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費彈性係數

反映能源與經濟發展關係的指標

能源消費彈性係數亦稱“能源消費增長係數”。反映能源與國民經濟發展關係的一個技術經濟指標。它是指一定時期能源消費平均增長率與同期國民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或工農業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的比值。經濟發展史表明,在工業化初期,由於耗能多的重工業迅速發展,加之能源利用技術比較落後,因而能源消費的增長速度快於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因而能源消費彈性係數一般大於1。

計算公式


能源消費彈性係數=能源消費量年平均增長速度/國民經濟年平均增長速度。
式中的分子項為能源總消費量的增長率,但一般只計算商品能源消費量的增長率。分母項為國民經濟發展增長率。在西方國家,一般用國民生產總值來表示,蘇聯與東歐國家用國民經濟總產值來表示。在中國,過去一直以工農業總產值來表示國民經濟的發展。計算與分析能源消費彈性係數的目的,主要為了研究國民經濟發展與能源消費間的關係,預測今後能源消費與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能源消費彈性係數的發展變化與國民經濟結構、技術裝備、生產工藝、能源利用效率、管理水平乃至人民生活等因素密切相關。當國民經濟中耗能高的部門(如重工業)比重大,科學技術水平還很低的情況下,能源消費增長速度總是比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快,即能源消費彈性係數>1。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國民經濟結構的變化和耗能工業的迅速發展,能源消費彈性係數會普遍下降。

我國情況


1984-2006年曆年全國能源生產彈性係數和能源消費彈性係數
指標 能源生產彈性係數 電力生產彈性係數 能源消費彈性係數 電力消費彈性係數
1984年 0.61 0.48 0.49 0.49
1985年 0.73 0.66 0.60 0.67
1986年 0.34 1.08 0.61 1.08
1987年 0.31 0.91 0.62 0.91
1988年 0.44 0.85 0.65 0.86
1989年 1.49 1.78 1.02 1.78
1990年 0.58 1.63 0.47 1.63
1991年 0.10 0.99 0.55 1.00
1992年 0.16 0.80 0.37 0.81
1993年 0.26 1.09 0.45 0.79
1994年 0.53 0.82 0.44 0.76
1995年 0.80 0.79 0.63 0.75
1996年 0.28 0.72 0.59 0.74
1997年 - 0.54 - 0.52
1998年 - 0.37 - 0.36
1999年 0.18 0.82 0.16 0.80
2000年 0.29 1.12 0.42 1.13
2001年 0.80 1.11 0.41 1.12
2002年 0.51 1.29 0.66 1.30
2003年 1.39 1.55 1.53 1.56
2004年 1.42 1.51 1.59 1.52
2005年 0.95 1.30 1.02 1.30
2006年 0.66 1.32 0.87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