院,據當地老年人說,謝家富得用曬席曬銀子。這時,謝家的幾個兒子先後成家,開始時對地仙還算勉強照顧,到後來,就讓地仙拉大磨乾重活,雙目失明的地仙感到非常無助,每次拉磨時他就唱歌。一日,地仙的徒弟也來到了這裡,聽見歌聲,尋聲而去,終於找到了走失多年的師父。師父將自己的遭遇給徒弟說了后,徒弟讓師父別急,他自有辦法對付謝家。
某日,地仙徒弟對謝家人說,他又看了一處地,比現在的地方還好,把謝家祖先葬在此處,家裡還會出更多當官的,謝家人信以為真,欣然答應遷墳。地仙徒弟看的那個地方位於黨家梁水井灣,但他要求下葬時必須“人騎人,魚上樹,並鳴炮三聲”。說來也巧,那天有一個人從街上買了魚提在手上,路過這裡看熱鬧時,將買的魚掛在了樹上,這時又有個大人頂著兒子來看熱鬧,這“人騎人、魚上樹”都滿足了,於是順利下葬,並鳴炮三聲。據說墳剛遷完后,就從墓里飛出一對白鶴,一對鯉魚,其中一隻白鶴飛向了竹峪包台山,另一隻飛向了通江縣澌波鄉香爐山,後來這兩地都成為佛教聖地。而那對鯉魚就游向了土根子下面的深水潭,並一直向下游去。
地仙徒弟看遷墳成功后,回來背起師父就跑,等謝家人忙完回來時,他們早已不知去向。那對向下游的鯉魚,聽到三聲炮響后,就停止了遊動,這就是人們今天看到的,無論河水漲多高都沖不走的鯉魚石。後來,謝家人先是被匪搶,然後得怪病,落得個家破人亡,惟一一個小兒子逃向了陝西省,據說後來在那邊安了家。
原來,地仙徒弟給謝家也是看的一處真龍穴地,但他要求的“人騎人、魚上樹、鳴三炮”是害人的關鍵,人騎人就是被人欺負,魚上樹就得死,鳴炮就把龍脈震斷了。

安徽省景觀


鯉魚石 景觀名稱,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天柱山馬祖庵南面50米處的山崗叢林中,一石橫卧山前,一端橢圓,一端尖溜,中間渾厚,遍體鱗斑,酷似一條鯉魚困于山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