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卡捷琳娜宮

葉卡捷琳娜宮

葉卡捷林娜宮又稱沙皇村,是葉卡捷琳二世女皇修建的。宮殿的格局則是建築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瀰漫著女性的柔美、嬌媚的風韻。可以說園中到處是詩,到處是畫,無處不飄動著令人心醉的旋律,無處不瀰漫著花草的芬芳,女皇生前聲色犬馬、驕奢淫靡的氣息依然沁淫著整座園林。它於1990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

實用信息


到達與離開

從聖彼得堡坐火車去普希金市,然後步行前往葉卡捷琳娜宮。

景點類型

歷史建築

最佳季節

5月~9月是最佳旅遊時間。此時涼爽宜人,最適合來這裡避暑度假。

建議遊玩

一小時

門票

花園門票成人120盧布,學生60盧布,葉卡捷琳娜宮門票成人700盧布,學生350盧布,必須入園后才能買葉宮的票。

開放時間

10:00--17:00,周二閉館,每月的最後一個周一閉館。

葉卡捷林娜宮


歷史發展

如果說彼得宮是彼得大帝的意志體現,那麼皇村則主要反映了葉卡捷林娜二世的理想和品味。1717年在彼得堡以南約30公里的“薩麗”莊園,為彼得一世的妻子、皇後葉卡捷林娜·阿列克謝耶夫娜而建的消夏別墅破土動工。
七年後,共有16間正房的兩層豪宅及周圍花園竣工啟用。為了強調皇家新領地的意義,不久這裡便被稱為皇村。
1741年,彼得大帝之女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登上皇位后,授權彼得堡最優秀的建築師對這座略顯簡樸的莊園進行擴建。在持續的大規模工程中,不僅新建了宮殿,擴展了花園,還建起第一批園中建築。但真正使皇宮放射出奇光異彩的當屬天才建築師B.拉斯特雷利。這位16歲時隨雕塑家父親移居彼得堡的義大利人,此前因設計了斯莫爾尼大修道院、冬宮、彼得宮等建築傑作而聲名遠揚。掌握了豐富藝術經驗的拉斯特雷利幾年之內(1752~1756)就將其前任的設計改頭換面,並使之煥然一新。改造后的宮殿長達306米,超過了俄羅斯巴洛克時期的所有建築。天藍色的外表耀眼奪目,洋溢著喜慶氣氛,造型豐富的雕塑和凹凸有致的結構使數百米長的建築絲毫不顯得單調呆板。皇宮教堂那五個圓蔥頭式尖頂在碧空下金光燦燦,幾乎從園內任何地方都遠遠望得見。拉斯特雷利的藝術天才使他在裝飾宮殿內部時更是大顯身手,他創作的一個個富麗堂皇的廳室成為巴洛克風格的經典之作。
葉卡捷林娜二世統治期間(1762~1796),皇村成為日益強大的俄羅斯帝國燦爛文化的縮影。她成為皇村第三任主人不久,遂頒詔將原來呈幾何形布局的花園改建成時髦的英國式園林。因為此時歐洲的文化潮流已演變為以自然為本的古典主義,這一理念同樣被引入園林藝術中。於是,蜿蜒小徑代替了筆直的林蔭路,修剪整齊的草坪變成厚密茂盛的草地,方圓規矩的池塘改為輪廓曲折的潭洫,任其自由生長的團團樹林彷彿天然生成。

琥珀屋

琥珀屋本身就是個傳奇。它是1716年由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送給俄羅斯彼得大帝的禮物,牆面鑲嵌有6噸多的琥珀和名貴珠寶,閃耀著從檸檬黃到金紅色,人類可以想象的黃色系中一切的色彩,輝煌得令人窒息,被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戰”期間,這座寶屋被納粹劫掠竊取。直到聖彼得堡300年(2003年)紀念的時候,才由俄國巧匠重新復原出了當時的面貌。這一復原工程歷時25年,耗資1100萬美元,目前存於葉卡捷琳娜宮內。
1709年,當時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為了效仿法國皇帝路易十四的奢華生活,命令普魯士最有名的建築師興建“琥珀屋”,建成后光彩奪目、富麗堂皇,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琥珀屋”被衝進聖彼得堡的納粹劫走,然而隨著二戰的結束,這一曠世寶藏突然從世人眼中失去了蹤影。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相信,27箱被拆整為零的“琥珀屋”,可能正沉在奧地利的一個湖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