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鎮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下轄鎮

金寶鎮,隸屬於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地處嘉陵區西北部,東部與西充縣接連,南面與雙桂鎮相連,西面與l龍蟠鎮為鄰,北面與龍泉鎮接壤,距嘉陵區城區37千米, 區域總面積45.78平方千米。 

清宣統二年(1910),設金寶鄉;1994年8月,由金寶鄉改為金寶鎮。 2019年10月,撤銷積善鄉,劃歸金寶鎮管轄。 截至2020年6月,金寶鎮下轄3個社區、9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金會路2號。 

徠截至2019年末,金寶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9個。

歷史沿革


清宣統二年(1910),設金寶鄉。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金寶鄉改為職保。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金寶、三元2場合併為寶元鄉。
1950年12月,更名金寶鄉。
1951年,金寶鄉析16村置三元、積善2鄉。
1958年,金寶鄉改為金寶公社。
1966年,金寶公社更名新農村公社。
1971年,新農村公社更名金寶公社。
1984年3月,由金寶公社改為金寶鄉。
1994年8月,由金寶鄉改為金寶鎮。 
原積善鄉
1951年3月,設積善鄉。
1958年,積善鄉改為積善公社。
1966年7月,積善公社更名奮勇公社。
1977年,奮勇公社更名積善公社。
1984年2月,積善公社改為積善鄉。
1992年9月,積善鄉併入三會鄉。
1994年10月,由三會鄉析置積善鄉。 
撤併后
2019年10月,撤銷積善鄉,劃歸金寶鎮管轄。 
金寶鎮
金寶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原金寶鎮下轄1個社區,金寶、文官溝、掌村溝、何珠溝等14個行政村,下設3個居民小組,86個村民小組; 原積善鄉下轄正善1個社區,積善、槐樹壩、青家坡、沙鼻嘴、會元宮、天寶宮、公子山、青家溝、柿子溝、二長溝、賈壩11個行政村,下設5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金寶鎮下轄3個社區、9個行政村:川主宮社區、和祥社區、積善社區、掌村溝村、石馬埡村、西陽寺村、土橋院村、水車溝村、槐樹壩村、天寶宮村、青家溝村、柿子溝村, 鎮人民政府駐金會路2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金寶鎮地處嘉陵區西北部。
地形地貌
金寶鎮地勢略為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桐子埡,海拔432.5米;最低點位於西河,海拔280.1米。 
氣候
金寶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宜農,冬暖春旱,霜雪稀少;多年平均氣溫17.5℃,1月平均氣溫6.4℃,極端最低氣溫-3.3℃(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氣溫27.6℃,極端最高氣溫41.8℃(2006年9月6日);最低月均氣溫14.6℃,最高月均氣溫32.3℃;平均氣溫年較差21.3℃,最大日較差19.2℃(1997年8月21日);生長期年平均266天,無霜期年平均300天,最長達340天,最短為267天;0℃以上持續期352天;年平均降水量1020.2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41.2天。 
自然災害
金寶鎮主要自然災害為風災和洪澇。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06年7月15日14時許,在24小時內降雨平均達到145毫米,最高降水量達到160毫米,受災面積達12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金寶鎮礦藏資源主要為頁岩,地質儲量0.6億立方米,可采儲量為0.1億立方米,集中分佈在鎮西、南部一帶。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原金寶鎮總人口有1407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72人,另有流動人口215人; 原積善鄉總人口有1147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74人,城鎮化率7.6%,另有流動人口62人。
截至2017年末,原金寶鎮常住人口為9536人; 原積善鄉常住人口為9618人。 
截至2018年末,原金寶鎮戶籍人口為13115人;原積善鄉戶籍人口為10968人。 
截至2019年末,金寶鎮戶籍人口為23659人。 
截徠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金寶鎮常住人口為1073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金寶鎮財政總收入590萬元,比2010年增長11.8%;人均財政收入419元。 
農業
2011年,金寶鎮農業總產值1.4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5.6%。 
工業
金寶鎮工業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2011年,金寶鎮有工企業2家,職工30人;工業總產值為30萬元。 
商貿
截至2011年末,金寶鎮有商業網點36個。2011年,金寶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16萬元。 
截至2019年末,金寶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9個。 
金融業
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1.16億元,比2010年增長17%;各項貸款餘額4200萬元。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金寶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86人,專任教師7人;小學1所,在校生865人,專任教師46人,小學適齡人口入學率96.2%;初中1所,在校生642人,專任教師47人,小升初升學率98.6%,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金寶鎮文化體育中心1個,村農家書屋11個,藏書達2.4萬冊;民間文藝表演隊3個,電影放映隊1個。截至2011年末,金寶鎮小運動場2個;有籃球場3個,乒乓球台15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6%。截至2011年末,金寶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280戶,入戶率91.4%。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金寶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門診部1個;設病床3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張,固定資產總值1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8人,其中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人。2011年,金寶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654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金寶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92戶,人數149人,支出25萬元,月人均139.8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716戶,人數1143人,支出79.6萬元,月人均58元;農村醫療救助2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10人次,共支出2.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5.8萬元;社會福利費1.5萬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15張,收養農村五保11人;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8.6萬元;基金支出合計8.6萬元。截至2011年末,金寶鎮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00人,參保率5%。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金寶鎮有郵政代辦所1處;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通信網路全覆蓋。 

交通


金寶鎮有S208省道經過境內。

文化


● 地名由來
金寶鎮因民間五龍搶寶的傳說而得名。 
● 文物古迹
金寶鎮大悅溝村發現一片古墓群,10多座古墓聚建在一處山坡上,整體保存完好;主墳內葬的可能是清乾隆皇帝侍讀的何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