癰疽
癰疽
癰疽(carbuncle organgrene)泛指損傷面較大較深的瘡瘍腫毒。是發生於體表、四肢、內髒的急性化膿性疾患,是一種毒瘡。癰發於肌肉,紅腫高大,多屬於陽症;疽發於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屬於陰症。癰疽證見局部腫脹、焮熱、疼痛及成膿等。現代醫學解釋其為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受細菌感染所致的化膿性炎症,病原菌為葡萄球菌。
● 本病多由外感六淫、過食膏粱厚味、外傷感染等致營衛不和、邪熱壅聚、化腐成膿所致。
● 因發病部位不同分為內癰、外癰兩類。
● 1.內癰疽生於臟腑(如胃脘癰、心癰、小腸癰等),雖同屬癰證,但在辨證論治上與外癰多有不同。
● 2.外癰疽系指發於體表的癰疽。初起無頭,局部紅腫熱痛,界限分明,易腫、易膿、易潰、易斂。重者可有身熱、口渴、脈數等。
● 本病證治法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主。
● 1.初起內服仙方活命飲,外用如意金黃散;成膿期則內服透膿散,外治切開引流,繼用二寶丹提膿去腐;若成漏者,可用藥線引流;膿盡則用生肌散。
● 2.瘡面深而惡者為疽,是氣血為毒邪所阻滯,發於肌肉筋骨間的瘡腫。現分為有頭疽和無頭疽兩類。
● (1)有頭疽:系發於體表、軟組織之間的陽性瘡瘍。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單個或多個白色粟米樣的瘡頭而得名。臨證有虛實之分。①實證:治宜清熱疏風,解毒活血。可內服仙方活命飲,外用金黃膏貼敷。②虛證:又有陰虛和氣血兩虛之不同,陰虛者內服竹葉黃芪湯;氣血兩虛者內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實證。
● (2)無頭疽:為發於筋骨之間或肌肉深部的陰性瘡瘍,包括附骨疽、流痰、肩疽等。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氣滯而成。證見患部漫腫無頭,皮色晦暗,病程纏綿,甚至傷筋爛骨,難潰難斂。治宜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為主。內服陽和湯,外用陽和解凝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