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春菜花的結果 展開

春菜花

十字花科植物

春菜花又叫花椰菜,營養豐富,風味鮮美,且生產成本低廉,經濟效益較高。

形態特徵


春菜花是由十字花科甘藍演化而來,原產於地中海東部海岸,約在19世紀初清光緒年間引進中國。
春菜花為十字花科植物,為一年生植物。花球由肥嫩的主軸和50-60個一級肉質花梗組成;一個肉質花梗具有若干個5級花枝組成為小花球實體,正常花球呈半球形,表面呈顆粒狀,質地緻密。花椰菜肉質細嫩,味甘鮮美,食用后很容易消化吸收。

生長環境


根系發達,再生能力強,適於育苗移栽。0℃以下易受凍害,25℃以上形成花球困難。葉叢生長與抽薹開花要求溫暖,適溫20-25℃。花球形成要經過低溫春化階段。花菜對光照條件要求不嚴格,而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既不耐澇,又不耐旱。對土壤的適應性強,但以有機質高,土層深厚的砂壤土最好。適宜的土壤酸鹼度為5.5-6.6。耐鹽性強,在食鹽量為0.3%-0.5%的土壤上仍能正常生長。

分佈範圍


全國都有分佈

栽培技術


營養土準備

育苗時最好採用營養缽點播或穴盤育苗,避免移栽時造成傷根。可用6.5厘米×6.5厘米的營養缽裝土8-9成滿或8厘米×8厘米的營養缽裝土6-7成滿育苗。營養土的配製為80%的潔凈園土+20%的腐熟有機肥,如園土粘性大應加適量穀殼或細沙。另外,每500公斤營養土應加硼砂0.5-1公斤、鈣鎂磷肥(不能用過磷酸鈣)2.5-5公斤和地菌凈或五氯硝基苯0.5公斤。農藥、肥料和土應充分拌勻。

播種

春菜花一般在1月上中旬播種。
1月上中旬在日光溫室、電熱溫床或陽畦中育苗。育苗要特別注意苗床的溫度和水分管理,乾旱和較長時間的低溫,會使幼苗生長受到抑制或通過春化而形成“小老苗”,引起早期現球,失去商品價值。

定植

幼苗6~8片葉,地溫穩定在5℃以上時即可定植。定植前對栽培田施足基肥,做成平畦。平畦寬1~1.2米,栽3~4行,株距35~40厘米。若定植過晚,成熟期推遲,形成花球時正處高溫期,花枝易伸長而使花球鬆散,品質下降;定植過早易造成先期顯球,影響產量。一般於3月中旬至4月初定植為宜。

管理

栽后3~5天,根據幼苗生長狀況、土壤濕度及天氣情況,澆1次緩苗水,並及時中耕鬆土,儘可能提高地溫,促進髮根。蓮座期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15~20公斤,防止因缺肥而使營養生長不良,花球早出且易散球。對葉片生長過旺的植株,應及時控水蹲苗,使菜花營養體生長健壯,為花球發育奠定良好基礎。待部分植株現蕾時再追肥1次,花球膨大中後期可用0.1%~0.5%硼砂液葉面追肥,3~5天1次,連噴3次。營養不足時可噴施0.5%尿素及0.5%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連噴3次。花球出現后每4~6天澆水1次,收前5~7天停止澆水。
菜花的花球在陽光直射下容易由白色變成淡黃色,甚至綠色,或成毛球,致使品質下降。在花球直徑達8~10厘米時,可折倒花球外不同方向的3個葉片蓋住花球,以保持花球潔白。

收穫

花球充分長大,基部花枝略有疏鬆,邊緣花枝開始向下反卷而尚未散開時採收。遲收,花球易鬆散變黃,品質變劣。採收時花球外面留5~6片小葉,保護花球免受損傷和污染。

常見病害

品種分類


春菜花必須選用春季生態型品種,即生長期長和冬性較強的中晚熟品種。而早熟品種的冬性弱,春季育苗時容易在幼苗尚未分化出足夠的葉數和形成強大的同化器官之前,就形成很小的花球,極大地影響產量和品質。春菜花常用的品種有:瑞士雪球、耶爾福、日本雪山等。